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孔庆德原以为能授校官就可以了,却被破格授中将军衔

1955年授衔,孔庆德原以为能授校官就可以了,却被破格授中将军衔

战争年代,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一切都是浮萍。无论是小家庭还是大家族都避免不了没落,人人都慌乱逃命,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人人都将民族大义放在前面,舍小家保大家,才有了后来的我们。

战争结束后,人人都等着受到表扬,心里期盼着不知道自己会被授予什么样的功勋,有些人对自己得到的并不满意,而有些人却觉得这是国家对于自己的认可,应当感激,这人便是孔庆德。

身世命运的坎坷

儒家思想对我国影响颇深,孔氏家族的地位自然也是低不了,不过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就算是盛极一时的孔氏家族也迎来了他们的低谷期。

孔庆德出生于山东曲阜,是孔子的后代子孙,他的家中十分贫穷,在以农业为主的那个时代,家里一点土地都没有,一家人全凭着父亲揽活维持生计。

1955年授衔,孔庆德原以为能授校官就可以了,却被破格授中将军衔

那个时候的孩子只要能会走,就要开始承担家中的责任,马上十六岁的孔庆德深知家中不易,于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选择去投靠革命军。

刚到军中,孔庆德担任过很多职务,虽然他投军是为了能活下来,但是孔庆德的心中还是有一定打算的。身在传统社会,大部分人都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孔庆德也不例外。不过,孔庆德没想要这么浑浑噩噩地混上一辈子,他想在战场上发挥他的作用。

在军中生活过了一段时间后,孔庆德觉得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他想离开这里。六安兵变后,孔庆德顺利离开国军队伍,加入了红军,成为了连长。

1955年授衔,孔庆德原以为能授校官就可以了,却被破格授中将军衔

孔庆德兴致勃勃,看着红军的军队,理想中的地方终于被自己找到,他决定好好施展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用武之地。

同年十一月,黄安战役爆发,孔庆德率领部下的队伍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与多支部队一起奋勇杀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角逐之战后,孔庆德等人歼灭了上万国军,并生擒住他们的师长赵冠英。

这一场战役无疑是一场漂亮的胜利,但孔庆德却没能来得及感受喜悦。在孔庆德和部下清扫战场时,不幸入狱。

1955年授衔,孔庆德原以为能授校官就可以了,却被破格授中将军衔

经过了长达一年的惩罚,终于孔庆德迎来了柳暗花明的一天。在相关人员的调查之下,孔庆德自身清白,重新回到军中当上了九连的连长。

孔庆德的作战之旅

抗日战争爆发,身为中华儿女自然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热潮之中。

日军攻占大同之后,又迅速以重军向太原发起进攻,为了配合国民党军队,孔庆德的队伍负责在日军后面进行伏击。日军的飞机不断地从空中划过,投下一枚接着一枚的导弹。

1955年授衔,孔庆德原以为能授校官就可以了,却被破格授中将军衔

多次观察下,孔庆德等人觉得附近一定有日军的飞机场,于是他们制定计划,在阳明堡附近发现了日军的飞机场,他们当机立断要把这个飞机场炸毁,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了解阳明堡的附近,孔庆德等人专门找了一位老乡指路,派人深入调查,在夜色的遮掩下,各部队向飞机场慢慢靠近,不料被日军的哨兵发现,两方展开激烈的斗争,在孔庆德等人的激烈攻击,无数日军的飞机被炸毁,为前方部队争得了希望。

在这场战役中,失去了一位很有能力的干部,孔庆德不由得悲伤起来,掩埋了同胞的尸体。为了不让更多的同僚倒下,他们只能继续向前冲,而阳明堡一战无疑给了日军重重的一击。

1955年授衔,孔庆德原以为能授校官就可以了,却被破格授中将军衔

在攻打王家围子时,孔庆德等人在前方抗击敌人,战况激烈,孔庆德不幸被敌人的炮弹的弹片击中,多少人劝他先去处理伤口,孔庆德只用碘酒一擦转身又与敌人展开搏斗,鲜血和泥土混干在脸上,何其悲壮!

在革命的道路上,孔庆德坚持本心跨过了一道又一道的沟渠,在装备物资落后的情况下,孔庆德亲手缴获了一门日军的大炮,扬我军志气,还得到了邓公等人的联名表扬。

战争胜利后,上级开始对参与抗战的人们采取表彰,很多将领从战争中走来非常渴望获得一份荣誉,其中一些人对于自己所获得的并不满意。

1955年授衔,孔庆德原以为能授校官就可以了,却被破格授中将军衔

有一次领导打电话给孔庆德问他有什么想法,孔庆德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一切服从安排!”最后组织上授予他中将军衔,这让孔庆德很是惊喜

“铁嘴”孔庆德

孔庆德是一个很直爽的人,向来说话直来直去、能言善辩。

在时代的风云里,湖北第二汽车厂被迫瘫痪一年,孔庆德临危受命,来到二厂中力抓生产,并在上台后舌战群儒,对着下面的人滔滔不绝,最终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

1955年授衔,孔庆德原以为能授校官就可以了,却被破格授中将军衔

交通不便,影响着生产力。在焦枝铁路的建设中,孔庆德去工地视察,发现很多岗位空缺,工地冷冷清清,修铁路的进度也被耽误,孔庆德马上召开大会,对消极怠工者进行严厉处置,采取措施,第二天无一人敢旷工早退。

孔庆德这一张“铁嘴”既能言之凿凿又能粗言粗语,很多人都不敢跟孔庆德对话,称赞他为“孔大炮”

一生办实事

孔庆德生活勤俭节约,生活好了后还经常回忆长征路途中忍饥挨饿的日子,他教育孩子们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1955年授衔,孔庆德原以为能授校官就可以了,却被破格授中将军衔

孔庆德连几十元的衣服都嫌贵,一件背心穿了很多年都不换,补补缝缝接着穿,女儿不忍心偷偷给他买了件好的,谎称十几元他才愿意穿。

就是这样一位勤俭的老人,却在民众受难时慷慨解囊,出手就是成百上千。在汶川地震中,孔庆德一下子就捐赠了五千元。

孔庆德还不让自己的家人搞特殊,从小要求他们自立自强,凡事都要自己做出个样子来,就算女儿分房子失败也没有报自己父亲的名字。

1955年授衔,孔庆德原以为能授校官就可以了,却被破格授中将军衔

孔庆德年事已高,很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心中始终牵挂着国家、担心着百姓。在一零年,孔庆德老将军回到了大地的怀抱,以另一种姿态,仰视着国家和百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校官   铁嘴   风雨飘摇   军衔   国军   连长   飞机场   军中   日军   中将   战役   家中   敌人   激烈   队伍   家人   家族   战争   孔庆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