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发生在湖南省常宁县的一桩腐败大案,曾惊动三湘

建国后发生在湖南省常宁县的一桩腐败大案,曾惊动三湘


延安时期,著名学者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跟毛主席有一段关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著名谈话。黄先生提出了古往今来,历史上许多政权,“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勃焉”。毛主席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发展人民民主,让人民监督政府”来防止“政息人亡”。

建国后发生在湖南省常宁县的一桩腐败大案,曾惊动三湘

其时,另一个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雄文一出,天下皆惊。郭沫若先生洋洋洒洒万言表面看是总结明朝和李自成败亡的经验教训,并为之而惋惜。实际上也提出了一个类似“历史周期律”的问题。毛主席在看了郭沫若的文章后,曾在以后多次明确表示“不可沽名学霸王”,“不可以学李自成”等等。

建国后发生在湖南省常宁县的一桩腐败大案,曾惊动三湘

湖南省常宁县在解放以后,全县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地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发展各项事业。其中,许多老干部、工人、农民以及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公而忘私,奋勇直前,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地忘我工作。所以,常宁县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然而,就在大家热火朝天地建设新常宁的同时,却在六十年代初发生了一起常宁县建国以来的腐败大案,惊动了三湘四水,并被通报全国,实在是令人惋惜和感叹不已。这就是当时有名的张某某腐败案。

建国后发生在湖南省常宁县的一桩腐败大案,曾惊动三湘

张某某,河北人。作为当时随军南下干部,其在五十年代中后期任常宁县县委副书记兼县长。其作为一县之长的父母官,给常宁县的父老乡亲没有留下好的政绩,而是一个腐败分子的身后骂名。

六十年代初,张某某的案情被揭露出来,全省人民惊咤不已。根据当时的案情通报称:时任五个县委正副书记,四个有问题。其中张某某最严重,涉及贪污受贿数额巨大、生活腐化堕落、个人生活糜烂,假公济私敛财等等。由于其案情重大,腐败情节严重,张某某被判处死缓,最后改判无期徒刑,被终生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湖南省委为此专门派人对常宁县委进行改组,并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建国后发生在湖南省常宁县的一桩腐败大案,曾惊动三湘

在中国古代,出过不少贪官污吏,也出过不少清官,如包拯、海瑞等。面对金钱美女的诱惑,能保持高尚的节操而不动摇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常常听到“做贪官易,做清官难”的感叹。正是因为这个不容易,所以我们需要完善的制度来监督,而不是个人的节操和节气。反腐永远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宁县   郭沫若   腐败   公而忘私   周期律   雄文   延安   节操   湖南省   清官   案情   大案   县委   惋惜   学者   著名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