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我们很多将士喜欢用绑带绑腿,为何抗美援朝时我军不用了

引言

生活在花花世界,很多事情都需要应时而变,不能因循守旧,不然会造成一定的困扰。正如庄子在《庄子》中说:“故礼仪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

不要一味重视礼法,要记得随时改变,不然就不能适应发展的潮流。

在抗战年代,更需要根据不断变化,以应对风云变幻的局面。

01

每一次改变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只有不断改变策略,才能将胜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虽未能亲历战争,但在很多的影视剧中,已经看到了十分惨烈的局面,而这仅仅是还原历史的影片就足以让人震撼,更不用说当时现场的真实景象了。因此我们生活在当下,是多么的幸福、幸运的一件事情,正因为有了先辈们的付出,我们才可以安然生活,享受和平盛世。

抗战时期我们很多将士喜欢用绑带绑腿,为何抗美援朝时我军不用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我军将士都喜欢用绑带绑腿,每个人的腿上都缠着厚厚的绑带,一层又一层,一圈又一圈,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了解,其原因是为了保护将士们的身体健康。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交通工具很少,而且经常活跃在大山里的战士,更是用不上交通工具,每次转移、打仗都需要靠双腿去走,走过大山、穿过河流等,用血肉之躯扛起一切重担。

抗战时期我们很多将士喜欢用绑带绑腿,为何抗美援朝时我军不用了

每一次长途跋涉,战士们都在咬牙坚持,即使累了也不能停下脚步,战况不等人,多到一分钟就可以牺牲许多人,所以战士们只能加紧赶路。

但是人在经历高强度的行走后,总会出现一些身体状况,尤其是腿部肌肉会酸痛,血液循环过快则也会引发一些突发疾病,危害战士的生命安全,造成非战斗减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人就开始想办法,最终的解决方案就是绑腿,用一条薄薄的布片将腿层层包住,这样可以缓解腿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战士保护身体。

02
绑腿可减轻急行军后易发生的问题,可谓是一件“神器”。

此外,战士大多在野外活动,会有一些蚊虫出没,如果有了绑腿,足够厚重,则可以抵御一些轻微的叮咬。

还有在战场上被打伤时,可以作为临时绷带,及时进行包扎,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然而这么好的“神器”,也是有其天然的公敌存在,那就是火。

绑腿最怕遇见火,起初大家并不知道这件事情。

因为我们国家的战争,并不会故意放火,而是真正的武器较量,真刀真枪地战斗。

抗战时期我们很多将士喜欢用绑带绑腿,为何抗美援朝时我军不用了

而幸存下来的老兵们表示:看看美军做的啥就知道我们为啥不绑腿了。

到了朝鲜战场,美军经常会投放燃烧弹等,战士总是会陷入大火之中。

这时战士们开始快速地脱掉着火的衣服,但是绑腿却一时半会卸不下来,导致很多战士的腿都被烧伤,留下了永不可磨灭的伤痕,甚至有的直接被烧死。

因此,志愿军赶快下令解除绑腿,至此绑腿时代结束了。

因为没有绑腿,志愿军的行动速度缓慢了很多,而且面对极寒的天气,也更加艰难。

抗战时期我们很多将士喜欢用绑带绑腿,为何抗美援朝时我军不用了

可是生命诚可贵,为了不被烧死,只能默默忍受其他的事情。

志愿军们铮铮铁骨,全是英雄好汉。

从抗日战争开始,军队就实行的绑腿制度,那一条细细的绑带曾是新兵们都要学习的第一课,打出结实的绑腿很重要,它陪伴着将士们浴血奋战,走过一片又一片战场。

可是我们要学会应时而变,因为美军的火袭,我们必须要舍弃不合时宜的绑腿制度,解放双腿,让火不能烧死将士。

03

抗美援朝胜利的号角吹响,武器落后的志愿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打败强大的美军,让我国军威名扬世界。

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其他国家敢袭扰我国边境,使得国内建设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在抗日战争时期需要绑腿,却在朝鲜战争不需要了吧,主要还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做事情不能因循守旧,要做到应时而变,及时调整,才能达到较好的状态。

抗战时期我们很多将士喜欢用绑带绑腿,为何抗美援朝时我军不用了

抗日战争的胜利,绑腿的作用不容小觑,朝鲜战争的胜利,没有绑腿也是致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庄子说的应时而变确实很有效果。

针对不同的事情,可以做出不同的应对方案,在取胜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所以说绑腿或者不绑腿,都是正确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绑腿   绑带   将士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   因循守旧   志愿军   我军   腿部   神器   庄子   交通工具   双腿   美军   朝鲜战争   战士   事情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