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执笔为剑,写天写地写华年;落棋为子,点兵点将点江山。

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01

再次提到罗翔老师,脑袋里回响的还是那句话——做法治之光。

这话,蕴藏着的分量太大,藏着他的憧憬,还藏着千千万万人最为渴望的期待。记得他的学生曾说,找老师签名时,别的老师留的寄语都是“祝法考顺利通过”,只有罗翔老师留的寄语是“做法治之光”。

不仅如此,只要你关注了他的账号,就会收到一条他9秒钟的语音,最后一句,仍然是这句“做法治之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憧憬着做“法治之光”的男人,前几天却突然清空了自己某博上的所有内容,再点开他的主页时,已是空空如也。

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一时间,猜忌四起,支持他的人,反对他的人,顺势碰撞在一起,激荡出浩大的舆论火花。

那么,到底是什么,能将他逼到如此地步?

02

说起来蛮可笑,是因为前几天,罗翔所在的机构违反了广告法,被罚了1500块钱。

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如果撇去罗翔的名字,人们的视线大概率不愿意为它多停留一秒,但偏偏媒体有意无意地点名罗翔为该机构的讲师,整个话题的热度,瞬间就上来了。

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有人在底下自认为抓住了罗翔的把柄,拿起键盘一顿噼里啪啦,大肆嘲讽和谩骂,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这实在令人很费解,一个普通的讲师,既不是机构的股东,也不是机构的负责人,只单单在机构里讲课,结果因为机构违反广告法,而被网友骂得狗血淋头。

这就好比,你在一家公司打工,每天勤勤恳恳上班,做着没心没肺的打工人,结果有一天,你所在的公司因为违反广告法被罚款1500块钱,身为员工的你可能压根都不知道有这件事,但在网上,已经有人拿着键盘朝你开火了,字字激昂。

很离谱,也很魔幻。

也就是这件事以后不久,人们想点开罗翔的主页,看看他欲打算如何回应这些魔幻言论,却发现他所有的内容都已全然不见。

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不仅如此,臭名昭著的鲍毓明也开始兴风作浪,发布了一条很长很长的内容,大致想表达两个意思:

一个是他准备起诉罗翔,一个是他打算回归,美名其曰自己是为了网络环境的安宁。

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在6月份里,鲍毓明多次抓住罗翔在讲课时讲述的幽默案例进行炮轰,堂而皇之地曲解罗翔的本意,将问题上升到一个极其错误的层面上,直至我写下这篇文章时,他还在死死咬住这一点,和几位百万粉丝的博主进行“诡辩”。

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更可怕的是,这个被驱逐出境的家伙,因为持续炮轰罗翔,前前后后涨粉两万多人,不难猜到,底下的留言区支持的声音不在少数。

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讽刺的是,曾经“李星星事件”中骂他骂得最狠的一些人,只因为鲍毓明将罗翔视为攻击对象,就瞬间化身为他的粉丝,并为以前对他的不礼貌行为而道歉。

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果然,对于部分人而言,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有的只是“阵营”。有网友极其悲愤地说了这么一段话,很耐人寻味:

一个行为举止端正,却因言论被吹毛求疵地穷追猛打;

另一个行为龌龊下作,却因为喊了几句口号就能被豁免。

你可以不喜欢罗翔,但你选择支持鲍毓明,底线究竟何在?

这也并非是罗翔第一次被抓住“把柄”。他站在流量的巅峰,有千万人拥戴欢呼,那么背地里,就必然藏着几万人反对批判,甚至是恶意诋毁。

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时间线最早可推至去年9月,表彰大会刚结束不久,罗翔发布了一条这样的读书笔记:

要珍惜德行,却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因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却很快消失。

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然后,就被反对者认为他在暗讽国内某位极其伟大的英雄,阴阳怪气的言论瞬间霸占整个留言区,即便罗翔再三解释,仍撼不动舆论的走势,被逼到退博。

但真相是什么?

如他自己在后面的标注一样,是在自省,认真了解过罗翔事迹的人,大概都知道,他一向是个善于自省的人。

记得有一次,罗翔被几位学生认出,要求签名,签名结束以后,身边有个朋友对他打趣道,你现在很享受这种虚荣啊。

这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罗翔瞬间惊醒,朋友的玩笑话,却是没有说错,他所做的行为已经和他的言行不一致了,明明在处处抵抗虚荣心,却还是不经意间落入虚荣的陷阱中。

也是因为自省,回忆起18年前对那位衣衫褴褛老太太的愧疚,直接在大众的面前,彻底撕开了自己“伪善”的一面。

更重要的是,在罗翔以往的内容里,有很多条都是在赞扬英雄。

但显然,讨厌的他的人,并不会听信这些,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罗翔的思想与他们格格不入,所以要不惜一切机会去诋毁,将他从神坛上赶下,清除障碍。

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03

那么,这些强烈反对的罗翔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人们之所以喜欢罗翔,不仅是因为他诙谐幽默的课程,更重要是的,他是讲刑法的,批判罪恶,追崇光明,恰好满足了我们普通人内心最为迫切的渴求,公平和正义。

而诋毁他的,不是别人,就是他所批判的人。

极有可能,这些人和当年诋毁袁隆平院士,阴阳怪气指责张文宏医生,吹毛求疵针对英雄的,就是同一批人,非蠢既坏。

有人好奇,罗翔老师难道真的是被舆论骂怕了,才选择清空内容的吗?

并非如此,前几天,他亲笔写下一篇文章,祝所有同学一路平安,也解释了某博看不到的原因。

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原来,罗翔还是那个无所畏惧的张三,一点也没变。

正如他曾说道:

成为名人以后,我怕我滥用这种影响力,我怕我驾驭不了这种影响力,我更怕,我迷恋这种影响力,丧失敬畏之心。

他所指的“敬畏之心”,是个体的生命和尊严,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有了这种敬畏之心,就不会想要骑到别人头上,做“人上人”。

堪称人间清醒。

罗翔“消失”以后,鲍毓明归来,开始兴风作浪

这是个“造神”的年代,寂寂无名者可以在一夜之间被捧上神坛,也可以在也一夜之间被扯下神坛,但别忘了,这些被捧上神坛的人,又何尝不是普通人呢?

罗翔也一样,只是个多读了点书的普通人,不是真正意义上完美无瑕的“神”。

既然如此,何来完美无瑕,何来言无破绽一说,而我们的宽容,又为何不能多一些放在这些极力追求公平的人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广告法   完美无瑕   阴阳怪气   兴风作浪   吹毛求疵   神坛   把柄   敬畏   法治   普通人   舆论   影响力   瞬间   老师   机构   内容   罗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