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部电影推荐你看,评分9.0,不容错过

《肖申克的救赎》:高墙困不住的希望,光芒万丈。

有的人忙着活,有的人忙着死——安迪·杜佛兰

人世纷扰,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去生活,有的人找到了生活对于自己的意义,过上了别人眼中的生活,有的人一生庸碌无为,自我麻痹,惶惶不可终日。

人生的路很长,我们不要因为匆忙赶路而忘记了我们的初心,忘记了我们最原本的希望和梦想。

《肖申克的救赎》就是一部讲述希望与梦想的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上映于1994年,改编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谭》中收录的同名小说,豆瓣评分9.7分,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中被超过160万的会员选为250部佳片中的第一名。

这3部电影推荐你看,评分9.0,不容错过

影片是以安迪的好友瑞德自述的方式,以安迪的妻子及妻子的情人遇害,安迪作为嫌疑人被捕入狱拉开序幕。

安迪是一个银行家,尽管他百般为自己辩解,依然无法获释。

入狱后的前几个月安迪受尽了老囚犯的凌辱,没有朋友、也拒绝结识朋友的他如行尸走肉般,对生活感到绝望,甚至虚弱得风吹即倒。

此后,他结识了瑞德,两人成了互述衷肠,无话不说的朋友。瑞德的两次刑满都没获释,对出狱感到无望,想着只能用无穷无尽的时间来回味。

也许就如瑞德所说,安迪不为什么,仅仅为了证明他还有用。

正如生活中的人们,倾其所有地做一件事,有时候并不为了得到什么,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有存在的价值。

这3部电影推荐你看,评分9.0,不容错过

从《肖申克的救赎》上映至今将近30年的时间里,无数国内外电影采用各种各样的场景和手段致敬《肖申克的救赎》。

甚至部分的拍摄手法、音乐搭配和台词语句等,都成为了影史教科书,成为目前拍摄电影的参考之一。

所以说,《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绝好的影片。

那这么好的影片,到底为什么?

第一,丰富的场景刻画。剧情肖申克的监狱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现实会存在的场景:安迪和瑞德坚固的友情、海伍德这种监狱里的变态同性恋、势利的狱警和无耻的典狱长。

整个故事线丰富但又不复杂,这样的丰富故事线成为了《肖申克的救赎》成功的要点之一。

这3部电影推荐你看,评分9.0,不容错过

跟其它排名相似的电影,它有什么不同呢?

很多人说,这是对自由的希望,使灵魂得到了救赎,才使这部电影如此不同。

但我觉得,芸芸众生,如果跟安迪(Andy)一样,被命运的牢笼束缚,光靠希望,是没有办法挣脱牢笼的。

安迪(Andy)能成功挣脱牢笼,靠的是他用二十年的时间,挖一个洞的东西。

这个东西虽然叫鹤嘴锄,但它真正的名字叫-----坚持。

如果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如果拥有坚持这种品质,那么,二十年,他就能站在任何一座金字塔上。

如果他坚持的,已经上升到灵魂的高度,那他就会站在-----金字塔尖。

他就可以挣脱命运的束缚,让自己的经历,与众不同。

这3部电影推荐你看,评分9.0,不容错过

全片没有一句台词的《大都会》,到底想表达什么?

作为一部无声电影,《大都会》可能不会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但作为科幻电影鼻祖,它是任何对科幻电影感兴趣的人必看的电影。

《大都会》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反乌托邦的城市里,上层阶级富人俯视着在地下操纵“心”的下层阶级工人。

当富人的儿子弗雷德有一天遇到地下的居民,思考他们贫穷的生活条件时,他与一名工人交换了位置。

与此同时,一位科学家以他曾经深爱过的女人的形象创造了一个机器人,并利用她来对抗所有人。

就这样,一部没有任何文化背景的电影,却提供了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观影体验,并继续激励着未来的电影人。

这3部电影推荐你看,评分9.0,不容错过

在1902年,乔治·梅里爱就用《月球旅行记》让世界见识到了非现实元素的奇妙。25年后,弗里茨·朗用一部《大都会》正式定义了科幻电影。

高楼林立的未来都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使用,工业文明对人类的吞噬,种种超前的设想,就算放到21世纪,也毫不过时。

剧情其实是十分简单易懂的,即便是一幕默片,绝大多数观众只需要有字幕的帮助就能理解。

所以电影也打破了年代的间隔,豆瓣上有着9.0分,好于98%的科幻片,比公认的科幻电影天花板《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还要高分,某种程度上说明其精彩程度完全不逊色于有声彩色电影,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这3部电影推荐你看,评分9.0,不容错过

