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浩这一次新歌,好像翻车了

今天李荣浩出了一首新歌-《要我怎么办》。

作为一个喜欢音乐的人,第一时间选择了聆听,然后听的时候,刚开始的BGM还挺带劲的,但是……

【呵呵呵呵呵呵呵】是什么。

李荣浩这一次新歌,好像翻车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又是什么……

另外,整首歌曲的副歌部分,主要重复着五个字:

【要我怎么办】

李荣浩这一次新歌,好像翻车了

不过有一句说一句,副歌部分的歌词还是比较合理的,至少还算是言之有物,而且多次强调【要我怎么办】这件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我听完这首歌曲之后第一反应并不是去分析歌曲,而是,这首歌曲肯定要上热搜了。

李荣浩新歌歌词九个字

哪九个字呢?分别是【你想要我怎么办哈呵】。

李荣浩这一次新歌,好像翻车了

以这样的方式登上热搜,我们先不谈这首歌曲质量如何,至少热度是非常高的,因为这样的热搜已经足够勾起人的好奇心,让人点进去了。

而且只有九个字的歌曲是怎样的一首歌,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去聆听一下。

新歌还是得靠热度

如今的华语乐坛,对于大部分歌手来说,其实新歌关注度都不会特别高,周杰伦是一个特例,因为他是一代人的青春。

李荣浩的新歌,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出圈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并不是特别能接受一个创作才子这样写歌。

新歌是得靠热度没错,但是上热搜的方式有很多种,没有必要非要用这样的方式。

就拿这首《要我怎么办》来说,如果能够认真填词,歌曲本身还是不错的,只不过可能收听量就没有这么高了而已。

李荣浩这一次新歌,好像翻车了

当然,这一次很多人可能联想到了《贝贝》,其实如果没有《贝贝》这首歌曲,我是不会这么反感的。

毕竟这首《要我怎么办》,也不是没有办法解释歌词为什么这么写,比如实验音乐、比如想做一首表达特定概念的歌曲,很容易就能解释。

但是,《贝贝》在前,很显然,《贝贝》的热度是非常高的,因为这么短的歌曲是很少见的,而且还是李荣浩发的一首非常短的歌曲,已经足够吸引很多人去聆听了。

笔者特意去看了一下《贝贝》的数据,目前在酷狗音乐平台,其评论数已经两万+,一首这么短的歌曲能够有这么高的关注度,除了李荣浩本身的名气以外,离不开这样不同寻常的称不上是歌曲的歌曲。

李荣浩这一次新歌,好像翻车了

《要我怎么办》和《贝贝》不同,毕竟同样的招数不能用两次,再制作一首只有几秒长的歌曲,虽然也能赢得关注,但是却容易让人反感,认为其是在敷衍创作。

在歌词上下功夫是一个好主意,而且这首歌曲本身做得是不错的,很正常的一首流行歌曲,除了歌词少了一些以外。

这让我想起了当初看《我是唱作人》的时候,总导演说的一句话:我们先制作一个热闹,然后吸引大家来看,而这个热闹还和音乐有关。

不管李荣浩的行为是主观故意博取热度还是为了实验,总归是为了让人听到他的歌曲,只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这一次李荣浩恐怕翻车了。

豆瓣评分太低

截至笔者撰稿时间,李荣浩的新歌《要我怎么办》,豆瓣评分仅为2.6分,一共722个人评价,大批量的人给出了一星。

李荣浩这一次新歌,好像翻车了

看了一下评论区,主要的声音大概有以下三种:

一:不足为奇,一个被高估了的男歌手。

二:一首《贝贝》已经够烦了。

三:不会写歌词可以不发。

首先先来聊一聊第一点,个人觉得,没必要说李荣浩是被高估了的歌手,虽然他的《贝贝》和《要我怎么办》在我这里确实扣分太多。

但是,他的部分作品,我还是比较喜欢的。

比如:

《李白》、《年少有为》、《模特》……

李荣浩这一次新歌,好像翻车了

他还是有着比较多的质量不错的歌曲,而且热度也不错,在如今的华语乐坛,李荣浩也算是一位比较出名的唱作人了。

《歌手》之后我对李荣浩其实一直都是属于非常喜欢的,创作实力在那里摆着,而且他当初的营销,在我看来是非常少的。

另外,说一下第二点,一首《贝贝》的确让我觉得很烦。

李荣浩这一次新歌,好像翻车了

如果要说《要我怎么办》还可以归为实验音乐,那么《贝贝》就是纯粹为了营销,可别告诉我,各位还能够从《贝贝》这首歌曲聆听出歌手想要传达的东西。

而且,当时听到《贝贝》,我第一反应真的很意外,李荣浩这样的音乐人,是不应该发这样的歌曲的。

所以,为什么《要我怎么办》会翻车?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贝贝》在前面,当初或许能有许多人能够接受《贝贝》,因为那是李荣浩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

但是再次依靠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赢得关注,大众很难不多想。

最后,关于不会写歌词可以不发一事。

我们可以来看看李荣浩这首歌曲的简介:

虽然新歌歌词仅九个字,但在社交媒体上李荣浩透露,这首歌曾写过三四个版本:“始终都觉得不对,最终都删掉了,觉得用‘呵呵哈哈’这四个字来描述人生最合适”。李荣浩觉得“呵呵哈哈”这四个字在这个年代包含了太多情绪,感觉说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呵呵,哈哈,要我怎么办”。

描述人生,而且是主歌部分,我相信是有着很多的词语可以描述出来的,呵呵、哈哈,正如李荣浩自己所说的,感觉说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但是,我感觉最多的,还是敷衍。

为什么要抨击这样的行为?

因为李荣浩作为一位在华语乐坛有着一定影响力的歌手,告诉了其他歌手一个方法可以让新歌得到更多关注。

大家可以想想,未来如果歌手们都开始没事【贝贝】、【嘿嘿】、【嘻嘻】、【呜呜】、【嘤嘤】……

很简单的道理,比如一个热搜:

XXX歌词只有嘤嘤两个字

在XXX有一定人气的情况下,这样的热搜真的很吸引人,这样的歌曲,也能够被试听,但是这样得到的一时的关注度,又能有什么用呢?


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点赞并分享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贝贝   华语   副歌   乐坛   豆瓣   反感   热度   笔者   感觉   方式   歌手   喜欢   歌词   歌曲   音乐   李荣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