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不再少年

一、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在上海租界的一个贵族宅邸出生。她的家境颇有些《红楼梦》的意味,家世显赫,却已然凋零。当时没有人想到,这个女孩将会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最浓墨重彩的篇章。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不再少年

“出名要趁早”“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她在作品里写下的句子被读者们单独拎出,津津乐道。

张爱玲热潮曾在华语世界兴起过三次,第一次是40年代,那时张爱玲只有20出头,就凭借《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小说炙手可热,引得傅雷、徐訏等作家都发表文章品评她的作品。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不再少年

第二次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张爱玲本人已经定居美国,夏志清撰写《中国现代文学史》,将她推崇为“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使得她重新得到文坛的重视。张爱玲在美国重要的朋友庄信正也是受到夏志清的影响,才对她产生兴趣,继而有了后面的交往。

第三次就是在2005年之后,她的遗作《小团圆》、与友人往来的信件等陆续被出版,提供了认知张爱玲全新的文本素材,其中就包括《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不再少年

在几次热潮中,张爱玲的小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人生经历也被渐渐拼凑完全:她的祖母是李鸿章长女,从小被父亲和继母苛待,妈妈和姑姑离开封建家庭到欧洲去求学。她本人在上海成名后,辗转香港、美国生活,两段婚姻都称不上完满,不喜欢与外界交往,晚年长期独居,去世多时才被人发现……

如今,在中文世界里,张爱玲不仅仅是一个作家,而已经成了一个符号、一个传奇,甚至衍生出专门的“张爱玲学”。2015年,《三联生活周刊》在纪念专刊中评价:“在现代中国作家里,张爱玲是唯一兼具显赫家世、天才写作和传奇人生的人。”

二、

今年,借由她的百年诞辰,文化界纷纷推出专刊、展览、研讨会,许鞍华翻拍《第一炉香》在威尼斯首映。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不再少年

这部片子的幕后阵容堪称顶配:编剧王安忆、摄影杜可风、配乐坂本龙一,导演许鞍华刚拿了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女性。

然而,选角却偏偏与原著描写相去甚远。

马思纯和彭于晏一脸正气,全不像没落殖民地里带有最后一丝奢靡气息的葛薇龙、乔琪乔,反而像是延安女青年和码头扛大包的男青年在谈革命恋爱。《第一炉香》也被调侃成“第一炉钢”。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不再少年

新版电视剧《半生缘》也在待播,选角名单一公布同样被疯狂吐槽:蒋欣饰演顾曼桢,刘嘉玲演曼璐,郭晓冬演祝鸿才,三个人从年龄到身形再到气质可以说没一处合适。

还有不知是好是坏的第三个消息:1947年张爱玲编剧、上官云珠等主演的经典黑白电影《太太万岁》,确认将被翻拍为《太太万岁2020》,与《第一炉香》是同一个出品公司。

张爱玲可能是小说被翻拍最多次的华人女作家之一。每次翻拍,都能在中文世界激起热烈讨论,甚至于全民提名究竟谁能演她笔下的“粉扑子脸”,都说明了她的群众基础之深厚。

1997年,许鞍华翻拍《半生缘》,选角也曾一度被吐槽。但是后来再看这部剧,却发现选角恰恰是经典。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不再少年

吴倩莲和梅艳芳的曼桢曼璐,最神奇之处在于五官相似气质却截然不同。

黎明的温吞、黄磊的自恋,这帮人演一出“再也回不去”的故事,是再也无法复刻的阵容和氛围。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不再少年

9月和《第一炉香》一起刷屏的,还有林青霞写张爱玲的一篇纪念文章《走近张爱玲》。

她与张爱玲有诸多渊源,琼瑶的丈夫平鑫涛是张爱玲在台湾的出版人,曾经给林青霞送过一套张爱玲全集。她在电影《滚滚红尘》中的角色,也是以张爱玲为原型。然而林青霞在文章中坦白说,《小团圆》放在她床头十年都没读进去,直到疫情期间重新拾起,才一发不可收拾,不仅读遍了她的小说、文集,还要每天找人聊上两三个小时才过瘾。