1927年的默片,基本见不到现代电影的剪辑手法,更像是舞台剧的纪录片,平视的镜头,特写时候人物表情也极尽夸张之能事。

但是很美,无论是场景设置还是画面结构,每一帧构图基本都可以拿来做平面构成的教科书。

女神登场更是让人屏住呼吸,金属的冰冷和坚硬用来构造女性柔美的线条,大腿和肩部曲线很真实,希腊雕塑一般的面庞不知是否有模仿维纳斯。
虚拟的现实世界,形状诡异的楼宇和楼宇之间的路,阴暗的地下城,冒着热气的庞大机械,低头麻木行走的工人和趾高气昂的城市所有者。

死神和七宗罪雕像,恐怖吃人的怪物。

表现主义诞生于一战后二战前,对于蒸汽时代社会进程的反思,内在压抑逐步转化为外在呐喊呼叫,思想上的不统一也造成了形式上的各异。

这3部电影推荐你看,评分9.0,不容错过

作为20世纪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之一,弗里茨·朗在影片情节中设计的父子冲突,阴暗的地下城市,巨大的升降机和动作木讷的黑色人群,则隐喻地反映了在大机器时代来临之时导致的社会分化和矛盾。

而影片特有的表演方式的夸张和扭曲,也与表现主义绘画一脉相承。

最后,弗里茨·朗运用多种影像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孤独,欲望,恐怖和狂乱的镜头语言,深深地影响了后代的导演和影片,直到今天。

这3部电影推荐你看,评分9.0,不容错过

“其实大岛渚等人的作品,虽是日本产,但像铁板烧,已有洋式加工。如果真正要尝尝豆腐等纯日本风味,还是在小津和沟口健二的电影中才能找到。”

重看《东京物语》,想起蔡澜说过的这段话。

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大都聚焦家庭生活这一部分,冷静克制的镜头下,他看似什么都没说,却告诉了你一切。

在家庭群像的相同主题,常常能看到不变的变化之妙。

《东京物语》,从平淡人间烟火,体味日本“物哀”美学。

这3部电影推荐你看,评分9.0,不容错过

在平淡琐碎的人间烟火中,透出浓郁“物哀”美学的优秀电影。

豆瓣评分9.2,超越了99%的家庭片,并在2012年《视与听》影史最伟大十部电影中排名第1,可见观众对小津式美学的喜爱。

影片主要讲述了住在港口小城尾道的平山周吉老两口儿,在与东京成家立业的子女们短暂相聚并迅速分离、各自回到原有生活轨迹的故事。兴致勃勃初抵东京的时候,妈妈说:“原来东京这么近。”

决定离开东京的时候,妈妈说:“东京真的太远了。”

前后截然相反的说辞,透露出妈妈难以言喻的哀伤。

这3部电影推荐你看,评分9.0,不容错过

本片将重点放在了代际关系及生者与死者的思考上,描绘了老夫妇与其五个子女及其家庭在东京之行前后发生的故事。

虽然对白不多,人物也没有夸张的表情神态,但通过成功的细节刻画,每个人都凸显出鲜明的性格特征,让人印象深刻。

老先生的隐忍和老夫人的随和、长子的冷淡、长女的自私和贪小、三儿子的浑浑噩噩、小女儿的纯真率性以及寡居8年的二儿媳的细心、热情与孝顺都通过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表达得细致入微。
随着深水静流般的节奏,观众得以渐渐静下心融入其中,适当的留白及剧情与对话所制造的疏离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空间,让观众通过这些真实而琐碎的日常小事,联想到自己的平常生活,从而进一步将自身投射于其中,并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

这3部电影推荐你看,评分9.0,不容错过

《东京物语》生活状态以及人生状态被设计得天衣无缝、不着痕迹。

生老病死的人生全过程的设置;

各种人生状态的设置:中年、老年、青年、新婚、未婚、寡居、鳏夫等;

夫妇之间的设置:老年的周吉夫妇、中年的幸一夫妇、青年无子的志子夫妇、以及温泉酒店的新婚夫妇等;

从生到死,人的关系都呈现在了这部电影中。

片中那句“谁知道谁是谁的”道尽了人生的本质:孤独的个体。

这个思想几乎就是《东京物语》影像生活化的核心。

这3部电影推荐你看,评分9.0,不容错过

《东京物语》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电影中的非连续性剪辑、空镜头运用以及独特的运镜技巧都不是彼此独立存在,他们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互文关系。

这些传统电影中的技巧,在小津作品中拥有独立的美学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表现主义   东京   电影   大都会   牢笼   美学   物语   夫妇   场景   观众   评分   镜头   科幻电影   影片   人生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