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袁隆平去世一周后,一张照片火了!


上面显示:


一个婴儿脚印,体重3690克,拍摄于1930年。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照片下附带的出生记录,还写着一个女人的名字——


林巧稚。


她就是当年接生袁隆平的医生。


这个女人,有什么厉害的呢?


说起来,可能很少人知道。


她是新中国的第一位女院士。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中国人称她“医学圣手”,外国人称她“中国的圣母玛丽亚”。


她一生未婚,却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称为“万婴之母”。





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于福建鼓浪屿。


在重男轻女的时代,母亲对她并不是很喜欢。


刚生下女儿,就将其扔在床边,自己倒头大睡。


所幸,身为教师和基督徒的父亲,并没有嫌弃女儿。


反而感激上帝,为其取名——巧稚。


寓意:灵巧又天真。


5岁那年,母亲因患子宫颈癌去世,父亲深受打击。


早熟的林巧稚,体味着丧母之痛,也看着父亲日渐消瘦。


为此,她立志学医,长大后要减轻病人的痛苦。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1921年,品学兼优的林巧稚,在女子中学留校任教。


那时候,父亲正苦于她20岁,还没有一个对象。


可年轻气盛的林巧稚,不仅没有为此愁闷,


反而抱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愿望,希望考进协和医学院。


后来,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父亲才支持了女儿的梦想。


1921年7月,林巧稚如愿参加协和的入学考试。


当做到最后一门英语考试,也是她最擅长的科目时,


一位女同学突然中暑晕倒,被抬出了考场。


由于男老师不便救人,就在教室询问谁能帮忙。


林巧稚没有考虑,就立刻跑出去救人。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等到女同学醒来,考试已经结束。


虽然考卷没有做完,但她却很坦然,自己尽力了。


原本以为需要重考的她,在两周后竟意外收到了录取通知。


而这背后,竟然有3个原因:


1、林巧稚考试的科目,全部都是高分;


2、面对突击情况,英语交流能力优秀;

(协和医学院是美国教会创办)


3、舍已为人,冷静自若,品行良好。


考虑到这三点,校方决定对她破格录取。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好不容易入了学,却有八年的学业长跑等着她。


另外,这里的毕业条件也十分苛刻:


及格分不是60,而是75分;


一门主课不合格,留级;两门不合格,退学。


更令她头疼的是,除了语数英、生物、经济学等科目,


她还要从零开始学物理、化学,因为她高中时并没有学过这两门课。


为此,她白天泡在实验室,夜里挑灯学习。


从没给自己放过假,也没有回过家。


经过8年的学习,当时学校录取的25人,只剩下16人完成毕业。


令人惊喜的是,林巧稚的成绩是班级第一,


还荣获了那一届的最高荣誉“文海奖”。


而她,居然是第一个获得该奖的女学生。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毕业后,她本可以选择内外科,却毅然选择了妇产科。


为什么呢?


当时的中国,妇科病占妇女发病率的2/3,产妇的死亡率为1.76%。


而新生儿的死亡率更高。


为了挽救更多生命,她才选择了妇产科。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当她收到协和医院的聘书时,有一行字刺痛了她和家人——


“聘任期间凡因结婚、怀孕、生育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


这份聘书换做现在来看,一定会被网暴。


可是在那个年代,想成为一名医生,需要极大的付出。


结婚生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思考再三,林巧稚郑重决定,此生只为事业而活。


也是这一决定,让她终生未婚,没有生育。





1929年,林巧稚在医院担任助理住院医生。


圣诞夜当天,有一个子宫破裂流血不止的病人来到医院。


经诊断,为宫外孕,十分凶险,随时有可能大出血,危及生命。


然而,能做手术的医生,都外出参加圣诞聚会了。


林巧稚又不够资格做独立手术。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为此,她马上打电话给妇产科主任。


