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刷新了我烂片的底线,西游记演员重聚,却清一色差评

《财迷》这部电影,由六小龄童主演,86版《西游记》当中的几位演员进行了客串主演。

而对于这部电影而言,口碑之所以这么差,主要原因是,影片本身并不符合基本的电影作品的要求,不仅仅属于胡编乱造,更是在拍摄、剪辑等多方面败北。

大致剧情是六小龄童扮演的郝鲲鹏因为炒股从一个普通的菜贩变成一位千万富翁的故事,耐人寻味的是为什么宣传片的最后一点又要让章金莱老是扮演孙悟空耍起了那经久不变的动作呢?

很多人也评价《财迷》这部电影六小龄童老师所饰演的角色,与他一样都掉进了钱眼里,而《财迷》也被许多人戏称是六小龄童老师的“半自传电影”。

卖情怀还是导演的恶趣味?

我认为影片有太多值得吐糟的地方,剧情简单,注水严重,总之这是一部看片头就能劝退的电影,能坚持看到结尾的都不是一般人,而我有幸是这样的一种人。

大家一起坚持看完这篇影评。

86版西游记,相信是很多80、90后小时候的回忆,尤其是取经四人组凭借着极具辨识度的角色,声名大噪。

不过,自86版《西游记》播出后,师徒四人虽然也陆陆续续演绎了多部影视剧,但却始终没有浪花,只有六小龄童还相对有一些话题度,他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宣布要组织原班演员人马重聚拍摄《西游记》院线电影版本。

六小龄童刷新了我烂片的底线,西游记演员重聚,却清一色差评

在一次采访节目中,六小龄童问现场的观众。

“我这一版《西游记》一集都没有看过的人请举手?”

而在场的观众没有一个人举手,“什么叫国际巨星啊?”

说完这句话,六小龄童身子就往后仰了一下。

俗称“战术后仰”!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着《西游记》这个经典IP衍生出来的影视作品有很多,张馨予的《斗战胜佛之大圣之泪》,宋晓峰的《欢天喜地天蓬传》等等,这些作品从孙悟空、猪八戒等角色的角度切入,重新解读了西行路上的种种情怀与人生感悟,就是不知道何时能给沙僧一个机会。

按照市场规律和市场走势来说,最近几年,不仅是各种老剧翻拍的高峰。

甚至连众多的综艺节目,都会有意加入“经典剧演员重聚”的戏码。

而且这个套路观众还非常受用,比如光是有影响力的“剧组重聚”就有:97版《天龙八部》、98版《还珠格格》、《武林外传》原版人马重聚等等。

影片一开始就是浓浓的怀旧风,也就是影片说的“彩蛋”,是用来致敬童年的。其实这段还是比较写实的,因为许多八零后观众的童年确实如此:一群小孩围在一台黑白电视机旁观看《西游记》。

这是董董导演对青春的致敬。

“电子支付时代一帮人拿着报纸讨论股票堪称迷惑场面之最,而且很多画面都有中间亮两边暗的神秘遮罩”。

“在正片中的所有细节基本都是小学生的制作水准和制作能力”。

六小龄童刷新了我烂片的底线,西游记演员重聚,却清一色差评

另一部电影正是本片《财迷》。

当然,票房也是很不理想了。

网友也是纷纷吐槽这部片的差劲儿,连情怀都拯救不了。

西天F4的财迷之旅,除了最终重回善良之外,贯穿剧情的反派——罩头小哥,全程无露脸。这也算是一种想法。

作为全程惦记孙悟空的千万财产的反派,各种偷窥装备在身、上蹿下跳跑酷炫技。

刘大刚饰演的沙大海与朱首富情况类似,与《西游记》中的沙僧同姓,人物性格与沙僧有些类似。

沙大海曾经也是个富翁,买房买车不在话下,在儿子入狱后,他对财富有了新的认识,在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后,收获平凡的幸福。

汪粤饰演的唐善曾与猪八戒、沙僧相似,保留了《西游记》中唐僧的姓氏及人物特点。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师徒四人太深入人心了,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当中,我们都能看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影子,这都无疑都会给观众造成一种错觉,观影时势必会减分不少。

拍摄技巧上有想法,但是剧情欠功力和深度。本片受好莱坞影响的痕迹挺重的,恍惚间看到了密室片的影子。

老戏骨想要创新,何必呢,你就是你。

六小龄童刷新了我烂片的底线,西游记演员重聚,却清一色差评

再来看看导演董董,一个40岁的中国青年电影女导演,从事导演行业多年,总共拍了两部电影。

一部名为《暴走吧,女人》,豆瓣评分4.4分,在全球30多个国家公映。

另一部电影正是本片《财迷》。

电影的拍摄周期可谓是漫长,2016年开拍,一直拍到2018年才竣工,几乎拍了2年。

从作品完成度来看,历经三次后期的《财迷》,仿佛令我看到了影视学院本科生的努力。

大一写剧本,大二拍电影,大三改一版,大四再改一版。本定好毕业就上映,却没成想赶上了疫情,最终不得已卖给了视频网站。可以说,这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学生习作”。

其实这部电影的主题蛮好的:钱是身外之物,有钱不等于有幸福,人的一生亲情、真情、爱心才至关重要。

的确,以钱论成败的价值观大行其道,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但是主题好不等于电影好。

老艺术家也的确表现出艺术家的风骨。

拍摄期间六小龄童攀岩跳水淋雨戏全部亲自上阵!

六小龄童刷新了我烂片的底线,西游记演员重聚,却清一色差评

应该说,本片的剧本还是有一些出彩之处,比如西游记老演员的集体出演。

对86版西游记的一些梗的运用比如马德华掐六小龄童人中,喊他“老侯”。

对六小龄童的“抠门”的设定,还有马德华喊“股灾来了”。

如果导演能运用好这些元素,是完全可以拍出更加好的喜剧氛围的,但导演只拍出了尴尬的氛围。

在片尾导演打出:本故事依据社会众生相创作,在这里我不想做太多的评论,毕竟是老艺术家们联合演的一部电影,不管电影本身如何,至少老艺术家们演这部电影是想表达他们那个年代的情怀吧。

老艺术家是有艺术追求的,不过,时而音画不合、时而高低起伏的配音,确实多少影响了几位老艺术家的发挥,这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不过多评论便是对老艺术家们的尊敬。


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不过多评论便是对老艺术家们的尊敬。


在的。

不过多评论便是对老艺术家们的尊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西游记   人马   唐僧   演员   财迷   反派   底线   悟空   情怀   尊敬   观众   导演   剧情   影片   艺术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