张爱玲的小说之所以有如此生命力,一方面源于她的文风脱胎于古典。她曾经说过《红楼梦》与《金瓶梅》是她“一切的泉源”。她早期的小说,多带红楼的影子,14岁就模仿鸳鸯蝴蝶派的笔调,写成了章回体小说《摩登红楼梦》。《第一炉香》里的睨儿和睇睇,活脱脱就是宝二爷身边的袭人和晴雯。

另一方面,她的观念和认知又超越了她所处的时代,直指人性深处。

三、

《半生缘》的故事,是张爱玲晚期的作品,让人随着时间一幕幕感受人物从青涩纯洁变得破损的状态。

在爱情中,人总是容易犹豫的。这犹豫也分多种,一种是青涩的犹豫,担心若是表露了真情而被拒绝该怎么办,担心自己的某个举动会不会显得过于唐突。这种犹豫的片段写起来最微妙,也最可爱,就像一轮被遮蔽的圆月似的,看不清楚,却知道彼此都是澄澈的。

另一种犹豫则是现实的犹豫,犹豫自己家境配不上对方,犹豫婚姻后突然加重的生活负担,经济开销,而最后一种犹豫,则是完全成人的,近乎卑劣的犹豫,犹豫自己该用什么样的手段和策略来将对方揽入怀中。这种犹豫,愿它永远被遮蔽下去,可惜,它似乎总要露出面孔来的。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不再少年

沈世钧和顾曼桢,通过朋友的介绍相识。刚开始认识,两个人自然都很羞涩,曼桢丢了手套,世钧便在雨天泥地里找到特意送过去,又不敢说什么多余的话。而曼桢的性格,是要比世钧锋芒很多的,从她在家里的言行便能看出是个很有主见的女性。

他们二人的感情,算是磕磕绊绊地走了下去。磕绊的缘由无非来自现实的犹豫。曼桢有个名叫曼璐的姐姐,是个舞女,也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已做了这个职业。曼桢家里还有一群弟弟妹妹,如何养活他们也是个不小的难题。而世钧在表白前的犹豫,则出自内心的摇摆不定,当他去曼桢家里找她却发现对方不在时,他猜测曼桢一定是和另一个男子出去看电影了。其实这里已经为后来的悲剧铺上了伏笔。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不再少年

世钧的动摇,除了内心的松动外,还有现实的压迫。世钧和曼桢感情最好的时候,世钧便带曼桢回南京见父母,没想到造化弄人,曼桢的脸让世钧那位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父亲想起了曾经见过的舞女。他父亲见过的那位舞女,无非就是曼桢的姐姐曼璐。以当时的成见,家里出了这么一个人,其他的姐妹也早晚会走上这条路,好不到哪里去。

此时,世钧并没有对父母说实话,而是撒谎对母亲说自己见过曼桢的姐妹,都是正经人,绝没有什么舞女——这种隐瞒的来由,也许是父亲给他遗留的家产让他凭空生出了许多顾忌,然而回想,与他母亲分居多年的父亲之前不曾说过什么遗产,在没有商铺可以继承之前,世钧的生活也困窘到活不下去的地步。这多出来的变故本可以坦坦荡荡放弃,却反而由于主人公的不直率而变成了障碍。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不再少年

正是由于这方面的顾忌,让世钧和曼桢错失了最佳的订婚机遇,世钧总想着把两个人正式在一起的时间向后推迟,推迟到双方生活具有稳定经济保障、同时又能避免父母嫌隙的时刻,却没意识到这种推迟让卑劣者有了可乘之机。

南京之行过后,则是小说向悲剧的转变。曼桢的姐姐与丈夫祝鸿才设计,或许是出于多年的愤懑、不满、嫉妒,竟然哄骗曼桢来自己家并被祝鸿才奸污。事后还试图说服妹妹,让她嫁给祝鸿才。

曼桢被关押在祝家的时候,世钧努力探寻过几次曼桢的下落。但在曼璐的谎言下,他最后还是心灰意冷地离开了。在《半生缘》中,张爱玲有一段充满遗憾感的描写:

“那只戒指还在他口袋里。他要是带回家去仔细看看,就可以看见戒指上裹的绒线上面有血迹……细看是可以看出来的……但是那好像是侦探小说里的事,在现实生活里大概是不会发生的……他伸进手去,把那戒指掏出来,一看也没看,就向道旁的野地里一扔”。

这枚圆滚滚的戒指,才是两个人缘分尽头的句号。看都不看地扔在野地里,彻底冷了。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不再少年

整部小说,最让人有恨意的地方除了曼桢的遭遇外,还有两个人对话的方式。为什么不直说呢?为什么不把心里话向对方讲出来呢?如果真的很爱一个人,为什么世钧如此轻易地相信了相爱多年的人会在吵架后不明不白地、连句告别的话都没有就去上海和另一个人结婚,为什么当他听到曼璐的谎言后,非但没有怀疑,反而印证了他内心猜想似的、有了一种数学家般的释然感?

