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9月25日,电影《夺冠》公映。这也是疫情时期过后,首部回归院线的2020春节档大片。

整个观影过程中,网友最大的体会,就是强烈的震撼。

影片以一种“半纪录式”的手法,捕捉着中国女排三十多年来的点滴,对女排队员们赛场内外的训练与生活,做了逼真的还原。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电影中主角原型----郎平,她的中老年由巩俐扮演,而她的少年时期由女儿白浪扮演。这个机会还是郎平鼓励女儿接下的。

提起郎平,很多人都会想到:

她是“一锤一个雷霆”,中国女排 “五连冠”时期,世界最佳运动员;

她是2次扶大厦之将倾,将中国女排从绝境中拉起的,世界最佳主教练。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她是“女排之魂”,是民族英雄。

然而,拨开这些传奇的外衣,生活中的郎平,又是怎样的人呢?

1、她是一个小女人

《朗读者》第一季,“青春”主题的那期,邀请了“最佳国际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宋世雄老师。节目中,宋老师说,他与郎平相识39年;他知道, “铁榔头”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温和的好女子。

我们都以为,那个球场上,指挥若定、面无表情的郎导,一定是钢铸铁打的。殊不知,她也有非常小女人的一面。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她喜欢服装、喜欢礼物、更喜欢饰物,在她房间的床头、窗台、电视柜上堆放着十多个米老鼠玩具,连洗漱的卫生间里都挂满了小靴子、小篮子等可爱的工艺品、小挂件。”

只要不打球、不训练,郎平就把各种首饰统统戴起来,然后对着镜子仔细欣赏,同时对自己说:哇,你是个挺正常的女人

参加《非常静距离》时,主持人李静突袭检查她的背包,发现里面有两个精致的化妆包,化妆包里护肤品、眼影、睫毛膏、香水一应俱全;跟李静聊起妆底配色,郎平头头是道。

同时,她的背包里还有一双高跟鞋,郎平本来是准备穿高跟鞋,来参加访谈的;看到李静之后,默默换上了平底鞋。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这种不露声色的体贴,带着小女人的柔情,总能轻易的温暖人心。

这也是,女排队员们评价郎导时,总说教练不仅是教练,还是“妈妈”的原因。

郎平关爱队员们的成长,与对待女儿白浪是一样的。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作为母亲,她与女儿聚少离多,但她用似水的柔情,让彼此亲如闺蜜;

俩人一见面就勾肩搭背,一起逛街,一起旅行;

作为主教练,郎平摒弃军事化管理,她准确把握每个队员的体能和技术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指标;

她惜队员的身体如命,女队员来例假,就让队医配好方子,买回红枣、花生、当归等,叫食堂帮忙熬汤给姑娘们喝,哪一个队员来例假,哪一天结束,身体变化,情绪变化,她了如指掌;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同时,她时刻觉察自己的情绪反应, “我特生气,但又不能表现出来……我只能一直鼓励她们,让她们放松,因为人一紧张,肌肉动作的反应都不一样”,流着泪拥抱队员时,也不忘轻声在耳边嘱托:“你今天表现得很好,很勇敢。要记住今天的心情。”

重大比赛前,队员们紧张焦虑,她安抚姑娘们:放心去打,输了球,算教练的;没有训练和比赛时,她就对队员们说,去谈恋爱吧,去shopping吧;逢到赛事在国外,比赛一结束,郎平带着姑娘们去逛商场,去特点景色走一走。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体育训练是枯燥的,比赛是残酷的,而郎平用润物细无声的女性柔情,滋养了中国女排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


2、她是一个爱排球到骨子里的凡人

《霸王别姬》里,段小楼用“不疯不魔不成活”,来形容程蝶衣。

而这句话,也恰恰代表了郎平对排球的态度。

1960年出生的郎平,小时候经常被父亲,带到北京工人体育馆去看比赛。

父亲对体育的酷爱,影响着郎平。少年时代,排球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她13岁练习排球,16岁入北京排球队,18岁入选国家队;当时,她是国家队年纪最小的队员。因弹跳好、不怕苦、不怕累,到国家队不久,就被当时的主教练袁伟民,任为主攻手。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袁教练实施的是,魔鬼式训练。

每天对着墙练习发球,一组100个,完成10组,再来10组;

