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一词火了犹如葛优躺?作为一个年轻人真的每天疲惫

已经听很多人说过:“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了?本该朝气蓬勃的年纪,却胸无大志,反倒选择“躺平”好像‘丧’和‘佛系’反倒成了时髦似的。”像这样的困惑,往往又和“受挫能力”的论调结合在一起,最终将“问题”归结为:“日子富足了,年轻人吃不起苦”。

“躺平”一词火了犹如葛优躺?作为一个年轻人真的每天疲惫

但是我的感觉,每天让我往死干给我一个同等的报酬我都不会躺平!你每天干死干活一个月工资买不起你所住地方的一平米。生活何其难?我大学教授当时在教室给我们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你每个月的工资买不起你所在城市的一平方的话你无法长期生活在这个城市更别说娶妻生子定居了。

“躺平”一词火了犹如葛优躺?作为一个年轻人真的每天疲惫

在我看来,年轻人选择躺平固然无法回避社会转型中的制度问题,但这也绝不意味着人们就此没有选择——至少有四个选择,“躺平”只是其中之一。确实,另外的选择通常也更难,但哪怕是对个人来说,“躺平”本身也没有解决问题,而试图拖延、缓解或绕开问题:它以放弃的方式,试图另辟蹊径,绕道而行。

这可能导向一种中国式的“低欲望社会”,从最积极的一面来说,它或许能让很多人反思以往那种别无选择的惨烈“内卷化”竞争,开创更为多元的可能性,但从最消极的一面来说,它也可能导致人们不再积极谋求真正的改变,促使社会整体更进一步保守化。从历史来看,真正的变化正是在这些看似低沉、苦闷的时刻之后出现的。

“躺平”一词火了犹如葛优躺?作为一个年轻人真的每天疲惫

一、“躺平”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人把“躺平”现象的原因归结于高房价和阶级固化,当然,这些起到一定的作用,或者说只是“躺平”者的一个理由,让自己加入“躺平”阵营心安理得的借口。产生“躺平”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的安定和信息相对自由的流通。根据心理学原理,以及自然界的规律,在解决生存问题后,生物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就说,生存问题是第一位。“躺平”的这些人,选择躺平,说明生存问题是不存在问题的,这也说明了,我国社会相对的安定,大家可以想想叙利亚,他们连“躺平”的机会都没有。其次,就是信息的流通和人员的自由流通,信息的流通,让每个接触互联网的人获取了各方各面、前所未有的知识和信息,让人们更容易了解不同社会阶层、职业、背景等人员的人生轨迹,这意味着,绝大部分人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属于自己人生轨迹的模板,初步预判自己的人生历程。同时,人员的流动,让“躺平”者切实接触到了网络上看到的信息,因为大部分人心里都知道,网络是虚幻的,不一定真实,在人员流动过程中,让他们接触到的各式各样的人,与网络上的信息一重合、比较,然后结合自身的情况,就会让人100%的确信自己的可能人生轨迹。同时,结合一些思想模式的引导,加之“人性本质”的使然,“躺平”现象一夜爆红是很容易的事。大家可以自己回想下,你们有多少想法和思维内容是网上看来的,有多少是自己悟出来的?再想想我们的父辈,他们有这样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吗?所有的一些,都是信息在网络上的基本无阻流通,以及人员流动的见闻更加确信网上流通信息的真实性,让“躺平”预判到了自己的未来人生过程。

“躺平”一词火了犹如葛优躺?作为一个年轻人真的每天疲惫

m二、“人性本质”决定“躺平”是一种必然选择。人性是趋利的,不要和我讲理想,你的理想本质上就是为了满足你个人的目的理想,本质上就是为了个人自身利益的实现,只是客观上,有可能确实造福了他人(这是理论学术上的解释)。基于这个原理,同时,因为人具有思维意识,当人的投入没有回报时,理智的人是不会去做的,这是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前面讲了,“躺平”者利用网络和自己的亲眼见闻,已经可以预测自己的人生轨迹,即努力基本无法达到社会设定的人生的要求,那么,我干脆就不努力了,因为,我没有成本的投入,没有得到可以得到的东西,这笔买卖不亏;但是,如果我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等,最后没有达到可以的得到的东西,这笔买卖就是亏的;谁都不想做亏本买卖。而对“躺平”者而言,取消这笔买卖是防止亏损的唯一选择。这个本身是没有错。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躺平”者的选择,所以,本人一直表示,对“躺平”的选择,本人持中立态度。不要指责那些“躺平”者,你没有资格,因为你没有经历他们可能遭遇的痛苦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叙利亚   年轻人   见闻   确信   轨迹   疲惫   人性   现象   理想   原因   买卖   人员   人生   社会   网络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