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宁毅被耿护卫这个“半吊子导游”蒙骗。《赘婿》剧照。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出门旅游时什么东西最让人避无可避?“一次性景点”大概能高票当选。


顾名思义,就是逛完后你连手机里的照片都还没P,就知道自己以后都不会再来的那种地方。


可能是风景本身颇为乏味,就像易拉罐里的可乐:第一口值两块,后面所有只值五毛。


也因为打工人的时间太宝贵了——来之不易的假期,当然要用在没去过的风景上。


于是一不小心,旅游本身也变成了一次性的:


那些当年嘲笑爸妈不放过每个景点的年轻人,如今也都开始在手机上,偷偷收藏“七天走完XX地十大网红打卡地”的攻略。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以至于当我发现朋友今年十一又要去新疆可可托海的时候,都觉得他是在“浪费生命”:


“你不是上个冬天不是已经去过两次了吗?怎么现在又要去了?”


01

“打卡式旅游,

我受够了”


面对我的惊讶,朋友嗤之以鼻。


身为一个前年入坑的滑雪爱好者,他这么没完没了地往可可托海跑,都是为了再次“感受飞翔的感觉”。


据说可可托海十月初就能滑雪了,不过从北京出发,需要飞机转火车再转大巴;


但朋友还是表示“憋了大半年了,再麻烦都得去一趟”。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我这位朋友以前也是个宅男,连郊区周边游都觉得是“花钱受罪”;


自从迷上了滑雪之后,对长途跋涉的忍耐程度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上个冬天去新疆,他一直在抱怨雪场附近交通不便,吃的东西也少,我还以为这也就是个“一次性体验”。


结果今年瘾更大了,还兴致勃勃地打算顺便来一场“喀纳斯金秋环线之旅”。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很多人习惯于“打卡式旅游”,大概确实是因为除了走马观花以外无事可做。


在同样的景点摆出同样的拍照姿势,去评分最高的网红餐厅吃饭——这样堪比流水线一般的体验,当然很容易产生“再也不去了”的失望感慨。


而那些能把某个地方去了再去的,多半都得有个兴趣爱好“托底”。


就算累点麻烦点,但能玩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样能开开心心。


最近我在小红书上刷到的一个男生,从他的主页就能看出是个露营爱好者。


差不多每个周末都在野外,但很少会去草原、沙漠这种景区,更多时候是在附近郊区的山里。


因为最近雨水多,所以露营时经常遇到意外状况,帐篷进水、半夜大风、起雾什么都看不到……


但当你疑惑“这景色也没啥特别的,何必要遭这么大的罪”时,他却在笔记里写:“今天山里水汽很重,人仿佛在雾中游。”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自认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并不妨碍我隔着屏幕肃然起敬。


尤其是看多了就会发现,人家并非在假装岁月静好,而是真的对露营中的各种体验都乐在其中。


因为没选好扎营地点,被泥泞搞得极其狼狈;


但绝不说“再也不去了”,只会提醒自己下次要注意的事项。


无论是网上还是现实中,如今有个趋势是越来越明显的——


人们对待旅游的态度不再是“好不容易放个假,可得去个没去过的地方”。


就连小红书上最火的旅游vlog,都已不再是千篇一律网红景点打卡。


反而是那些眼花缭乱的玩法,会让人发自内心地说句“我也好想去啊”。


比如我很爱看的一个账号,叫“长板姐姐颖颖张”。


她发的东西与其说是旅游纪实,倒不如称为“玩滑板的一百种方式”。


在海南大片的椰林里穿着白色纱裙转圈,仿佛精灵一般的穿梭感;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戴牛仔帽滑行在西北沙漠,潇洒飞翔的感觉又扑面而来。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身边玩滑板的朋友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呼“这才是公路旅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说来也巧,我这位朋友国庆假期刚好计划要自驾西北环线——听说已经把滑板加进行李清单里了。


另一位用户“循环”是个摄影爱好者,到哪儿都要先找最适合拍出好作品的角落。


还从来不重样,任何人刷到他的笔记,都忍不住想感慨一声“这是怎么想到的”。


上个月循环去杭州找朋友玩,没去西湖这样的传统景点,也没去新兴的网红打卡地;


反而挑了一个楼顶,俯瞰整座城市的天际线。


画面里的建筑,从白天的宏伟到夜晚的灯火通明。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有网友在下面说:“从来不知道杭州的夜景这么好看,想再去一次了。”


02

火箭发射地,

也能变“景点”了?



“什么地方适合拍照”“一趟玩下来要花多少钱”“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更合适”……这些内容依然有,但并非只有这些。


年轻一点的网友喜欢谈个人感受,所以更容易吸引到爱好相似,甚至是精神追求一致的同伴。


近几年好多新兴景点,都是这么被“聊”出来的。


就拿可可托海来说,原本只是当地一个小雪场,之前连上山缆车都没有。


就因为有着国内几乎最优秀的自然降雪,如今成了每个滑雪爱好者的“朝圣地”。


那个能“躺着看洱海”的双层火车,本来是大理和丽江之间的软包列车


但因为越来越多人开始对“路上的风景”感兴趣,交通工具成了景点,甚至还有了专属攻略。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原本只能靠文昌鸡出名的海南文昌,如今的最大标签是“航天爱好者的快乐老家”;


每次航天局有发射任务的时候,都会有人从天南地北赶来“追火箭”。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其实之前我对这个新景点是感到有点困惑的:火箭发射,不是在新闻里就能看吗?