练习扣球时,曾对着树上最近的叶子挥球,一扣300次,树上大半部分的叶子,都被排球挥掉了,光秃秃的树枝,一片片……

出国比赛坐国际航班,只要坐飞机时间长点儿,教练就会让她去机舱后面练深蹲。

最狠的时候,她可以不吃不喝,持续练7个小时的扣球。

彼时,郎平还在思考着,跳跃起来扣球的姿势,怎样更美一点。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接球、传球、救球、扣球;

跳跃、跌倒、爬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郎平和队员们,正是经历这样的千锤百练,这才有了1980年代,中国女排的黄金一代。

但血肉之躯终归不是铁打的,1986年,25岁的郎平,因身体伤病太多,宣布退役。

退役之后,她没有走上常规的仕途,怀揣家人集资的90美元,远赴美国留学。

1989年,郎平在意大利打球“挣学费”,有一次比赛,训练活动太猛,肌肉拉伤了,第二天,照打不误,她用一条半腿在那儿跳,3:0就把对方拿下来了。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后来,郎平在自传写下这样一段话:“真的,我的技术炉火纯青,不是说大话,我用一条腿都能赢她们,在中国女排,在袁指导手下,那些日日夜夜的训练,练成的是真功夫。”

也正是因为她的真功夫,郞平与排球,才有了这一世的牵连。

当同批的女排队员们,都过上了安稳生活时,郎平依旧在漂泊,依旧站在排球事业的第一线;

她先后在意大利、美国、中国,任女排主教练。

如今,已经60岁的她,还在备战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47年了,排球已经住进郎平的心房,成为她的信仰。

人只要有了信仰,诚于心,无所畏惧,一往向前,全世界都会为她让路。


3、她是一个敢爱不言恨的俗人

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曾几何时,我们都对爱情充满了向往和期待,走走停停,分分合合;最后年纪越大,越不相信爱情。

而郎平没有,她相信爱情,无论在哪个年纪。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1986年10月,郎平与白帆结婚。次年,俩人一同前往美国。

初到美国,穷。但郎平有情饮水饱,夫妻俩天天吃三明治,吃到吐,还是乐呵呵的;不上课时,搞来一辆破旧老爷车,开到外面看风景;旧车故障多,还漏水,回来自己再捣鼓捣鼓,能用了又上路。

那段很穷的日子,也是郎平快乐的日子。

1992年女儿白浪出生,生活开销加大,再加上郎平忙于学业和排球事业,与白帆聚少离多,感情出现裂痕。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1995年,郎平回国执教前,最终选择了离婚。

事后,很多媒体,想从郎平嘴里询问离婚的原因,她始终三缄其口,多年以后她才回应此事:

“首先作为一名公众人物,作为女排的教练,我有更多的机会站在镜头面前去说这些事,但是白帆没有。我的回答难免带有个人主观情感,这是我的一面之词,他是孩子的爸爸,我不能对他产生不良影响。”

爱过,别过,再见还是朋友。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离异最初的日子,郎平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女排的重建上,苦了、痛了、累了,都是自己扛。日子仿佛很灰暗,但郎平心里依然对爱情,心存希冀。

后来,郎平谈了个美国男友,最后男方因为她一心扑在中国女排的事业上,不想等她,进而分手。

每一次付出真心,最后都换来分离;我想,我不会爱了。而郎平没有。

她期待,还有一种爱,会穿越人海来到她面前,与她的生命交织出深情厚意。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终于,2015年,55岁的郎平,遇见王育成,她那颗漂泊的心终于有了依靠。

你来得晚是晚了点,但是没关系,好在郎平等到了。

王育成大郎平4岁,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郎平的粉丝;他喜欢她的冷静果敢,她喜欢他的学高八斗。

慢慢遇见,好好相爱,2016年1月,俩人在北京举礼婚礼。

4、

出生在60年代,出名在80年代,从此每个年代,都有你的传说。

白岩松说:

郎平是真正的国宝,我们应该像爱大熊猫一样爱她。赢的时候要爱,输的时候也要爱。

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说:郎平一直是我心中的英雄;

而郎平自己说:我不是神,我是人,我是个女人,而且,我是个很正常、很平常的女人。

《夺冠》之后,巩俐又被刷屏,但真正该记住的,是郎平


几十年光阴流转:

做球员,收获十座冠军奖杯;

做学问,取得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硕士学位;

做教练,带领六支球队二十次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

做病人,十二度走进手术室... ...

这样的郎平,是人吗?是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岁入   白浪   女排   美国   排球   主教练   中国女排   队员   教练   女儿   年代   日子   喜欢   女人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