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今日,上海又是雨天,很适合窝在家里,读读书,追追剧。


早上八点在雨声中醒来,拉开窗帘,看着窗前雨打风吹已有飘零姿态的一株红玉兰树,心里莫名有一丝悲怆,再也无法像往日一样,继续睡个回笼觉。


于是醒来。


读了几页张爱玲的《小团圆》,打开电视,继续看《甄嬛传》——再一次看到了华妃撞墙而死。


本以为自己重温了太多遍,早该心如死水,不会再泛涟漪,却还是没能忍住,任由泪水,像江南的雨季一样泛滥。


《甄嬛传》的大悲之音,是从华妃之死,开始敲起的。


从此之后,曾经剧中众人心照不宣虚掩着的一扇门,终于被推开了。


于是观众看到,原来姹紫嫣红背后,全是不忍细看的断井颓垣。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我应该会为华妃再写一篇。


但今天,更想写一写她身边的颂芝。


其实很早就有读者一再提议让我写一写三个人,分别是:流朱、颂芝、剪秋。


一直没写的原因是,我从前觉得这三个人虽然性格各异,但有一个极为鲜明的共同特征——忠诚。


也正是因为过于忠诚,反而显得有点扁平。


尤其是和浣碧这种比较复杂的角色相比,就会觉得她们人性里的灰色有点少,那么值得反复咀嚼的东西也就很少。


该写点什么呢?好像仅是“忠诚”二字,就已经总结完了她们的一生。


哪像浣碧,复杂到骂也不对,赞也不对,世间那么多形容词,挑哪一个放在她身上都显得,嗯,有点单薄。


但是今天重看,我对颂芝,也有了百转千回的情绪。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颂芝最被人记得的一段剧情是,四郎后来封了她当答应,这也是她在一众丫鬟角色中,有那么点特别的原因。


到底,她也算是皇上的女人。


但让我百转千回无尽叹息的也是这一点——她做了皇上的女人,却从没真正把自己当成过皇上的女人。


那让我意识到,原来颂芝是那样清醒的一个女子。


皇上封颂芝为答应,是因为喜欢她吗?


当然不,事实上,颂芝成为答应,是华妃穷途末路之下的一种无可奈何,是皇上为了让华妃放松警惕的一次有意为之。


表面上看,皇上是因为颂芝手白,心细,在为皇上送洗手水时,很会说话,而注意到颂芝的。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华妃也的确因此,醋意大发,怨怪颂芝话多还故意显摆自己的手。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可颂芝真的是故意想要勾引皇上吗?其实也不是。


颂芝聪明伶俐,一向都是如此,她本就不是崔槿汐那种沉默谨慎的性格,跟着华妃的这么多年,她从来没变过。


只是,这次复位以后,华妃隐隐不安,总觉得皇上和从前很不一样。


因此没有了从前的气盛和自信,开始在一些小事上留意。


颂芝还是做着从前的事儿,但华妃的心境变了,导致颂芝做的事似乎也变了。


更何况四郎这个大猪蹄子,还故意设局,利用颂芝,来算计年羹尧和华妃,试图彻底将年氏的势力一网打尽。


让颂芝为他布菜,说颂芝手白人也聪明,问颂芝叫什么名字,都是四郎故意做给华妃看的。


倒不是为了离间华妃和颂芝的感情,而是,让华妃乱了分寸,放松对甄嬛以及甄远道的警惕,从而方便甄家秘密行事,为他扳倒年氏。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这是帝王的攻心。


所以,四郎宫内撩拨了颂芝之后,在宫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轻轻打压了一下年羹尧。


果然原本就诚惶诚恐的华妃,完全落入了帝王的圈套,慌不择路,把颂芝送到了四郎的床上,希望自己不方便说的话,不方便打探的消息,可以借颂芝来完成。


四郎于是就装作一副很宠颂芝的样子,又给华妃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她以为一切都没变,让年氏一族继续仗着荣宠多行不义。


如此,四郎收拾他们时,就显得名正言顺。


四郎对颂芝,那是一点点其他想法都没有的,他只是料定了颂芝对华妃够忠诚,什么话都会告诉华妃,才择定了她成为自己的一颗棋子。


颂芝抱着他时,他脸上嫌弃的表情,也说明了一切。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那么颂芝,对皇上有没有一点喜欢呢?


也没有。


成为答应,是华妃希望她做的事,她就做了。


如果非要说,这里面有没有一点属于她的私人感情,那也是有的。


但和爱情无关,而是作为影子,发现自己也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而被人看见时,那一点小小的安慰。


所以,当皇上问她是不是叫颂芝的时候,她回答的是,自己姓乔,颂芝是华妃给的名字。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后宫之大,希望有人记得我姓名,哪怕只有一次”——这是这个宫女,最大的愿望了。


至于名利、情爱,她从来没有奢望过。


这也是别人怎么说颂芝得宠,颂芝也没得意忘形,但甄嬛一怼她不过是个没有姓名的奴婢,她就恼羞成怒的原因。


论诛心,甄嬛无人能比。


曹贵人和甄嬛讨论颂芝成为答应的那一次,甄嬛问了曹琴默一个问题,说:

颂芝可否成大器,姐姐可曾留心?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曹琴默的回答是:

颂芝确实有几分小聪明,也颇有姿色,可她太过畏惧华妃,太听话了,因此不足以成大器。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两人言语之间,满满都是对颂芝的嘲讽和看不起。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可,作为观众,颂芝最让我感动和敬佩的,便是她们眼中的这一点“不成大器”。


颂芝始终跟随华妃,真的只是因为惧怕吗?


事实上,年家失势后,华妃已经一无所有,根本不存在害怕不害怕这个问题。


如果颂芝是一个和余答应一样贪慕权势地位的人,当初,那很可能也会机关算尽,利用自身可以利用的一切,去讨好皇上。


但,自始至终,颂芝从来没有。


一来,的确是因为忠诚,这是她人性里最高光的部分。


二来,我觉得,是因为常年浸淫在后宫这种名利场,跟着华妃见过了那么多高低起伏,她远远要比余答应清醒,明白宫里的许多事,再盘算,也是徒劳,到头来,不过都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颂芝,对恩宠是不抱幻想的。


她也清醒地知道,皇上只是拿她用用,随时可以丢弃。所以她根本不会被这段演给别人看的“虚妄之爱”冲昏头脑。


比起名利、恩宠,颂芝真正珍惜的,是她和华妃半生相处的时光与情意。


所以,她从来没想过要争些什么,一直陪伴着华妃走到最后。


甄嬛瞧不起的她,拥有《甄嬛传》里最好的结局


这一点守望相助的清醒和深情,让我再也不敢小看颂芝。


她有机会,也曾被引诱展现自己人性里晦暗的东西,却从来没有满足那些看客,给她们看“主仆翻脸成仇人”的戏码。


甄嬛和曹贵人那么瞧不起颂芝,认为她的“不成器”只是太懦弱,不知道后来的她们会不会有一点明白:


原来那个不起眼的女子,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对抗了这无常的人生。


不知道她们会不会有一点羡慕:


无论如何,至少颂芝有机会,成全自己的心意,做了一次真正属于自己的选择——她活成了华妃生命里最后一点光,也照亮了自己的余生。


颂芝的结局,是皇上口中的一句“随她去”,不知为何,我竟然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了。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最难得,也就是这一句“随她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恩宠   百转千回   这一点   后宫   贵人   不方便   皇上   名利   帝王   忠诚   从前   清醒   人性   结局   原因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