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觉得功高震主,主动请求解甲归田,皇帝说你留下,我不杀你

导语:所谓伴君如伴虎,别看那些有功之臣有着巨大的荣誉,但与此同时,他们的生命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危机。尤其是在君主身边的人,虽然他们晋升之路相比于其他人更加顺遂,但是他们面临的风险似乎也更大。

将军觉的功高震主,主动请求解甲归田,皇帝说你留下,我不杀你!

一般来说,在君主身边的人会更加受到君主的器重,所以君主有事自然也会直接命令他们,而他们对于建功立业也非常的急迫。不过君王的脾气是没有那么容易揣测的,稍有不慎就会惹恼君王。也许一人死不足惜,但是连累整个家族的人都殒命是非常不值得的。

将军觉得功高震主,主动请求解甲归田,皇帝说你留下,我不杀你

在历史上就有着许多功臣曾有着震主的功劳,尽管他们有着这样的功劳,但是它们绝大多数却都死于非命,成也在此,败也在此。就比如西汉时期的韩信,尽管他曾经也有着不臣之心,但是那时候刘邦却未动他,直到自己的江山稳固之后,韩信也被刘邦杀掉

而在秦国也有着一员大将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他就是王翦。王翦觉得自己一直伴随秦始皇征战南北,自己的已然是非常惊人的了。所以在一次战争之后,王翦决定向秦始皇提出辞职

将军觉得功高震主,主动请求解甲归田,皇帝说你留下,我不杀你

作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王翦也被看作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曾经协助秦始皇平定六国,一直以来立下的战功,更是不计其数。当然,秦始皇也是非常器重他,他也在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秦始皇更是尊称他为老师。

其实王翦平民出身,家庭情况并不好,从小就喜欢舞刀弄剑,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的家人们也都往这个方向培养他。后来长大之后,他更是每天坚持练武,所以他的武功比一般人高出很多。

将军觉得功高震主,主动请求解甲归田,皇帝说你留下,我不杀你

恰巧一次秦王嬴政出巡,他听说了王翦的事迹,所以嬴政亲自找到王翦,他希望王翦能够成为秦国的将领。王翦从小熟读兵书,也想着能够跟随一位明主建功立业,于是他就答应了秦始皇的要求

不过王翦毕竟是只读兵书,他并没有上战场的经验,所以他在接受秦始皇的请求时也是非常忐忑的。为了更好的辅佐秦始皇,所以王翦开始钻研兵书,也许他天生就是一个将才,在战场上,王翦履立奇功

将军觉得功高震主,主动请求解甲归田,皇帝说你留下,我不杀你

尤其是在公元前236年,王翦带兵攻打赵国,仅仅用了18天的时间,他就攻打下了9座城池。后来的他更是使用反间计除掉了李牧,就这样,整个赵国都沦入了秦始皇手中。

在此之后,荆轲刺秦,嬴政一怒之下,以此为由命令王翦出使燕国,王翦不辱使命,攻下燕国首都。在这几年之间,王翦又多次带兵征讨其他国家,在王翦的辅助之下,嬴政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最终统一了六国。

将军觉得功高震主,主动请求解甲归田,皇帝说你留下,我不杀你

可以说,嬴政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离不开王翦,王翦也是深谙这一道理,他觉得自己是时候应该离开了,毕竟鸟尽弓藏的事情,在整个战国期间数不胜数

尤其是在王翦带兵灭楚国之前,他就已经位极人臣,这样显赫的功勋让他非常焦虑。于是在这次班师回朝之后,他主动找到了秦始皇,他告诉嬴政,他要解甲归田

将军觉得功高震主,主动请求解甲归田,皇帝说你留下,我不杀你

王翦说自己年龄实在是太大了,也不想再征战四方了,他就想回去颐养天年。再听了他的请求之后,嬴政直接拒绝了王翦,只不过他的拒绝并不是因为怕兵权都掌握在王翦手中,相反,他日后还要用到王翦。

秦始皇说,你只要留下,我日后一定不会杀你。听了这样的话,王翦心中忐忑不安,但是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其他的理由再说离开。不过后来秦始皇果然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与此同时,王翦也再也没有说过解甲归田,就这样,两人相安无事的都度过了一生

将军觉得功高震主,主动请求解甲归田,皇帝说你留下,我不杀你

当然,这样的事例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之中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功臣在君主功成名就之后都被杀死。也许君主们怕的就是功臣权力太大,不过倘若每一个君主都这样,那么谁又敢真心付出呢?

如果没有一个将领对君主真心付出,那么这个朝代也必将是不长久的,因为他们没有立业之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解甲归田   秦国   秦王   楚国   兵书   建功立业   器重   刘邦   君王   将领   君主   功臣   名将   功劳   战国   将军   皇帝   主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