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越早明白越好的道理

我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看完《自控力》《微习惯》《亲密关系》《非暴力沟通》《为何家会伤人》等相关书籍结合生活实践和深度思考,和朋友家人的50+次深度交流沟通后总一点一点在我的笔记APP里总结出来的,它已实实在在成为了我打开频率最高的文档。


恨就恨在没有早点知道,才那么轻易走极端又愚蠢!真的是越早明白越通透。


花了好几天精挑细选,筛选出了精辟的8条 ,我保证每一点都是精华。绝对不是收藏夹吃灰系列,你会看至少两遍的。


如果这些道理对你一条帮助都没有,你来找我给你赔钱


先把手头的学习任务放下(这一两分钟不会耽误你考清华北大的)


关闭手机另一端页面的某音某圈某信(一两分钟没人跟你表白的)


用这一两分钟,换来超过90%的人没有的清醒和领悟,为什么不值得?


(建议配合纯音乐或白噪音食用)


废话不多说,我们快开始吧!


目录


1.打通相处之道的秘籍(99%的人都处理不好的问题,你只需要站高一个level,事情就很简单了)


2.普通人的自我提升指南


3.适合重度拖延症患者的5秒自救法


打通相处之道的秘籍


1. 不敢拒绝他人本质上就是给他人提供掌控和“支配”自己的权利。


这一点真的让我醍醐灌顶,如果你还不懂,那么这么多年的人际,你肯定在瞎折腾。


你总认为别人影响我,我是被动的,没法反抗。所以就老是被别人管,自己还心不甘情不愿。


老师说的话才是对的,老板说一我就不能说二,爸妈反对的恋爱我就不能谈。


孩子你醒醒


你是不是经常(即便没有说出来也是在心里)抱怨自己爸爸妈妈,凭什么不让我做xxx,凭什么这样?这个凭什么,凭的就是我们授予的权力。


很多时候,他们只是那么讲,而你自己已经在心里把他们说的当成你做这件事必要的条件了。


与其抱怨,还不如想想:“为什么我要听呢?”就因为我们是孩子吗,我们能当一辈子的孩子吗。


心理学家科胡特说过,“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


我可以温和平静,同时又让人知道我的坚定和坚持。


2. 关系永远都是互相的,不要什么都背到自己身上,肩膀会疼。


你吃过多少不敢说的亏?


心理学者武志红在《巨婴国》里曾说过:“很多人怕麻烦别人。但是,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有这种麻烦哲学的人,难以发出对关系的渴望,所以势必会退回到孤独中。


宁愿自己再麻烦一点,也不愿让别人有一丝半点的不愉快。(是这样的小伙伴给我点个赞)


毫不保留地跟你说,以前的我就是这样的,而且“病症“特别严重:


小组讨论问题,我一定是那个说“我无所谓,剩下那个给我做就好了”的人;凑局吃大餐,我一定是那个“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的人; 踏青旅游,我一定是那个别人说去哪就去哪的人。


你是你们关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你根本就没有理由忽略自己。这不科学!


3. 评价是隐藏的话题终结者,少一点指指点点,人生路会走得更顺。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人缘特好、还不愁有好队友的人,都是不轻易评价和批判的人。


那些经常说“我对,你不对”、“我行,你不行”、“我是好心跟你说” 的人,往往他的建议就很难被听进去。


所以不要随便评价别人,给别人贴标签。


因为你也不想被这样对待啊。


普通人的自我提升指南


学会适时、适当地切断与外部的链接。

听上去很简单,一下子就懂了,不就是少看点某音,少刷某博某圈吗。


天啦噜,你真的懂吗?


想想,为什么偏偏洗澡的时候你会脑海涌现大量想法,思如泉涌?


不是洗澡这件事让你这么做,而是在洗澡时切断了外部干扰。


也就是你踩下了大脑的油门,不接收新的信息,而是让大脑处理现有的信息。


冥想、正念,也是利用相同的道理。 不让大脑接触和感知新的事物,而是任凭它去回想和处理事物,任凭意识流动,并且不去刻意遏止新的想法产生。


无论多忙,我每周都花15-20分钟来冥想或者正念——找到一个安静的环境,放下所有的防备,放松我的眉头,放松后排紧咬着的牙齿,放松我的肩膀、手臂,大腿,享受当下。


坚持下来,你会发现,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不会被情绪绑架。


你只会站在情绪的顶层俯瞰着情绪,说:“哎,不过如此。”


2. 怎么对付我不喜欢又忍不住会产生的情绪


认真的回忆下自己,总因为什么生气? 因为什么感到愉快? 是不是被夸奖就容易承诺? 被批评就容易抵触?


