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察理解性的题越来越多,如何学好语文才能在考试中制胜?

拿到《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太激动,毕竟之前看过夏丏尊和叶圣陶所著的被称为“作文之书”的《文心》,心想吴军这本难不成还会超过老一辈作家经过岁月考验的书,就随手放在了一边。

语文考察理解性的题越来越多,如何学好语文才能在考试中制胜?

社群的消息不断刷屏,拿起手机一看,竟然很多伙伴在讨论《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这本书,“这本书真的通俗易懂,真的可以称得上为通识”、“这本书应该让我儿子看一看,他总是说语文无所谓,反正又考不了满分,也不会考的太低”、“这本书应该让所有老师看一看,给语文老师自信,让其他老师知道语文是多么重要”………

语文考察理解性的题越来越多,如何学好语文才能在考试中制胜?

此时,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按捺不住了,拿出了这本书,带着疑惑开始了阅读。

至此,书虽读仅过半,但是真心想对作者吴军老师,郑重说声:谢谢。

谢谢您把语文的重要意义告诉了众人,虽然我们也一直在强调语文多么重要,但是通过您的论述,让我们更加全面看到语文的重要性。

谢谢您理论与实践结合,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

谢谢您让一个初中语文老师找到共鸣之感。

语文考察理解性的题越来越多,如何学好语文才能在考试中制胜?


在此,我想告诉天下的中学生,语文真的很简单,且听我慢慢道来。(以下案例,皆以我所教班级学生为真实案例,如有雷同,欢迎评论。)

从心底的认可,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虽然古人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将如何学习好这个问题答案告诉了我们,但是,时至今日,由于分数的压力,很多学生的学习依旧是被动地进行,如果把想学和不想学做一个选择题,大多数学生的内心想法都是不想,他们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甚至更多的还在认为是为父母而学。

语文考察理解性的题越来越多,如何学好语文才能在考试中制胜?


当我接到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从来不是让大家先做自我介绍,而是以“语文”为中心,让大家畅所欲言,在你身边的“语文”,我见过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语文竟然就在自己的身边,当我所举的例子,让他们开始发现语文的魅力的时候,他们从心底开始对语文开始发生了改变。

在吴军老师这本书的序章中便写到了语文的作用。

如果一辈子只学一门课,那就应该是语文

语文是理解他人、表达自己的重要方式。

一个人如果学不好数学,在大学的时候可以选择没有理化的专业,并且以后可以避免与此相关的工作,比如丘吉尔,虽然他连带括号的四则运算都算不清楚,依旧做了英国的财政大臣和首相,但是,没有人可以和语文彻底断裂。

其实在上学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很多理化不好的原因是读不懂教科书,包括其他科目做题得不到分,是因为读不懂题目。

以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中最常见的题型为例:

在初一的阅读理解中,经常会考察关于“题目”的题,考察“题目”的题一般分为两类。

第一:题目有什么作用或者题目的妙处的什么。

第二:题目有什么含义。

语文考察理解性的题越来越多,如何学好语文才能在考试中制胜?


这两个类型的题其实仅仅是两字之差,但是答案完全不一样,很多学生根本搞不懂两者的区别,所以导致每次都失去分数。

什么是合格的阅读理解

前面说到语文是理解他人、表达自己的重要方式。那么理解到底有多重要?

在《诗经》中大部分都学过《关雎》,那么不同的人理解不同,所以在这首诗中读出来的信息多少也截然不同。

一般人都可以读出来这首诗发生在古代,并且是河边,但是其他的都读不出来了,其实,从全诗的文字中去理解推断,这是发生在春天的故事,发生在浅水缓流的沙洲,在诗前两句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可以读出来,因为只有在流淌缓慢的水处,才可以形成沙洲,而被称为雎鸠的水鸭子,只有春天才会在水中发出求偶的叫声。

语文考察理解性的题越来越多,如何学好语文才能在考试中制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进一步说明了是在平趟的河流中,因为荇菜这种叶子是漂流在河面上的。

读懂文章中全部的信息,特别是隐含信息,是对阅读理解较高层次的要求,但是这是通过文字学习知识的最简单方式。

写在最后

阅读理解其实是一种信息的交换。

其实阅读与理解是两个概念,同样的阅读,但是理解不同,有的理解得非常表面,有的可以读出来作者的深意,这不仅仅是在考试中有用,我们说到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生活,所以学习语文绝对不只是为了考试这么简单。

如果最近你看过《觉醒年代》,那么肯定能够理解文字的魅力,思想的传播首先是从文字开始的,别人接受你的思想是从理解开始的,近些年来开始流行说“大语文”,何为大语文,那便是生活。

这本《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让你从认可语文开始,到彻底理解语文,会用语文,绝对是值得的一本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丘吉尔   语文   雎鸠   讲义   理化   沙洲   班级   语文老师   分数   题目   老师   文字   方式   考试   学生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