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老板,甄嬛收买人心的手段究竟比皇后高明在哪里?

今天追剧时,发现一个细节。


原来,把安陵容的嗓子彻底搞坏的真凶,竟是皇后!


安陵容的嗓子坏了,不得宠了,被人欺负到困顿至极的时候,皇后才出手相救,让剪秋送了点过冬的炭火给安陵容,并提点她学冰嬉。


剪秋回去给皇后复命时,是这么说的:


“反正祺贵人已经下手了,安嫔的嗓子也很难再好了,本宫就干脆让她全坏了吧,连宁贵人的鹦鹉都懂得吟诗了,她也该想想别的出路了。”


同为老板,甄嬛收买人心的手段究竟比皇后高明在哪里?


细想皇后这句话,我只觉得脊梁骨一阵发凉。


虽然我不止一次说过皇后阴毒,但是这个细节对皇后的性格的那种塑造,真的令人不寒而栗。


让我们来捋一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皇后和安陵容、祺贵人开会的时候,刻意地挑拨了两人关系,导致祺贵人对安陵容非常不满,于是回去就给安陵容下了毒。


不过根据皇后的说辞,祺贵人下毒并不狠,安陵容的嗓子还有康复的可能,但皇后从中作梗,直接让安陵容的嗓子彻底坏了。


皇后彻底摧毁安陵容的嗓子的逻辑是:“一个人只有到了绝境才懂得反抗,才懂得义无反顾。”


同为老板,甄嬛收买人心的手段究竟比皇后高明在哪里?


这是一个多么恶毒的领导啊,管理团队用的竟然是痛苦激励法


她先把安陵容置之死地,断了安陵容的后路,然后再做好人,给她指条新的道路。她让安陵容深陷痛苦的泥淖,受尽折磨,就是为了激发安陵容的潜力,让其再次获宠,从而为她所用。


而且,她那句“连宁贵人的鹦鹉都懂得吟诗了”,表明她心里压根就没把安陵容当人看。


这真的是蛇蝎心肠!皇帝对她的评价倒是一针见血。


再冷酷的名利场,也都是一个个人组成的。皇后这种连人性底线都没有的人,活该有那样凄惨的下场。


反观甄嬛对待员工,完全是另一番情景。


就拿她和敬妃化干戈为玉帛这个细节来说吧。


敬妃为了留住胧月,害了甄嬛,事后,甄嬛把敬妃叫来当面对质。


但甄嬛不是一副指责的口吻,而是那种值得提倡的非暴力沟通,她明确告诉敬妃,我知道你在背后做了什么,也知道你这么做的原因。


敬妃就借坡下驴,把自己在宫里数地砖的苦楚讲给甄嬛听,表明自己的不得已。


推心置腹地交流完感情,敬妃认罪了,说随你发落吧。


结果甄嬛给了敬妃一个峰回路转,她说:“那么就请姐姐替我抚育胧月,直至公主出嫁。”


同为老板,甄嬛收买人心的手段究竟比皇后高明在哪里?


哪有亲妈不要孩子的道理,所以敬妃虽然欣喜,但不敢置信。


同为老板,甄嬛收买人心的手段究竟比皇后高明在哪里?


没等敬妃说完,甄嬛就耐心地给出了解释,说得合情合理,但这句话也暗藏玄机。


所谓“我若强行把她养在身边,那才是真真断了我与她的母女情分”,这话的潜台词是说,我不想和胧月断了母女情分,更不想和你断了姐妹情谊。


同为老板,甄嬛收买人心的手段究竟比皇后高明在哪里?


并进一步给敬妃认可和鼓励,说敬妃对胧月拼尽全力,她这个生母也自叹不如。


同为老板,甄嬛收买人心的手段究竟比皇后高明在哪里?