祝鸿才在曼桢身上所做的事情,无疑破坏了两个年轻恋人之间的生活理想。但那绝对不是终点。曼桢在被囚禁的时候,心里想着要把这一切遭遇都对着世钧倾诉出来,她相信,真爱自己的世钧不会因此抛弃她。世钧在追寻曼桢下落时,内心也抱着不问清楚不罢休的决心。但以上种种,无非是他们的内心活动罢了,他们谁都没有将这种决心坚持下去。对直面的缺乏与退缩,是张爱玲小说中悲剧因素的主因。多年之后,曼桢出于孩子的缘故,最终还是嫁给了祝鸿才,世钧则在南京娶了一位大家闺秀,过着平凡但并不理想的婚姻生活。两个人的缘分,就此交错在不同的人生路线上。

正如他们最后相见,终于将那一年发生的事情言说清楚的时候一样。过期的裂痕,已经再也无法弥补了。

《半生缘》的原名,叫《十八春》,两个主人公经历了如此一番命运跌宕,都变得支离破碎,其实经历的时间也只有十八年,只是人生时长的一段。但对破损的、无法复原的心来说,十八年和一生,已然没有差别。

其实并不是真的回不去了,而是他们的心真的死了。

四、

张爱玲的小说之所以有如此生命力,一方面源于她的文风脱胎于古典。她曾经说过《红楼梦》与《金瓶梅》是她“一切的泉源”。她早期的小说,多带红楼的影子,14岁就模仿鸳鸯蝴蝶派的笔调,写成了章回体小说《摩登红楼梦》。《第一炉香》里的睨儿和睇睇,活脱脱就是宝二爷身边的袭人和晴雯。

另一方面,她的观念和认知又超越了她所处的时代,直指人性深处。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不再少年

大众对张爱玲的一种典型误读是,把她视作单纯描写小资生活、小情小爱的作家,甚至把她现实中与胡兰成的情感关系也标签化、恶俗化,粗暴总结为“爱上不该爱的人”。

事实上,张爱玲的小说鲜少写到真正的爱情。感情只是一个工具或介质,她是通过写人与人的关系,来写对人性与处境的洞悉。

张爱玲可以说全是为了写作而活着。她的小说不一定一写出就发表,所以多产期、低产期往往不很容易划分。在加州大学的时候显然因为工作而影响了创作。她去世后接连有好几部中英文长篇小说出版,都是生前不断修改或者重写过的。

《海上花》她从1967年开始英译,锲而不舍,到1980年9月27日来信说,终于“大致译完”,“至少要自己打一遍,但是因为失眠症,昼夜颠倒扳不过来,晚上打字怕邻居嫌吵,进行慢得急人。”同样可以说“十年辛苦不寻常”了。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不再少年

张爱玲聚焦的,是对人性幽微的描写。而在人性中,爱情本就是最脆弱的。一点点不信任,猜忌,或者一次阴差阳错,都会让它崩裂。张爱玲小说中的人本身又生活在脚手架一般的环境中,外界因素,社会身份,家庭压力和经济压力,都是他们没有办法不考量的,在这么多阻挠下,能在夹缝中闪烁出一丝纯粹的爱的光亮,已经是黑暗中不可多得的惊喜。他们就如同红尘中的浮萍,生存着,又在命运中漂泊着,并无多少主宰自己生命的能力。

这时,也不需要什么炮火与子弹的轰鸣,只是从生活上方落下的一滴水,便足以将浮萍的叶子压向窒息。

爱之无奈,莫过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章回体   鸳鸯蝴蝶派   青涩   红楼梦   舞女   南京   半生   年少   戒指   犹豫   人性   内心   家里   父亲   多年   少年   小说   张爱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