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前的这本书,早就对已婚中年男人做了深刻的剖析

近来几日,我读到的最好的书当属老舍的《离婚》,阅读的体验非常奇妙,有难得的感受,因此必须要写下来。
这本书是老舍在1933年就写成的,对于人生和婚姻,读之前本以为老舍会有跟当下不一样的见地,但他仍旧在书里写男人不愿离婚的真相无非是:

「夫妻们原来不过就是那么一回事,“将就”是必要的,不将就,只好根本取消婚姻制度。」

呵!

如今2020年了,八十多年过去了,男人女人在婚姻中的纠结苦痛还是那些,丝毫没有翻出任何新鲜花样。

87年前的这本书,早就对已婚中年男人做了深刻的剖析

小说里有两个男人几乎代表了当下婚姻中的两种男人的主要类型。

一个男人是张大哥,他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以为他的父亲也得管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就是这么足”。

他市井精明,处事圆滑,追求物质且实际的东西,他的精神世界仅限于读过几首唐诗宋词。

对于婚姻,他手里端着一只无形的天平,左手衡量利弊,右手权衡得失,婚姻在他眼里,顶要紧的不是爱与不爱,而是势均力敌,过日子的男女谁也别吃亏。

另一个男人是老李,他总是渴望些“诗意”“浪漫”的东西,他一直想要“一个还未被实际给教坏了的女子,热情像一首诗,愉快像一些乐音,贞纯像个天使”。

他觉得婚姻像一个牢笼,没意思!生命入了圈,和野鸟入了笼,一样的没意思。

他充满了不甘心,不甘心作个小官,不甘心作个好丈夫,可是他又不知道不作这个作什么去。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男人,却都毫无二致地在生活里苟且妥协着。对工作不满,却照旧上班;对婚姻厌倦,却不敢离婚。


因此,我见识到老舍的独到之处,他写的不是婚姻,本质是那些在平庸日子的泥淖里来回打转的我们。

87年前的这本书,早就对已婚中年男人做了深刻的剖析

人脉广博的张大哥,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医生误诊弄死了人,他都能帮人摆平,而他儿子被抓走后,他却束手无策,求告无门,人情冷落。

张大哥的萎靡不振和无助激发了老李内心的英雄主义,虽千万人,吾往矣!

老李因为选择帮助没人愿意帮的张大哥而觉得生命浪漫,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做一件不坠庸俗,不落窠臼的事。

呵,懦弱的人都亟需一场英雄主义的燃烧,从而对抗生命的孤独和虚无。


然而,张大哥的儿子被释放之后,张大哥一扫低沉,恢复往昔的热闹和精明,老李的内心却崩塌了。

根源上,张大哥妥协习惯了,他的世界观价值观都和北平这样冷酷的大城市的一切亦步亦趋。

而老李仍旧不愿意放弃内心对诗意的渴望,但他开始认识到:不管怎样,庸俗无法改变,世俗的力量强大且顽固,死而复燃。

婚姻的不幸只是结果,真正的不幸根源是已婚中年男人自身。

87年前的这本书,早就对已婚中年男人做了深刻的剖析

于是,最终老李离开了北平。

但老舍是温柔的,全书结尾还让他带走了跟他一样渴望诗意的丁二,想必他最终和生活和解,找到了内心宁静的归宿吧。

老舍的温柔和幽默是那么熨贴,他不像一些作家那样聪明且刻薄,笔下有一只毒舌头渗着血;老舍就是那样温暖地理解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在现实生活的泥淖里打转的人。

但他理解归理解,也坚决不做烂好人,恶和善他黑白分明,他笔下的恶,就是恶,没有理由和借口。

读老舍,读《离婚》,是一场对我的慰藉,尤其是在我这个充满成长危机感的档口,令我释怀:余生很长,莫要慌张,人生该走的路,一步都不可能少走。

记得那一晚读完《离婚》,我坐在阳台上,吹着微凉的风,听着四下的虫鸣,一抬头,忽地想起天上这轮明月竟如此不动声色地照耀了几千年。

离婚 ¥35.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老舍   北平   泥淖   英雄主义   不甘心   庸俗   笔下   诗意   精明   没意思   中年男人   大哥   深刻   内心   年前   婚姻   生命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