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别人的话,终于应在了自己身上

文/小树

春晚结束,期待已久的网友们似乎再次露出了失望的表情,没有赵本山等老艺术家,没有沈腾等新力量,春晚的小品相声不再是给观众提神醒脑的良药,甚至成了助力观众打瞌睡的催化剂。

作为本届春晚语言类节目最受期待的一环,岳云鹏与孙越给观众们留下的除了巧妙化解“内能”之外,似乎并没留下什么脍炙人口的包袱。能给予语言类节目的评价,似乎只剩下失望。

讽刺别人的话,终于应在了自己身上

曾经,语言类节目是春晚舞台上最受人期待的环节,大过年的,谁不愿意开怀大笑,曾经,每一个语言类节目都能给观众留下许多包袱,有的包袱可以用好几年。而今年,语言类节目哑火,而岳云鹏的相声,更是让人感到无语,情景似乎回到了2013年。

讽刺别人的话,终于应在了自己身上

01像是传承,更像是时代更迭

2013年,赵本山正式退出央视春晚舞台,一下子让人们感觉语言类节目失去了“顶梁柱”,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郭德纲的节目于2013年出现在央视春晚节目单中,并被安排在了本属于赵本山的黄金时段。

2013年,郭德纲与德云社经过了多年打拼,已经小有名气,甚至在年轻人心中,郭德纲与相声画上了等号。90后,00后没听过马季、侯宝林、姜昆等老牌相声艺术家,他们,是看着赵本山的小品,听着郭德纲的相声长大的。

讽刺别人的话,终于应在了自己身上

郭德纲的春晚舞台,备受期待。

可结果,亦是失望。没有特别的包袱,没有特别的桥段,甚至没有特别的新意,郭德纲的第一次春晚之旅就这样结束了,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郭德纲的春晚舞台,不禁让人们想起了他在《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中的那句经典名言,“先搞笑吧,相声要是不搞笑就太搞笑了”。

02迫于压力,更迫于现实

所有人都在为郭德纲找理由,在央视春晚舞台上,郭德纲与于谦的很多包袱是搬不上台面的,粉丝都知道这一点,迫于压力,郭德纲必须放下包袱。

讽刺别人的话,终于应在了自己身上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郭德纲最近七八年,都再没能拿出脍炙人口的作品了。而那句“相声要是不搞笑就太搞笑了”讽刺别人的话,似乎也应在了自己的身上。

将优质的相声作品取而代之的是,郭德纲的商业价值和名气却年年攀升。广告、电影、搞笑类综艺一样不落。能参加这些,郭德纲凭借的是前几十年的积累,凭借的是他在相声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凭借的是郭德纲想要传承、传播、复兴相声的理想与抱负。

讽刺别人的话,终于应在了自己身上

从某个层面讲,郭德纲的确将相声“起死回生”,例如曾经的央视春晚舞台,相声类节目的呼声是断然没有小品高的,但自从郭德纲带领德云社发展壮大之后,相声与小品又回到了平起平坐的地位。

不仅如此,学相声的人越来越多,喜欢相声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关于相声的节目同样越来越多,郭德纲的名气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甚至隐约有从“导师”变成“宗师”的感觉。

讽刺别人的话,终于应在了自己身上

可让郭德纲实现这些转变的,不是因为他持续输出了好的相声作品,而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名人效应给予他的福利。

实现相声繁荣,郭德纲并不是靠创作出一部又一部朗朗上口的作品,而是靠着越来越大的名气和影响力:德云社徒弟一茬接一茬,靠着德云社这一平台走向其他更大的平台实现相声繁荣,郭德纲自己参加越来越多的节目,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了解他,从而了解相声,间接帮助相声提高名气。

在互联网时代,这便是现实,依托名气和流量才能更快、更有效创造出效应,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作为一名相声艺术家,郭德纲带着相声的复兴之路,是不是抄了近路,走了捷径?

谣言止于智者,态度源于理智,喜欢请点击上方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脍炙人口   包袱   名气   相声   艺术家   小品   类节目   失望   观众   身上   地位   舞台   期待   语言   搞笑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