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3个社交潜规则,终生受用

《红楼梦》被推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并非浪得虚名,确实是实至名归。有人说《红楼梦》要读七遍才懂人生!


确实,文章中有一些细节的确告诉我们了人生的真谛。所以,台湾学者蒋勋曾说:床头放《红楼梦》,常翻常读,信手翻到任何一章,总有新发现!总有新收获。


个人是从上初中时第一次看《红楼梦》。那时读这本书还是凭学校办的"借书证"去借来的。利用晚上时间读了一周读完,囫囵吞枣知道个大概。之后只要有空闲,随时找出来阅读。其中《红楼梦》,可以说读了已不下十遍了。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增长,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


所以,当你读懂了这本书,也就明白了这些道理!

《红楼梦》中的3个社交潜规则,终生受用

做人要有底线,不可触碰

做人,生活可以过得五颜六色,但是办事,绝不可以乱七八糟。

做人,不要轻易触碰别人的底线。


没有人可以无限度地容忍别人,任何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人与人打交道,也避免不了会磕磕碰碰,但是每个人心底都会有那么一条不可逾越的线,那就是底线!

《红楼梦》中的3个社交潜规则,终生受用

​孟非说:“有人请你帮忙,原指望你帮十分,结果你只帮了七分,对方便觉得你不仗义,非但不感谢你,反而觉得你欠他三分。很多人间恩怨,皆出于此。”


总之一句话,我们是人,所以更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得对得起人这个字,我们也许做不到让别人敬仰,但也不能让人唾弃,这就要求我们得活得有底线。

《红楼梦》中的3个社交潜规则,终生受用

与人为善,真心交往

有句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利益面前朋友什么都不是!

两者之间有了利益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变得很谨慎,因为害怕对方知道你的底牌,有了防备心理在交往中就很难放得开,很难无话不谈,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交心的好朋友。


人与人相处,实际上是心与心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首先应该建立在没有利害关系的基础上。那样才会纯洁无瑕,如果一方有所贪图,那就会玷污友情,让纯洁的感情,蒙上商业利益的色彩。

《红楼梦》中的3个社交潜规则,终生受用

我们常常说将心比心,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别人没有真心,你拿什么去比?你的真心换回的可能是别人觉得你人傻好骗。所以人和人相处,看清对方是什么人,值不值得你用真心去对待最重要。


与人为善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道德修养,西方古龙古老谚语:与人玫瑰手留余香,是同样道理。在付出真心帮助的同时,内心充溢着满足感是任何物质都不能相比的。古话,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向善是内心的驱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红楼梦》中的3个社交潜规则,终生受用

既要“锦上添花”,还要“雪中送炭”

民谚:锦上添花时时有,雪中送炭一时无!那么“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两相比较哪个重要?


从实用方面来论述。雪中送炭助人于一时,不能救助人之一生,等同于施舍。这类人永远需要的是输血,不喜欢造血。自甘堕落吃补贴。而“锦上添花”在人们日常的社交活动中,往往被人用作半褒半贬之词,有趋炎附势之嫌。它能活跃经济,增强感情,并从交往中取得各自的利益。从二个成语的释义就可以看出,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都是给予别人帮助。

《红楼梦》中的3个社交潜规则,终生受用

简单来说:锦上添花就是在对方没什么困难的时候,提供一些无足轻要的帮助;雪中送炭,就是在对方身处逆境时,给予最真切的帮助。


两者都是帮助,都需要由衷的感谢,做人切勿忘恩!


写在最后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名言。读书可以使眼界更宽广,看待问题更深入全面。做人也是一样,多读点书,你会接触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世界,也能去理解别人,同时让更多美好的人去理解你!

我是小霍,感谢您的关注,欢迎给我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红楼梦   民谚   借书证   与人为善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底线   社交   终生   潜规则   纯洁   真心   道理   内心   确实   利益   感情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