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2020年,发生了很多恶劣的儿童性侵案件。


舆论的冲击下,社会整体对待儿童性侵犯的态度也在改变。


这种改变中,最“重磅”的应该就是“中国版素媛案”罪犯被改判:


2020年12月28日,广西高级人民法院再审百香果女孩案被告人杨光毅,进行公开宣判。


撤销二审判决中对杨光毅死缓的判决,改判杨光毅死刑。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杨光毅被改判死刑,当然是大快人心的结果。


但在百香果女孩案结束之后,现实中性侵儿童的问题依然严重。


根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给出的一组数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纪录,2017年全国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有4.7万件;


2018年时,这个数字是5.07万件;


2019年时,这个数字是6万件;


数字虽然在持续上升,但这依然是一个保守的数据。


还有很多孩子受到侵害的案件并没有进入司法的领域、公众的视野。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更让人心情沉重的是一个有4.5万网友参与的调查,其中有超过3.3万人表示在遭到侵害或骚扰后,骚扰的人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百香果女孩案罪犯被判死刑,当然是大快人心的事情。


但深入到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上,我们做的远远不够。


儿童性侵,依然是一个高发却容易被忽视的社会问题。


除了加强对性侵犯的严惩外,或许我们还需要从源头上做出改变。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并不是所有的侵害发生后,侵犯者都会得到法律的制裁。


很多人小时候遭到侵害时,除了本能的抗拒,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往往要长大后才知道那是侵害。


不仅没有勇气反抗和求救,还会隐隐约约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事。


这种常见的心理挣扎,反应的是我们儿童性教育和性观念上的落后和缺失。


在最新一期的《明星大侦探》中,就以故事形式展示了这个问题:


一个被家里亲近的叔叔性侵的小女孩,明明有几位爱她的哥哥,却没有一个人在她被性侵后发现了她的不对劲,她自己也没有勇气去反抗。


究其原因,是家长们在平时对她的教育里,就一直要求她做一个听话、懂事、温顺、乖巧、纯真、不给人添麻烦、漂亮的小女孩。


大人们都觉得,这些都是好孩子的品质。


尤其是对一个小女孩来说,这样的个性教育似乎是最符合社会要求的。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可是,大人们在把她当温室里的花朵保护的时候,要她纯真的时候,也让她缺乏对现实生活中黑暗面的防备和了解,在遇到侵害的时候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在教育她要“听话”的时候,也让她变得更容易被坏人引导;


教她要懂事、温顺、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时候,也让她在遇到意外的时候,不敢声张和求救,没有勇气去反抗。


可惜的是,现实生活里还有大量的家长,在坚持这种教育方式。


作为带孩子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样懂事、听话、温顺又纯真的孩子是最乖最好带的。


但作为坏人,这样的乖孩子教育,会给他们留下更便利的作案空间。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就像撒贝宁在这一期《明星大侦探》总结所说的:


问题是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我们不能责怪孩子不会保护自己。


家长们要从小就给孩子树立防范意识,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危险,这才是关键。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不是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就是完整平和的。


那些童年遭到的伤害,就像深深嵌入心脏的一根刺、一把剪刀。


受害者用时间、用更多的经历去包裹那道创伤,但它始终隐隐作痛。


在网络上能够说出来的人,都是怀着巨大的勇气去揭开这个伤口,试图从根部去治愈它。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看了大量的网友留言,会发现比逃避性教育更糟糕的,是污名化性教育。


比如,台湾作家林奕含曾经很隐晦的问过自己的母亲:

“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她的妈妈回答道:

“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你需要吗?”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母亲对性的鄙夷、以性为耻,并没有让林奕含成为一个纯洁快乐的孩子。


反而让她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勇气,让性侵犯更加肆无忌惮。


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书中的原话说:

“李国华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


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自己都觉得是自己的错。


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


所以,比回避和性有关的话题更危险的是谈性色变,以性为耻。


比一个家庭对性的逃避更危险的,是整个社会文化对性教育的漠然。


这并不能养出永远童贞的孩子,也不会让我们的社会就此变得更纯洁。智慧会留给作恶之人们更加便利的侵害的空间。


所以这一期《明星大侦探》敢于直面讨论性侵儿童的案件,让无数网友称赞立意好,也让我深受触动。


因为面对这样根深蒂固的落后的性观念,每一个社会案件的曝光、每一次对保护儿童的大声疾呼、每一个能够引起广泛讨论的故事,都是有意义的。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在故事之外,更有意义的是节目结尾时专家给列出的建议。


除了严惩罪犯、从幼儿阶段就普及性教育外,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改进的空间。


1、如果孩子身上出现了伤,一定要了解背后的真实情况;


2、如果孩子精神恍惚、情绪反常,一定要引起高度关注;


3、孩子的学校本来很正常,突然出现急剧的下降,或者开始无故逃课了,不要急着责骂,一定要搞清楚背后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4、孩子如果主动地说出了问题,不要觉得孩子是“童言无忌”或者在开玩笑,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必要的时候寻求司法机关帮助;


5、孩子如果借他人之口,问出“我有个朋友,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时,他很可能说的就是自己的事情。这种时候不要漫不经心。


中国素媛案改判:每个要孩子安静听话的人,都有责任


面对孩子救助,家长的正确态度要记住几点:

1、不要对孩子愤怒、不要打骂孩子,一定要想着帮孩子解决问题;


2、一定要保留证据:手纹、体液、毛发、鞋印...现场的证据要尽可能保留;


3、及时报警:报警越早、案子就越有机会被尽快侦破;


4、要尊重保护被害人的隐私,必要时候求助法律机构。


这些道理看似很简单,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容易被家长们忽略。


但从现在开始改变,从自己的家庭开始改变,或许就能让曾经发生过的、正在发生着的侵害,在今后不再重演。


让那些乖孩子们不敢说出来的秘密、那些曾经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的伤痛,能够早日痊愈。


让我们正视儿童性侵问题、正视性教育。


在2021,用行动去保护那“6万”多个孩子!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听话   孩子   大快人心   乖孩子   温顺   罪犯   死刑   中国   性教育   懂事   案件   小女孩   纯真   安静   勇气   儿童   责任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