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捕手》:自我表露引发命运转折,垮掉的人生在分裂中重构


《心灵捕手》:自我表露引发命运转折,垮掉的人生在分裂中重构


引言:

唐代文学家韩愈《马说》里,有这么一句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伯乐,本身也是一匹千里马。

所以,与傅立叶、欧文并列“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圣西门说:“只有天才的人才能发现天才的幼芽,发展这些幼芽,并善意地给予他们以必要的援助。”

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就像金庸先生武侠世界里的令狐冲与风清扬,如果没有风清扬的帮助,令狐冲拥有的出色天赋,也只能像黄金一样埋没在沙堆里。

王安石《伤仲永》里的方仲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马说》里这些充满象征意义的文字,很符合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念,认为每个人在无意义的世界,都可以自我成就、自我塑造。

《心灵捕手》是有格斯·范·桑特执导,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编剧并主演的一部电影,最初的创作灵感是马特·达蒙在哈佛大学读书时期的英文作业。虽然是一部励志电影,却充满了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韵味。

影片讲述了一个在麻省理工学院做清洁工的威尔,在打扫卫生时,解开了数学教授朗博留在楼道里的数学难题,尽管威尔有着出色的数学天赋,却是一个每天混街头、打架斗殴的不良少年。

当朗博再次留下自己耗费两年才写出答案的难题,被威尔轻松破解时,就像伯乐碰到了千里马的喜悦,他不顾一切的把威尔从少年看守所救出来,只是需要每周定期接受心理辅导。

朗博的大学校友,教授社区大学心理学的尚恩接受了蓝勃的委托,一步步的通过心理辅导,将威尔由于创伤形成牢固防御打破,帮助威尔重构自我,走出孤独的牢笼,寻找到人生和爱情的真谛,而尚恩也通过和威尔的相处,走出了丧妻的阴影。

很多人把这部电影划归到励志电影里,但整部影片看下来,威尔之所以没有成为方仲永式的悲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心理学教师尚恩的帮助,感受到的是一部偏心理学的自我成长类影片。

事实上,对威尔而言,真正的伯乐不是朗博,而是尚恩,如果说朗博尝试将威尔带回正常的世界,尚恩则帮助威尔学会了正视人间苦难和爱情。


《心灵捕手》:自我表露引发命运转折,垮掉的人生在分裂中重构


一、威尔:创伤性的应激反应,垮掉的人生如何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影片结尾的字幕最后一行,写着“纪念金斯伯格和博罗斯”,两人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欧洲,存在主义哲学成为主流思想。这种变化,源于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宗教影响的减弱,导致人的归属感消失,人的异化日趋严重。

存在主义哲学,肯定了世界的荒谬的同时,存在先于本质的主张,也强调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自我塑造,获得生命的意义。

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继承了以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为首的

“迷失的一代”,进一步发展成为“垮掉的一代”。

无论是迷失的一代还是垮掉的一代,他们都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只是由于美国相对欧洲,更自由的精神内髓,让他们变的更加叛逆。他们拒绝一切社会责任,蔑视法纪,追求刺激,屈服于肉体的欲望,以此,来作为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抗。

只是,这种反抗没有出口,成为了一种为了反叛而反抗的欲望行为。之所以致敬垮掉的一代,是因为他们和威尔一样,本质上都是由创伤引起,也正是这些创伤,让他们的人生分裂。

对他们而言,现实世界无法为他们的痛苦提供舒缓的渠道,只能通过反叛睐证明自我。

海明威的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中,有这么一句话:“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惘。然而,青春会成长,迷惘会散去。黑夜过后,太阳照常升起!”

