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万人奔赴国考,多岗位竞争三千选一,一看考题才知啥叫竞争

工作稳定福利好,安全可靠压力小的工作有没有?相信大家一下就能想到“公务员”,这也许就是近几年来国考竞争激烈的根本原因所在,今年一场疫情下来,其他行业就业市场萎靡不振,使得公务员招考更加令人青睐。

有数据为证,2021年,通过资格审查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高达157.6万,平均报录比约为61:1,而多个热门岗位的竞争比超“三千选一”,其竞争激烈的形势可见一斑。

157万人奔赴国考,多岗位竞争三千选一,一看考题才知啥叫竞争

然而,当考生进入考场,《行测》试卷一发下来,考生们才真正见实了什么叫竞争激烈,原来《行测》试题难度之大,就像一面“照妖镜”,将那些“裸考”的,复习不认真的,特别迷信教育机构考前划题的人照出原型,几乎整套试卷不知所云,连蒙都找不到北,有些同学干脆全部选C,或者全部选A,更惨的是有些同学蒙头转向做到最后,才发现还有一半的题没做,剩下最后15分钟,赶紧涂卡,130个选择题竟然争分夺秒涂了140个。更可悲的是,直到交卷下场,刷手机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多涂了10道选择题,不知扣不扣分。

一部分考生考前,发现自己左边、右边、后面都缺考,心里乐开了花:傻子吧,连试试都不敢试。

157万人奔赴国考,多岗位竞争三千选一,一看考题才知啥叫竞争

考卷发下来,做了十几分钟就已经了悟:原来那些缺考的人才真是“明智之人”。傻的是自己不知深浅的报名,怀着莫名其妙的希望交报名费,不知廉耻的订酒店车票,像个傻子似的裸考,最后才发现自己就是个笑话,唯一学会的是什么叫“控制错觉”。

高明的出题人用“控制错觉”给那些裸考的,自以为做几套题就掌握国考精髓的人一个精准的定位,真是高明至极,嘲讽至极,一点面子也不给。

至于问“伽利略、爱因斯坦、达尔文的墓志铭是什么”的题,不仅足以令你找不到做题技巧,而且考完依然令人念念不忘。最后还不忘嘲笑一下自己“常识”缺失,逻辑混乱,判断随缘,呜呼哀哉!

157万人奔赴国考,多岗位竞争三千选一,一看考题才知啥叫竞争

很多考生,行测考完,最拿不定主意的是:行测考砸了,下午的申论还考不考?

不考吧,下午申论如果“爆单”,考个95分,岂不悔不当初,唉,又一次“控制错觉”!

行测如此之难,那么下午的《申论》难度如何呢?

据考生反应,下午的《申论》考题倒是中规中矩,题量正常,重点考查内容稳定,只是材料内容更加多元,涉及方面综合性更强,涉及政治、教育、时效、可操作性等各个方面。

可见,随着国考题目的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实用,那些以抄材料、写套路文等很难拿到国考申论高分。

157万人奔赴国考,多岗位竞争三千选一,一看考题才知啥叫竞争

虽然,大家吐槽国考《行测》太难了,但对于竞争如此激烈的国考来说,如果考题没有难度,也就失去了选拔性。

据准备充足的国考考生而言,相比那些“裸考”的,“准备不充足的”人来说,又是另一番感受,在他们眼里,言语材料确实存在超长,题量大的难度,但常识的难度只是稍微有些提升,政治特色强一些,判断方面总体不算太难,而资料题就是计算量大一些,并不算难,数量题则难易参半。

照此感觉推断,等行测出分,又是一大批70多分,80多分的也不新鲜。

157万人奔赴国考,多岗位竞争三千选一,一看考题才知啥叫竞争

总之,机会从来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国考竞争如此激烈,清华北大一流名校的毕业生近年约近一半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跟他们这些超级学霸相竞争,想好歹复习一下就求过关的还是不要出现这种“控制错觉”为好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考题   伽利略   蒙头转向   达尔文   竞争   申论   选择题   考前   错觉   傻子   试卷   考生   难度   岗位   下午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