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91岁袁隆平逝世,这个喂饱14亿人的“杂交水稻之父”,去世前还在遭受谩骂……

来源丨元思说

ID丨Yuansishuo2046

大家好,我是元思。

就在刚刚传来噩耗,13点07分,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痛心,91岁袁隆平逝世,这个喂饱14亿人的“杂交水稻之父”,去世前还在遭受谩骂……

一时间,大家不愿接受。

纷纷发消息说,希望能够再次辟谣,希望我们心中国士无双的院士,能再睁开眼,看看这个被他牵挂了一辈子的地方。

可惜……

这一次,是真的。

01.

其实早在今天上午,关于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各大媒体。

紧接着,保健医生出来辟谣,说袁隆平目前还在医院接受治疗。

因为前阵子在研究基地摔了一跤,目前身体状况不太好。

当时,很多人揪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大家纷纷祝福袁老,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我们还等着被他喂饱。

可惜,康复的好消息还没等来,却在今天下午,等来了他逝世的消息。

这个让十几亿中国人不再受粮食危机的困扰,这个让上亿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的爷爷。

还是离我们远去了……

痛心,91岁袁隆平逝世,这个喂饱14亿人的“杂交水稻之父”,去世前还在遭受谩骂……

02.

记得在一次采访中,袁老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这是粮食的重要性。

上世纪六十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我都亲眼见过。

大家都没有饭吃,叫花子过去讨饭,饭都没有,你讨谁?

痛心,91岁袁隆平逝世,这个喂饱14亿人的“杂交水稻之父”,去世前还在遭受谩骂……

这样令人痛心的经历,就发生在袁老小时候。

那时候,全国闹饥荒,他亲眼见到很多人,因为吃不饱饭活活饿死。

那时候的他心里悲痛万分。

也是那时候,“让中国人吃饱饭”的种子,就这样种在了他的心里。

痛心,91岁袁隆平逝世,这个喂饱14亿人的“杂交水稻之父”,去世前还在遭受谩骂……

他曾做过一个梦:

梦见试验田里的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一样的稻穗下乘凉。

为了能早日实现这个梦,他搭进去的,是自己的一生。

03.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袁隆平和水稻较上了劲儿。

多少个白天,他扑在实验室,查文献、看素材,培育种子。

多少个夜晚,拎着手电筒,去试验田里查看水稻的长势。

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终于在1961年7月,发现了一株形态特优水稻,次年证明该植株是“天然杂交水稻”。

就这样,靠着一株一株水稻的分析、培育。

袁隆平真的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

痛心,91岁袁隆平逝世,这个喂饱14亿人的“杂交水稻之父”,去世前还在遭受谩骂……

早在2003年,中国大陆一半以上的水稻,都是袁隆平团队培育出的杂交品种。

他也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开拓者”,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不光如此,世界各国都为他颁发了奖项:

世界粮食奖,沃尔夫奖,泰国国王金镰奖;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联合国粮农组织还聘请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甚至浩瀚无垠的宇宙当中,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痛心,91岁袁隆平逝世,这个喂饱14亿人的“杂交水稻之父”,去世前还在遭受谩骂……

时隔多年,有记者再问袁老,这么做,是不是害怕当年的场景再次出现?

袁老双眼含满泪水,肯定地回答: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接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那个曾经让他揪心的画面不再会出现,中国人,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痛心,91岁袁隆平逝世,这个喂饱14亿人的“杂交水稻之父”,去世前还在遭受谩骂……

04.

可为了完成当初的梦想,即便已经高龄,袁老依旧不肯退居二线。

他说:“退休对我而言是不存在的,退休之后没事做反而会有失落感。”

痛心,91岁袁隆平逝世,这个喂饱14亿人的“杂交水稻之父”,去世前还在遭受谩骂……

2014年,袁隆平团队成立“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研究发明“耐碱水稻”,在简单淡化处理的海水灌溉的水稻田里进行试验。

一旦试验成功,每年增产300亿公斤,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年粮食总产量。

在2019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他还当场飙英语,畅谈非洲国家农业发展问题。

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只能卧床静养了。

其实,早在几年前,袁老的身体就已经不太好了。

2018年11月18日,在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的颁奖仪式,袁隆平获得生命科学奖的奖项。

那时候,因为身体原因,他没能来到现场。

可他依然开了视频,向大家致谢。

视频中的他,表情严肃,神态庄严。

他说:

科学研究无止境,我还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的心愿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也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去年,袁老90岁生日那天,曾接受央视的采访。

当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不好了。

耳朵不好使了,戴上助听器,也听不清。

眼睛不好使了,老花镜放大镜换着用,也没什么用。

也不能再下田了,因为身体吃不消了。

“90岁的身体,下去就起不来了”。

可即便双手已经颤抖,眼睛再也看不清,双脚也很难踏入稻田。

老人家一颗为国为民的初心,却从未改变。

05.

做出如此大的成就,袁老的生活却相当简朴。

工作时,他以田地为家。

饿了,就端碗饭在田边吃饭,困了,就倒在地里休息。

痛心,91岁袁隆平逝世,这个喂饱14亿人的“杂交水稻之父”,去世前还在遭受谩骂……

家里的孙子都不知道他的名望。

有次在学校,老师问孩子:“知不知道你爷爷是干嘛的?”

孙女却摇摇头说:“我爷爷是天天看天气预报的。”

痛心,91岁袁隆平逝世,这个喂饱14亿人的“杂交水稻之父”,去世前还在遭受谩骂……

还有一次,主持人杨澜采访袁隆平。

杨澜问:“报纸上说您这个品牌值一千亿元,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她有什么看法?”

听罢,袁隆平答道:“从来没有谈过。我现在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我的研究上面,对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考虑。”

06.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在今年,被人谩骂指责。

当时,袁老刚过90岁生日,网上就有不少人,指责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好吃。

还说他太有名,抢了其他科学家的风头。

就连袁老买了部手机,也被人不断诅咒谩骂。

住进了新房子里,也被人批评太过奢华。

痛心,91岁袁隆平逝世,这个喂饱14亿人的“杂交水稻之父”,去世前还在遭受谩骂……

在这群人眼里,好像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默默无闻殚精竭虑,才配得上英雄的称号。

可实际上,袁老简朴到一件衣服穿好几年,一部手机不过几千块。

所谓的新房子,并不是什么豪宅,而是因为贡献重大,国家特意奖励给袁老的。

一心为国为民的院士,遭受这样的指责。

我们何其痛心啊!

07.

更让我感到难过的是,现年91岁的袁老,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晚年生活。

就这样匆匆离我们而去了。

临走前几个月,他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想着再为国家多做一点贡献。

痛心,91岁袁隆平逝世,这个喂饱14亿人的“杂交水稻之父”,去世前还在遭受谩骂……

今天下午,去世的消息传来时,很多人都哭了。

留言区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声音:

这回是真的吗?

我不相信,再辟谣一次吧!

心里好难受,好想哭。

在很多人眼里,他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科学家,一位院士。

他更像是我们身边的老爷爷,关心我们一餐一饭,关心我们吃饱吃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历尽千辛万苦后,希望老先生在通往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 END -

作者:元思,有你陪着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欢迎关注元思说,陪你度过漫漫夜晚。本文由元思说(ID:Yuansishuo2046)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元思申请授权。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微信视频号:晚安少年

今日送你山茶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粮农组织   水稻   痛心   为国为民   简朴   田里   勋章   院士   粮食   爷爷   身体   中国人   消息   国家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