威尔是一名孤儿,童年被人用香烟烧,下体也被刺伤,因为遭受虐待先后从三个收养家庭搬出,这些童年的经历,让成年之后的他变的极度自卑,也更具攻击性。


《心灵捕手》:自我表露引发命运转折,垮掉的人生在分裂中重构


理性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曾经说:“最大的骄傲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写到:自卑情结是一个人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很多极力显示自己优越感行为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一种企图极力掩藏的自卑感。

自卑和自负成了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它们的底色都是自卑。

家庭和身份的自卑,让威尔不敢面对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当女友史凯兰问起他的家庭情况时,他选择了撒谎,因为他无法面对过去的自己。

正如阿德勒所说:“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它是人类地位增强的原因。”为了弥补自卑,威尔泡图书馆,阅读了大量各种书籍。

为了彰显自己的“优越感”,他和哈佛大学的学生在酒吧进行历史辩论,同时,这种自卑和自负的矛盾,也让他学会了悄悄享受解答楼道数学题带来的成就感。

心理学早期的一项研究表明:父母对儿童的体罚与儿童的攻击行为相关。

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最初是通过观察攻击性榜样或直接的经验获得,然后通过强化加以提炼并得到保持。

而挫折—攻击理论中的转移现象,指出了攻击的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人们会把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

所以,当威尔碰到幼儿园欺负自己的同学基尼时,他累积的怒火,全部释放出来,同伴们帮助行为和鼓励,也更加强化了他的攻击行为的正当性。

当他在法庭面对审判时,他对自己攻击行为充满了正当性的解释,也没有任何认罪的表现。

事实上,威尔的很多行为,都像垮掉的一代一样,是一种创伤引起的分裂,他的酗酒、斗殴、没有感情的身体关系,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里面包含的是一种急迫的反抗,这种反抗正是一种证明自我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方式。

他就像加缪小说《异乡人》里的莫尔索一样,在外人眼中种种背离传统的荒诞行为背后,恰恰是对这个异己世界的对抗。

事实上,充斥在海明威一生作品迷惘和彷徨,不仅仅是迷惘一代的特征,他更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阶段性自我,是自我寻找生命意义的开端。


《心灵捕手》:自我表露引发命运转折,垮掉的人生在分裂中重构


二、尚恩:丧妻之痛带来的创伤体验,让自己陷入了孤独的境遇,失去了重新开始的勇气

在朗博看中威尔的天赋,将他从监狱里保释出来,以此作为条件,他需要接受心理辅导。可是,威尔却利用自己从书上看到的知识,对心理咨询师进行嘲笑和戏弄,没有办法,朗博只能去寻求自己的大学室友—桑恩的帮助。

尚恩是邦克山社区大学心理学老师,他们有着相似的成长环境,都经历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尚恩的妻子因为癌症去世之后,桑恩断绝了和外界的联系,封闭自己内心,来缓解丧妻之痛。

“也许你正在暴风雨中,剧烈的暴风雨中,天色昏暗,海浪撞击小船,桨就要断了,你吓坏了,急切的想找到港口,你想要脱离其中。”

当威尔和尚恩第一次见面,威尔对尚恩的画毫无感情的点评,已经切中了尚恩内心的痛点。妻子的离世,让他像一个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努力的回避曾经创伤的体验和回忆。

“我想那是极好的哲学,尚恩,这样可以过下半辈子,而不用认识任何人。”

当威尔问到尚恩有没有想过再婚时,尚恩只是回答“我夫人死了”。为了避免自己重新体会过去的爱情,他匆匆结束了这一次的咨询。

杰西卡·诺尔的小说《你好,法奈利》里,十四岁的蒂芙阿尼·法奈利被母亲当作攀附贵族的跳板,却在一次校园聚会中,遭受了校园暴力,改变了她一生的踪迹。她因为自卑,学会了伪装自己,曾经的伤害也让她无法面对过去。

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

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总共有五大类防卫机制:逃避机制、自骗机制、攻击机制、代替机制、建设机制。

这些防御机制,可以保护个人免受过去创伤引发的焦虑困扰,却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模式。

如果一个人无法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心理牢固的防御就不会消失,也就没有办法面对现在和未来。就像加缪荒诞哲学里所宣扬的,面对荒诞,最重要的就是承认并正式荒诞。面对无法挽回的过去,只能和他和解,把握住现在和未来。


《心灵捕手》:自我表露引发命运转折,垮掉的人生在分裂中重构


三、威尔和尚恩亦师亦友的关系,在相互碰撞中,自我表露,引发两人的命运转折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我们长大以后与身边的重要他人交往,是我们与父母关系的反映。

