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战役中,苏军为什么不用炮火将国会大厦轰平,而是非要强攻?

骠骑兵

摘要:在二战欧洲战场最后一战柏林战役中,德国国会大厦是一个地标性的建筑,苏军为什么不直接动用炮火将帝国大厦轰平,而是一定要派部队不惜付出巨大伤亡攻进去?

柏林战役中,苏军为什么不用炮火将国会大厦轰平,而是非要强攻?

在二战欧洲战场最后一战柏林战役中,德国国会大厦是一个地标性的建筑,苏军为什么不直接动用炮火将帝国大厦轰平,而是一定要派部队不惜付出巨大伤亡攻进去?

这里面其实有个误会,德国国会大厦不是一座楼,而是一个建筑群,按照德国人一贯的风格,这个建筑群就是一座欧式风格的城堡,好在还不是棱堡,只是一座四方城堡。这座城堡是混凝土钢筋结构作为内核,天然石材作为外墙的建筑,里面隔断墙都是厚实的砖墙,所以极为坚固。

这个建筑群还有个分水岭,就是希特勒上台后,从总理到元首,中间最关键的转折点就是“国会纵火案”,当时这一事件导致德共被宣布为非法组织,被全面清理出德国政坛,这在英法眼里,也是很合他们心意的事情,苏联和国际左翼势力再高声谴责希特勒贼喊捉贼也没用。就因为这个事件,德国柏林的国会大厦,在苏联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后也就很自然成了斯大林指定要在柏林战役中插上胜利旗帜的重点建筑之一。不过在德国方面,这座建筑被纵火焚烧后,希特勒大权独揽成为元首,德国已经不需要国会了,希特勒也懒得批款修复这座建筑,后来是民间自筹资金进行了部分修复,然后就变成一个类似集市的地方,在原来国会大厦的空间里,开商场、医院、仓库等等,所以国会大厦在德国已经完全不具备任何政治意义。

柏林战役中,苏军为什么不用炮火将国会大厦轰平,而是非要强攻?


【本号关联视频号“老周新观察”,可在站内搜索,同时全网各大视频平台同步推出,敬请加关注多支持】

到战争末期,英美盟军的轰炸机作战范围已经覆盖柏林,柏林各种但凡有点用的设施都被征用干净,这所建筑又空了出来,正好苏联战场上,从苏军钢铁合围中逃出来的党卫军“维京人”师损失惨重,又从北欧征调了补充人员,回到德国等待分配新任务,就被部署到了这里。这时德国高层也已经知道大局不利,不再向前线补充部队,而是等前线部队撤下来重新编组。到柏林被合围前,“维京人”师残部也撤回柏林休整,这时大家都知道失败的结局已经无法挽回,别人可以投降,他们不行,所以从这时开始他们已经做好在这里死战到底的准备,正好也是这时,德国党卫军“警卫旗队”师留守柏林的安哈尔特团也奉命驻守国会大厦,他们带来了一辆“虎王”坦克,而党卫军的法国“查理曼”师的残部,这时大约还有一个营的人马,原本是派往动物园,去协助防御那里的一座防空塔。结果兵荒马乱一路打听过来,语言误会让指路的德国人以为他们也在找党卫军的外籍部队,所以把他们领到了国会大厦,所以到战前这里一共集中了最死硬的纳粹分子两千余人,他们就是准备在这里死战到底的,没指望赢,也没想活,就是想在死前杀死更多的苏联人。

安哈尔特团带来了不少物资,在武器装备上方面,安哈尔特团装备的是Stg44突击步枪,也就是传说中AK的前辈。开起火来不比波波莎差,威力也不差,可以当轻机枪用,所以后来进攻的苏军以为这个建筑的守军装备了很多“希特勒电锯”MG42机枪。不过柏林之战,到最后真正有意义的战斗其实是在总理府,并不是国会大厦,国会大厦的攻防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只是之前苏联人准备不足,渡河攻击总理府时,国会大厦位于总理府侧后,并不影响进攻总理府,是迂回部队在侧后遭到攻击,才知道这里也有德军残余,而进攻总理府的苏军部队转到总理府正面进攻时,才发现在侧后方受到国会大厦和动物园防空炮塔的严重干扰,苏军分了一部分部队也就是79步兵军,负责清除据守国会大厦的德军残部。

柏林战役中,苏军为什么不用炮火将国会大厦轰平,而是非要强攻?

苏联军队最后牺牲确实大了点,但这些牺牲也并不都是国会大厦的纳粹余孽所为,与其说他们抵抗意志多么顽强,不如说动物园防空炮塔的高射炮平射火力更凶猛,苏军调来203毫米的“斯大林之锤”重炮,也没把它怎么样,无论是进攻总理府,还是进攻国会大厦,动物园方向的凶猛火力都让苏军无功而返,但是到了4月29号晚上,动物园防空塔上的炮弹打光了,没有了侧后的火力威胁,苏军攻势就不再有什么阻碍,4月30号总理府被攻下,国会大厦的防线也被突破,苏军攻入大楼内部,到5月2号,国会大厦守军中的死硬分子也完全被清理干净,至于那面胜利的旗帜,在4月30号晚上就已经被插上了大厦的楼顶。

4月30日当天,从上午开始,苏军就开始了对国会大厦的总攻,由于此时希特勒所在的总理府已经被攻克,这座大厦成为德军在柏林市中心最后的抵抗堡垒。苏军第3突击集团军所属第79步兵军的部队,连续几次冲锋都被德军MG42无情地打了回来,广场上尸体遍布。上午11点,怒火攻心的集团军司令员库兹涅佐夫上将,调集了了89门203毫米重炮对国会大厦进行了20分钟的炮火覆盖,这可是三个重炮团的火力!