那些“蠢事”的共同点是什么, 有没有指向你安全感的匮乏、自我中心的自大、亲密感的缺失。


就这样一点点的分析,你就会找到对自己的“驾驭”能力,突然就会有开智的感觉。


3. 庸俗是一个人开辆豪华奔驰车,但连买本书的钱也花不痛快。(严歌苓)


别说书了,就算几块钱的知识付费,多少人都像被割了块肉一样。当然我也不是说知识付费都要去报,最基本的判断肯定是要的。而是说,我们对知识付费的容忍度能不能再宽一点、再宽一点呢?


总有人说,“你看这么多书,有用吗?”


杨绛的这句话可以帮你解决这个千年谜题:“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得情趣会思考的人。”


你已经听过不下一千个人跟你说读书好,人要多看书。


可是你没有做到啊,所以你潜意识里还是觉得看书没用嘛。


现在我是第一千零一个人跟你说要多看书的人,


看完这篇回答,你也不会去看书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3. 适合重度拖延症患者的5秒自救法


你想多了,哪有什么5秒自救;要是有你也不用来看这个回答了。


真正的本事,无非就是脚踏实地干,为了不让家人受苦受累、为了给未来一个期许而奋斗。


我们不是通过节省时间来打造我们想过的生活,我们应该先建立我们想要的生活,时间自然而然会节省出来。


你说今天我要看书,然后你哗啦哗啦把今天的日程安排上,而且非常成功地做完了,然后你说,好了我终于有时间了,我要来看书了。


突然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只顽皮的猴子,说:“今天任务都完成了,看点抖音奖励自己!放松一下再来看书也不迟。”


然后,你在晚上9点05分打开了抖音;


然后,你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深夜3点55分。


如果一件事真的很重要,你会想着“等我都忙完了再来做“吗?


这也是从我的导师那里偷偷白嫖来的,一般人我不舍得跟他讲。


“年轻人最贵的资本其实是时间而不是金钱”。不少人总是小心翼翼地省下一笔物质财富,却浪费了大量时间;我周围有好多同学还是在走发传单、当餐厅服务员兼职的老路子,辛辛苦苦一个多小时才10多块钱,自己还得不到任何的能力提升。


但是如果你把时间花在刀刃上,你会在未来享受指数倍上涨的财富。


别问我怎么知道,反正大佬就是这样的。


2. 发挥自己的优势,比痛不欲生补短板还一无所获好太多了。


你说我没什么优势啊,也没什么优点,好像平平无奇,差不多就过去了。


差不多差不多着,


某一天就发现自己差很多了。


高二的时候,我们政治老师说过:“改变发生在你尝到甜头的时候。你要去记录自己的优势。


“可是我都没什么优点、强项啊,有得记录吗?”


“其实是你还没怎么挖掘,你挖掘得不够”。


高考后,我开始尝试做对自己优势的觉察和记录,渐渐地,真的发现越来越活得有自己的自信和底气。


强烈推荐!不做后悔!


(康康我的记录本)


有没有那么几件事,让你觉得:


“哎我还可以” “我还不错”,再怎么说自己一无是处浑浑噩噩,也肯定有的。


抓住这些事,记录下来!


当你在优势上发力,让你的优势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你会发现,你根本不需要意志力。你的优势本就能让你充满力量、感到自己很强大。


(评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怎么记录自己吧)我也会在下期更新!


总结:


1.越不敢拒绝别人的人,越给别人“支配”自己的主动权。


2.关系永远都是互相的,不要什么都背到自己身上,肩膀会疼。


3.评价是隐藏的话题终结者,少一点指指点点,人生路会走得更顺。


4.学会适时、适当地切断与外部的链接。


5. 怎么对付我不喜欢又忍不住会产生的情绪。


6. 庸俗是一个人开辆豪华奔驰车,但连买本书的钱也花不痛快。(严歌苓)


7. 我们不是通过节省时间来打造我们想过的生活,我们应该先建立我们想要的生活,时间自然而然会节省出来。


8. 发挥自己的优势,比痛不欲生补短板还一无所获好太多了。


说到底,你的迷茫,很多时候,就是绕在自己的或逻辑或情绪圈子里出不来,


你不是不会,而是心急了。


会懒,会迷茫,会恐惧,这都是人性;接受它们,不要刻意苛责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只有先理解了,才能更好地做自己。


而我也没有那种一篇文章就让你脱胎换骨的幻想,只不过希望你能够多一点对自己理性的认知。


聪明如你,点一下,你就懂了。


你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压力和负担,不需要。


持续更新,跟你一起分享成长。


关注我,不迷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块钱   痛不欲生   庸俗   大脑   节省   肩膀   道理   情绪   麻烦   优势   自我   评价   关系   孩子   时间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