爱因斯沃斯通过对婴儿和母亲的研究,划分出亲子关系的三种类型:安全型母婴关系、焦虑—矛盾型关系、回避型关系。

如果孩子在早期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如果婴儿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

依恋理论的学者鲍尔认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同时也不受任何人欢迎。”

而回避型的成人,会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与他们太亲近会受到伤害,对投入感情小心谨慎,害怕不可避免的分离会带来伤害。

之所以造成这种影响,是因为在孩童时代,孩子必须要依附在父母身边来获得必要的安全感,一旦被拒绝,没有完整认知的情况下,本能的归因错误,这种潜意识影响到成年后的人际交往。

威尔的潜意识,是害怕陷入到一段纯粹的爱情和友情关系中,因为,这种纯粹的关系,必然包含了相互依附。

为了避免受伤,防御机制为他铸造了坚硬的外壳,他学会率先拒绝别人防止自己受到伤害。所以,当他第一次来到尚恩的咨询室,他摆出一副冷漠的拒绝的姿态,通过语言去伤害和羞辱尚恩。

而自我保护机制,也让他在面对女友史凯兰,渴望和他的感情有进一步发展时,潜意识让他愤怒的离去,由此,它成为自己潜意识的奴隶。

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写到,当自己的丈夫去世,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很多人把回避感受当作保护他人的方式。实际上,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对他人而言,反而意味着对事实的全然否定。

心理学的“缄默效应”,指的正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大都愿意挑对方喜欢的、迎合对方的话来说,避免引起对方的不快。人渴望在受伤时获得关心,可是,他们却害怕提及此事,伤害别人。

这种相互讨好的方式,并不能促进一段关系的前进。所以,当威尔以羞辱的方式想要逃避和尚恩的治疗关系时,尚恩明白,威尔本质上是不信任自己。


《心灵捕手》:自我表露引发命运转折,垮掉的人生在分裂中重构


“信任对于突破患者的心防来说,非常重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德尼·朱拉德提出了自我表露:

深厚的伴侣关系是亲密无间的,使人们能真实的展示自己,从中知道自己是被他人接受的。信任取代了焦虑,使我们展现自己,不再需要担心失去他人的友情和爱情。

尚恩首先对威尔自我表露了自己的经历,获得了威尔信任的敲门砖。他坦承了自己妻子因为癌症去世带来的痛苦,同时点明了威尔夸夸其谈的看法,不过是没有任何感情教条,他不能体会爱情,也无法明白尚恩失去的妻子对他意味着什么。

自我表露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了心理学的表露互惠效应:一个人的自我表露会引发对方的自我表露。

后面的几次咨询,两人一直都是在沉默,尚恩一直在等待威尔主动开口,直到他说出飞机上机长的笑话。从这一刻开始,威尔的心理的防御开始一点点崩塌。

而也正是这种不断的自我表露、相互坦诚的信任,也让尚恩意识到自己活在过去的阴影中,威尔针针见血的提问,也让尚恩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

在两人的治疗过程中,充斥着移情和阻抗,两人在相互较量中不断深入的自我表露,使得两人成为了彼此信任的对象。尚恩帮助威尔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正是这种思维的相互碰撞,让双方和过去的伤害达成了和解。

最终,尚恩获得了重新来一次的勇气,而威尔也寻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踏上了寻找女友史凯兰的旅程。


《心灵捕手》:自我表露引发命运转折,垮掉的人生在分裂中重构


总结:

黑格尔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事实上,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却很少拥有完美的生活经历,人生的经历,总是让我们在人生不同的阶段,像垮掉的一代一样,充满迷惘和痛苦。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让我们有所依附。当我们对生活或一段关系充满怀疑时,自我表露可以让双方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信任感和掌控感。

也正是这种信任感,让我们可以在人生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分裂,达成一次次人生的重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拉德   海明威   伯乐   自我   人生   捕手   千里马   荒诞   创伤   迷惘   自卑   心理学   机制   命运   心灵   关系   心理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