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康姨母究竟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烂的?

本文作者|安静的妖



康姨母人生开局的牌本来是挺好的:父亲是三朝元老配享太庙,兄长在朝为官,自己是受宠的嫡长女。虽比不上县主和英国公独女,但是比明兰甚至华兰都好多了。

那康姨母到底是怎么把一副好牌打烂的呢?

《知否》:康姨母究竟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烂的?

01 纵容=捧杀

康姨母在康家内宅弄出了人命,都是找王家和盛家帮忙解决的。她自己既不用操心,又能安然无恙。人命在她眼里就是求告一下亲戚就能解决的事。

王家的帮忙主要是出于王老太太对女儿的溺爱,即使康姨母的兄嫂可能有过不满和担忧,也拿母命没办法。

而盛家,大娘子好糊弄,盛紘爱面子又心软,所以哪怕老太太有微词,盛家看在王若弗的面子上也没有拒绝过康姨母。

《知否》:康姨母究竟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烂的?

王、盛两家出于亲情和面子,都没有规劝约束过她,庇护着她度过了很多年肆无忌惮的日子。时间久了,康姨母大概觉得“我做什么事都行,出了问题有王家和盛家给我兜着呢,谁也奈何不了我”。

这就叫不知天高地厚啊。

不管是谁,一有这样的想法,就离捅出大娄子不远了。

02 妒忌和损人不利己

剧里的反派做事都是有目的的。

林小娘害死卫小娘,是为了干掉同行一家独大;小秦大娘子陷害顾二,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爵位。

而康姨母的动机,是见不得别人过得好,尤其是自己瞧不上的“小官家的庶女“比自己过得好。

《知否》:康姨母究竟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烂的?

她把康兆儿送去,要她必须死在侯府,就是为了让明兰摊上人命官司,最后顾二也一起被拉下朝堂。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你过得比我舒服。

给盛家老太太下毒事件里,其实以康姨母的脑子,根本想不到把持盛家那么长远的事,只是因为盛家老太太解决了康兆儿的事,又害得她被康姨夫打耳光,她单纯想要报复。

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这种人很可怕。像林小娘和小秦大娘子,害的都是有利益冲突的人,是可以加以防范的。而康姨母这种凭心情害人的,简直是暗处的毒蛇,不知道什么时候窜出来咬人。

这种行为虽然在剧中看上去愚蠢可笑,却实实在在体现了人性的恶—见不得别人好。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同事要升职了就写匿名信举报,先搅和搅和再说;竞争对手成绩好了,就怀疑对方服用兴奋剂;早年间频出的给室友下毒的事件,作案动机都是“他比我成绩好、家庭条件比我好”。

有时候觉得康姨母是一个明晃晃的反面模范,提醒人们哪怕人生不如意,哪怕自己不如人,也不能沦落到康姨母那样,刻薄妒忌,自己过得不好就见不得别人好。

《知否》:康姨母究竟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烂的?

生活不如意时的本心最可贵。康姨母始终是个生动的警醒--千万不要成为自己厌恶的那种人。

03 反思?那不能够

在身死殒命的结局到来之前,命运不是不曾警醒她。

康兆儿事件的结局里,康姨夫给她讲了盛家此时的形势和态度。可是康姨母仍然没有好好想想,自己这么朝着明兰冲锋是为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康姨母此前对明兰最多是刻薄,明兰对她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此时好好待明兰,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趋炎附势,都还不算晚。若是康家以后有求于侯府,明兰看在盛家的面子上,也能让她多少得些实惠。而康姨母作为康家和侯府的亲情纽带,也能在康家更加有地位。

可惜康姨夫的一巴掌让她恼羞成怒,盘算起了最恶毒的主意,在绝路上越走越远。

《知否》:康姨母究竟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烂的?

其实康姨妈如果在死前的任何一个节点,哪怕是下毒事件败露的时候,甚至是在逃跑重获宝贵的自由的时候,能够真诚地向盛家忏悔,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她的人生都可以继续下去。毕竟她还有在辩无可辩的情况下也愿意保护她的老母亲,和一个上进的孝顺的儿子。

人生百年,谁能保证不做错一些事呢。做错事其实并不可怕,及时反思止步,认真弥补,就有回头路可走。只可惜康姨母至死也不懂这个道理,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她下线的时候许多观众都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可以跟这个害人精说再见了。

《知否》:康姨母究竟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烂的?

一代高门贵女最后落得身死殒命无人叹息,只配得上观众一声“活该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姨母   内宅   害人精   损人不利己   姨夫   刻薄   人命   娘子   老太太   不如意   动机   亲情   面子   事件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