就在敬妃感恩戴德,不知道怎么感谢甄嬛的时候,甄嬛拉着敬妃的手表达了感谢,她说:“姐姐能替我抚育胧月等于是在帮我保全这三个孩子。”


同为老板,甄嬛收买人心的手段究竟比皇后高明在哪里?


这样说,甄嬛是给了敬妃体面和尊重,因为敬妃比她入宫早,资历老,且年长。即便她已经当上老板,但也不能让敬妃有屈人之下的感觉。


这句话说完还有一个细节,甄嬛和敬妃握着手,并拍了拍她的手背。


同为老板,甄嬛收买人心的手段究竟比皇后高明在哪里?


这个细节特别像老板给优秀员工颁奖的时候,发完奖金,拍拍员工的肩膀:要继续好好干呀。


就这样,这场危机,皆大欢喜地收场。


如果我们切换到敬妃的视角来看一下:


“甄嬛不仅不计前嫌,还继续相信我,让我照顾胧月,把胧月这个盼头和希望留给我,她是真的懂我,理解我,尊重我,以后我一定要保护好胧月。”


当然,保护好胧月,就自然包括了保护好甄嬛。所以滴血验亲时,敬妃那么袒护甄嬛,因为她知道,如果甄嬛这个生母出了问题,被皇帝厌弃,胧月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到哪去。


就这样,不知不觉,敬妃就成了甄嬛最靠谱的好员工,因为跟着甄嬛这样的老板干,不仅物质上有好处,心灵上还愉悦。


你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好的团队,彼此成就,相互尊重,实现共赢;


坏的团队,勾心斗角,相互踩踏,凋零溃败。


同样是团队领导,甄嬛比皇后更懂得收买人心,给员工快乐正向的激励;

同样基于对人性的理解,甄嬛比皇后更懂得打造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团队。



而造成这种天壤之别的,是皇后和甄嬛两个老板互为两极的人生观。


之前我就写过,甄嬛是主动的建设型人格,会灵活变通,懂得取舍,而皇后是被动的毁灭型人格,一直都在步步紧逼,巧取豪夺。


这也就是为什么“甄嬛喜欢发孩子,皇后疯狂地堕胎”的原因。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两类人。


去年给朋友的公司做管理顾问,在两个团队中同时推进一个相同的工作任务,完成效率竟然能差两个星期之久。


经过了解才找到其中缘由:


一个团队负责人用的是「给」的方式,员工谁完成得好,就给奖励,显示在当月的工资里,于是大家非常积极,主动就完成了;


另一个团队负责人用的是「取」的方式,员工里谁做得最差,就在当月的工资里扣钱,结果大家消极被动,迟迟完不成工作任务。


如果再进一步推敲,就会发现这种差别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东西。


甄嬛懂得取舍,连亲生的女儿都能舍,看起来这是格局,但细究,是因为甄嬛懂得这种“舍”比“得”的收益更大,更重要的是,她拥有的很多,所以给的时候就不会吝啬(就拿孩子来说,她一共有4个孩子),因此,她的思维逻辑是: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多


皇后一直吝啬,给安陵容送点炭火和燕窝,都要安陵容记得她的好,这看起来是自私,但本质是因为皇后拥有的很少。她先被纯元抢去了福晋之位,后来儿子也死了,所以她一直在争夺,皇后是那种匮乏感很强的女人,因此,她的思维逻辑是:不争不抢,就什么都得不到


可是,造化弄人,这世间的规律往往就是:越是求而不得,越是什么都想要;反而是不争不抢的,该有的都有了。


希望甄嬛和皇后的这种对比,能给我们提个醒:


不管我们拥有的是多还是少,都要往前看,风物长宜放眼量,调整自己的认知思维逻辑,不要活得太用力,太逼仄,多像甄嬛学习,适时取舍,保持理性,有的放矢,淡定从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皇后   老板   情分   炭火   生母   人心   工作任务   当月   贵人   嗓子   逻辑   手段   思维   细节   团队   员工   孩子   高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