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登上南方人物周刊,谈对德云团综最初设想,其实不是这样的

郭德纲登上南方人物周刊,谈对德云团综最初设想,其实不是这样的

9月8日,《南方人物周刊》发表了一则关于德云班主郭德纲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郭德纲对社会的清晰认知。有这一句话放在开头被编辑所引用,人得明白,不要跟自个较劲,您来您就是我们的主顾,咱们就是好朋友,您不来咱也是好哥们,不听就不听。确实,郭德纲如此这般的心态也是少有的,无论听不听德云社的相声,支持不支持我们的事业,我们都是可以做朋友的,有了机会,您就会爱上相声,爱上德云社的演出。

郭德纲登上南方人物周刊,谈对德云团综最初设想,其实不是这样的

文章除了作者自己的观点之外,从四个部分对德云社,对德云社相声,对德云社演员进行了讲述。分别是,“相声没死”,“有饭大家一起吃”,“撒泼打滚不如长能耐”,“成不成的了,那是他的命”。在“相声没死”这一部分中,郭德纲以分开讲述的方式,讲了自己为什么离开天津和到北京之后的一些历程。对于这段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郭德纲内心的感受大家应该没有了解过。

郭德纲登上南方人物周刊,谈对德云团综最初设想,其实不是这样的

在天津的时候,郭德纲也相信一场相声就只能说十几分钟,在相声界就只能靠着拿名次出名。而这些都与郭德纲无缘,为了吃饭,他离开了天津,来到了北京。到北京之后,郭德纲开始唱戏,到文化公司写东西,给人做编导等等。而在一次偶然中,郭德纲感悟到了新的相声理念。于是,郭德纲说干就干,将相声时长回归到了四五十分钟,开始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北京有个德云社,有个说相声的郭德纲。

郭德纲登上南方人物周刊,谈对德云团综最初设想,其实不是这样的

而第二部分的“有饭大家一起吃”则表现了郭德纲同行的态度。郭德纲是拿一些相近的艺术举例子的,表示喜欢德云社是观众的选择,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对得起观众的门票钱,对得起“衣食父母”的支持。至于观众喜欢谁,想看谁的节目,这些都是观众自主的选择,我们是没有办法决定的。从这也看出,郭德纲的一个态度,那就是我们的作品经得起考验,我们每一场演出都对得起观众,如此这般无愧于心,也对得起观众的厚爱。

郭德纲登上南方人物周刊,谈对德云团综最初设想,其实不是这样的

第三部分的“撒泼打滚不如长能耐”讲述了郭德纲对徒弟们的态度。要知道,德云社是有着四百位演员的大公司,如果稍微有名气的徒弟耍大牌、摆架子,这可够郭德纲受了。而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的郭德纲也不是吃素的,坚决不会惯着你。你任性可以,那么停演,退出,你都可以选择,离开德云社之后,估计你什么也不是了。当然,你要想更多的资源,这也是可以的,靠自己努力,赢得观众的喜爱。

郭德纲登上南方人物周刊,谈对德云团综最初设想,其实不是这样的

看到这,有网友来了一句,这是不是在打脸烧饼呢?《德云斗笑社》第三期烧饼的表现,属实让网友不太满意。而郭德纲在宁波站录制期间接受采访说的这段话,属实给烧饼上了一课。当然,郭德纲也不会放任这种情况不管,也会让栾云平开导,也会让自己的徒弟帮助这位调整心态,毕竟谁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改了就是好孩子。

郭德纲登上南方人物周刊,谈对德云团综最初设想,其实不是这样的

第四部分则讲了德云社演员的成长,没有什么特别的捧,成不成的了,那是他的命。对于新招的龙字科学员,郭德纲并没有夸赞谁,毕竟能出名都是十几年后的事情,自己也不好武断地说出谁谁厉害。同时,郭德纲拿“云鹤九霄”这四科徒弟举例子,表示鹤字科大家熟悉孟鹤堂,和他一起来的有很多人的名字观众都不知道,九字科亦是如此,而霄字科来了近十年了,也就出来一个秦霄贤。至于云字科,十三个名字,有多少人能全部说出来。

郭德纲登上南方人物周刊,谈对德云团综最初设想,其实不是这样的

除了这些,郭德纲还讲述了自己对《德云斗笑社》最初的设想,表示并不是目前这个样子的。本想着拍一下师徒之间聊天、吃饭的事情,拍一下这帮人在一块吃喝玩乐工作学习的样子。可是越走越远,在表现相声和舞台方面做得太多了,毕竟这是有合作的,三方一起制定的规则。当然,如此这般的《德云斗笑社》好评不断,深受观众的喜爱,这就足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云团   天津   如此这般   烧饼   能耐   徒弟   北京   相声   例子   最初   喜爱   观众   演员   演出   态度   样子   事情   人物周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