直到看了现场网友的视频,才知道被轰隆声和欢呼声围绕着,亲眼看见火箭升空亮如白昼,带来的情感冲击是在新闻镜头里无法重现的。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放在以前,这些其实很难有机会成为普通人的“目的地”。


大众曾经对于旅游的理解,更像是在饭店里照着菜谱点菜——


“听说这里有个不错的景点,等到假期去看一下。”


现在恨不得上手自己做菜:“全跟着攻略走有什么意思,离开导航才能看到有趣的东西”。


相比于以前单向的“打卡”,很多年轻人似乎有一股无法克制的折腾劲儿。


不仅能在最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找到风景,就连那些看起来已经被榨干旅游价值的地方,也要试试能不能挖出新东西。


比如海南,作为二十年前就写在各大旅行社清单的度假胜地,原本只会让人想到带有阳光海滩的高级酒店;


直到一群兴趣广泛,追求刺激的年轻人跑了过去。


他们晚上去当地的餐馆酒吧做义工,白天抱着冲浪板在海上一呆一整天,又或者潜入海底看沙丁鱼群风暴;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以前觉得这地方只有拖家带口的中年人才去,现在海边到处都是潮人。”


类似的还有宁夏,很多人对它的印象都还停留在前几年的“西北自驾潮”;


一到节假日,朋友圈里到处都是女孩提着红裙子,在沙漠里回眸微笑。


可如今中卫的夜晚,已经拥有了“国内最美的星空之一”;


一批又一批的观星爱好者会来这里住上几天帐篷,就为了能看见最清晰的银河。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如果说从前人们对旅游的感受是一次性的,那么现在更像是“流动的”。


因为兴趣不同、经历不同,即使在一样的景色里也能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


而他们的热情,反过来又挖掘出风景的真正可贵之处;


那些草地、星空不再只封存于记忆里、照片里,而是在跟人的双向交流中,不断呈现出新的样子。


03

去不了远方,

家门口也是风景


之前我一直有个感受,觉得人们对远方的憧憬会在等待中消耗殆尽。


但看很多年轻用户的出行日记,发现这种认知并不准确。


他们并非是“放弃”旅游,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向;


目光不止是看向远方,也在更多地投向近处。


最近小红书与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出品发布国庆出行短片,里面就有不少从前不为人所知的“新景点”;


风景固然美不胜收,但更让人惊叹的是镜头里的人——那些越来越爱在国内探寻新玩法的年轻人。


穿白色卫衣的男孩穿梭在“魔幻8D”的重庆街头,从台阶走上天桥,又穿进巷子;


城市对他来说就像一个大迷宫,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探索。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滑板青年夜晚疾驰在上海的天桥上,张开双臂仿佛在飞翔;


随着一个翻板跳跃,他稳稳落在了街角的酒吧门口,认识了“明天的老朋友”。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相比于去最远的地方,看最“火”的风景,更重要的是内心感受。


不止是“放松心情”“寻找乐趣”,还会寻找深层的共鸣。


比如《觉醒年代》刚播完的时候,有人来到北京的胡同里重走新青年路线;


在与历史的共振中,原本略显平淡的建筑、街道,似乎都有了别样的色彩。


大概从去年开始,“去青海徒步捡垃圾”被不少年轻网友列入了旅行清单;


尽管有人质疑这是“自费吃苦”,但并不能浇灭他们的决心。


对于远道而来的志愿者们来说,自己的冲动并不一句响应环保、做公益就能概括;


更是在捡起每一个瓶子、每一个塑料袋的过程中,理解个体与自然的关系。


如果说很多人对于家门口的风景缺乏热情,是出于对千篇一律的厌倦;


那么当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贡献出新的视角,恰好让原本的山河显现出更加丰富的形态和生命力。


身边的朋友在小红书上刷到第十个海底漫步的日记之后,终于决定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再去一次三亚,把学潜水这件事提上日程;


如果你也已经厌烦了走马观花式的出游,不如就从这些“以前没见过的玩法”开始。


在小红书视频的后半段,无数年轻人表达了他们新的态度。


他们踩上冲浪板、穿上滑雪板,拿起胶片机、放飞无人机。


南台控股:被“一次性景点”坑过,回来能气半年!国庆假期别踩坑


又或者是单纯用双脚丈量土地,寻找还没被发现的风景,看没有人见过的中国。


方式或许各有差异,可相同的是好奇与真诚。


他们是不会放弃探索的,更不会坐享其成。


只会用真挚的冲动和寻找美的眼睛,不断地丈量中国、探索世界。


在这样的孜孜追求中,年轻人将拥有更绵延的成长。


而中国的河山,也会不断展露出更新、更可爱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景点   天桥   冲浪板   假期   海南   可可   中国   国庆   爱好者   年轻人   半年   风景   东西   发现   地方   朋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