主任表示,外面雪大,赶回去来不及,让其帮忙处理。


林巧稚思来想去,必须尽快手术。


于是,在脑海中想清楚了手术细节和步骤,她马上动手。


忙活了大半夜,终于把病人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又有一次,林巧稚遇到一个病人。


她叫董莉,结婚6年好不容易怀孕,却在孕检中发现了乳突状肿物。


为了健康,必须切除子宫。


可董莉又是那么渴望生下孩子。


林巧稚见其可怜,也希望保住孩子。


在反复的检查和专家会诊后,她推断董莉的症状可能是妊娠反应。


为此,她决定先不做手术,耐心观察肿物变化。


接下来的6个月里,林巧稚每周为董莉做一次身体检查。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结果发现,肿物并没有病变。


由此,她确认肿物只是一种特殊的妊娠反应。


随着妊娠过程结束,也会自动消失。


这个诊断,对董莉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最终,董莉如愿生下一个6斤的宝宝,她和丈夫为其取名:


念林。


在林巧稚接生的孩子中,还有不少叫“爱林”、“敬林”、“仰林”的。


什么意思呢?


其实就是父母们对林巧稚大夫的感激之情。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之后几年里,林巧稚为深造,到英国等地进行医学考察。


1939年,她又远赴美国芝加哥医学院当研究生。


当地一位著名妇科医生艾蒂尔,大力举荐她留校。


面对这份“诱惑”,她却婉拒道:

“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的大夫。


我不能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不能离开需要救治的中国病人。


科学可以无国界,科学家却不能没有祖国!”


回国后,她晋升为妇产科主任。


同时也成为协和医院的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1941年,战争的爆炸导致协和被迫关闭。


为了救治病人,林巧稚私下在胡同租了一间私人诊所。


食不果腹的年代,她不仅自掏腰包为穷人买药;


还免费为一部分病人看病。


整整6年,她写下了8887份病历。


这些病历字迹工整,详实仔细。


如果你看过其他医生的手写病历,再来看林巧稚的,肯定会为之折服。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一般医生写的病例)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林巧稚写的病历)


1949年,她收到一份红色请柬:

协和医学院林巧稚教授,兹定于十月一日下午三时在天安门广场,


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典,特请光临。


这是别人盼都盼不到的开国大典邀请函,而林巧稚却拒绝了。


原因是,她挂念着医院里的病人,走不开。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可以说,“医者仁心”和“爱国”这两个关键词贯穿了林巧稚的医学生涯。


事再大,也大不过病人的身体;


利益再大,也不能抛弃自己的祖国。



林巧稚一生未婚,一心扑在事业上。


她对中国妇科科室做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


1958年,林巧稚在北京组织医护,对80万妇女进行了宫颈癌普查;


1959年,她协助北京市长彭真,找到了创建北京妇产医院的选址;


1978年,因为日夜劳累,林巧稚得了脑血栓,一病不起。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可即使工作不了,她也闲不下来。


既然下不了床,就坐在轮椅上,在病床上编著《妇科肿瘤学》。


历时4年,终于完成50万字的巨作。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在昏睡中呓语:


“产钳、快拿产钳来!”


不一会,她面露微笑:


“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三个,真好!”


这是她去世前留给世人最后的话。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去世后,她的遗嘱曝光——


平生积蓄的3万元捐献给首都医院幼儿园、托儿所;


遗体献给医院做医学研究;


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周围的海面上。


走过了82载寒暑春秋的林巧稚,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


虽然自己没有孩子,但她却最喜欢刚出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她不是母亲,却是世间最伟大的母亲。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她,我会引用冰心的话:


林巧稚怀有一颗医者的仁心,一生都在为服务她人燃烧。


她这样充实的一生,注定会被世人敬仰,传唱。


「转发」+「分享」,致敬“万婴之母”林巧稚,为她点赞!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最后也跟你介绍一下我自己——

@木棉说

我是木棉姐姐,等了好久,你终于来了。我的公众号叫【木棉说】,新女性全方位成长平台,1000W+都市女性都在关注。我已经输出了超过2000篇原创内容,想获取更多深度好文&热点新知,来公众号【木棉说】(ID:mumianshuo)就可以看到我给你的分享。

期待你的关注噢~

三胎太少!30年生了22个娃,这对夫妇的生活也太惊人了

现在还没打新冠疫苗的人,真的吃大亏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仁心   协和医院   鼓浪屿   产钳   生下   病历   木棉   医学院   中国   病人   婴儿   手术   父亲   母亲   医生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