其实将国会大厦称为“帝国大厦”不太准确,就只不过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国会大厦,这座大厦不仅见证了希特勒率领他的党夺取了政权,更是1933年“国会纵火案”的事发地,希特勒以此为借口,将德国共产党宣布为非法组织,同时大肆清洗反对派人士,终于开始了纳粹的恐怖统治。所以国会大厦可谓是希特勒罪恶统治开始的象征,那么苏联红军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也将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作为最后战胜希特勒的象征。

既然如此,在进攻这座大厦时虽然可以动用重火力,但不能将大厦主体彻底弄塌,否则代表胜利的旗帜插在哪里呢?而且国会大厦作为柏林德军的重要支撑点,也是非常坚固的,四个角楼中有两座被改建成高射炮掩体,大厦的窗户全部被砌死,整个变成一座大碉堡,地下室则改作战地医院,守卫这里的是党卫军残余的最能打的部队。

柏林战役中,苏军为什么不用炮火将国会大厦轰平,而是非要强攻?

盘踞在国会大厦附近及楼内的德军组成也很复杂。一部分是希特勒的警卫部队,虽然武装党卫军的“警卫旗队”师被调到奥地利去了,但留下一个团作为元首的贴身警卫部队,别看这些人平时是养尊处优的,可他们都是铁杆纳粹。另外一部分是空军学校的学员、还有一部分是“人民冲锋队员”,令人纳闷的是,战斗力最强的一部分,反而是武装党卫军的外籍兵团。

当时的武装党卫军诺兰德装甲掷弹兵师,“挪威”团和“丹麦”团以及党卫军第11工兵营的部分兵力,还有“查理曼”师的法国籍党卫军,都有部队在市中心一带布防。所以这起铁杆纳粹加起来有将近6000人,他们却为了保卫第三帝国权力的象征和近在咫尺的德国总理府,进行了疯狂而绝望的最后搏杀,因为明眼人都知道柏林陷落只是时间问题,最后这些人基本上都战死了。

苏军是4月29日推进到国会大厦附近的,主攻部队就是第79军的第150步兵师和171步兵师,同时加强了坦克第23旅。第79军军长佩列维奥尔特金少将专门下达命令,要求第151师占领国会大厦的西部(含外围阵地),第171师负责攻取国会大厦的西部,两个师均得到了坦克和重炮加强。从作战命令可以看出,苏军确实没有彻底摧毁大厦的计划,否则就得来几百架重型轰炸机了。

所以第一天的战斗主要是清扫外围德军阵地,为了压制国会大厦楼顶上德军的轻型火炮,苏军拉来了152毫米、203毫米的榴弹炮和加农炮进行轰击,将德军火炮彻底摧毁,然后才是坦克掩护步兵进攻。

不过显然这帮子党卫军已经疯了,他们用“铁拳”击毁苏军坦克和装甲车,然后用冲锋枪和机枪猛烈扫射苏军进攻的步兵,同时,其他防区的党卫军小部队也不断渗透苏军的阵线,支援国会大厦。

从4月29日黎明到30日清晨,苏军总算把国会大厦所在的蒂尔花园区防御阵地基本拿下,这个花园区是柏林德军最后一处支撑点,包括总理府、德军最高统帅部、国会大厦等象征第三帝国权力的最高首脑机关,现在只剩下一座国会大厦了,里面大约还有1500名党卫军。不过苏军在对大厦最初的进攻中有点轻敌,仅以几百人的部队进行了试探性的冲锋,结果这些战士基本上还没有穿过国会大厦前的广场就死伤殆尽了。

柏林战役中,苏军为什么不用炮火将国会大厦轰平,而是非要强攻?

苏军重视起来以后,库兹涅佐夫上将先以重炮进行直瞄射击,整整轰了30分钟,摧毁了大楼的所有明火力点,然后步兵才分三路发起冲锋,结果国会大厦底层突然出现无数的暗火力点,大部分苏军刚刚踏上广场,就被德军子弹击中。经过一小时激战,苏军也未能冲入大厦,只好退回来重新部署,也说明大楼里这帮党卫军确实够顽固的。

经过充分准备后,苏军于下午一点再次进行30分钟的炮火准备,同时苏军的坦克和平射炮,也开始对国会大厦底层及各窗口进行精确打击,一直到把国会大厦地层炸开数个大洞,步兵才终于艰难地冲进了大厦。战后朱可夫曾经进去参观了国会大厦,发现这座建筑异常坚固,中小口径火炮根本打不透外墙,而大厦的圆屋顶和屋顶上各式坚实的建筑,都使德军可以构成多层防御火力。

然后就是残酷的逐楼层逐屋的近战,三个营的苏军士兵跟德国人打成一团,到4月30日晚18时,苏军从另外两个师调来的增援分队进入国会大厦,随着德军士兵越打越少,力量对比终于发生了倾斜。

直到1945年4月30日晚21点50分,苏军才打通了通往大厦顶层的通道,叶戈罗夫中士和坎塔里亚下士把集团军军事委员会授予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的圆顶上,由于希特勒当天已经自杀,所以战役幕也就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覆灭。

看到这象征胜利的一幕,第3突击集团军司令员亲自打电话向朱可夫报捷:“国会大厦上升起了红旗,元帅同志,乌拉”!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国会   纳粹   希特勒   总理府   苏联   大厦   重炮   帝国   炮火   德国   步兵   德军   火力   坦克   战役   部队   建筑   柏林   苏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