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嬴政迎回赵姬,并非出于无奈,而是一场精心的政治谋划

当初赵姬下线的时候,观众们纷纷长舒了一口气,以为冗长而狗血的《大秦赋》宫斗戏终于宣告结束,后面就要迎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精彩篇章。

《大秦赋》嬴政迎回赵姬,并非出于无奈,而是一场精心的政治谋划


然而最新剧情中,却又出现了赵偃派郭开劫持赵姬,嬴政(张鲁一饰)也打算迎回赵姬的情节。


同时这也就意味着,朱珠饰演的赵姬并没有真正下线,她在后面肯定还有一定的戏份。

《大秦赋》嬴政迎回赵姬,并非出于无奈,而是一场精心的政治谋划


从表面上看,嬴政之所以决定迎回赵姬,是群臣的逼迫所致。


从吕不韦(段奕宏饰演)到李斯(李乃文饰),从嬴傒到芈启,还有那冒死上奏的二十七位大臣,以及后来被称为亢直之士的茅焦,百官都劝谏嬴政赦免赵姬的罪行,将其迎回咸阳。


面临如此局面,嬴政于百般无奈之下,才最终妥协。但实际上,这是嬴政从政治角度出发,所进行的一场精心谋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大秦赋》嬴政迎回赵姬,并非出于无奈,而是一场精心的政治谋划


第一,嬴政迎回赵姬,目的在于平衡后宫势力。剧中,秦国后宫的势力主要分为两股,分别是赵姬与离秋的赵系,华阳太后与芈华的楚系。


赵姬被幽禁之前,赵系与楚系的实力在后宫势均力敌,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这也是之前嬴政力排众议,非要同时迎娶离秋与芈华,但是却不立后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平衡。

《大秦赋》嬴政迎回赵姬,并非出于无奈,而是一场精心的政治谋划


可是嫪毐之乱后,赵姬被困在了雍城,冬儿不幸殒命,赵系势力就剩下了离秋,而离秋又没有子嗣,还不被嬴政宠爱,于是后宫的平衡就此打破,天平彻底倾斜。


华阳太后与芈华的楚系势力本来就不容小觑,再加上嫡长子扶苏,楚系势力便毫无意外,出现了一家独大的现象。若要制衡华阳太后和楚系,眼下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赵姬迎回王宫。

《大秦赋》嬴政迎回赵姬,并非出于无奈,而是一场精心的政治谋划


第二,迎回赵姬,有利于嬴政收买人心。嬴政车裂假父嫪毐,是不仁;杀死两个弟弟,是不友;将母亲软禁在外,是不孝;杀害进献忠言的大臣,是暴君所为。


如此德行,连秦国大臣都看不下去,哪怕冒死也要进谏,更遑论令天下之人信服。

《大秦赋》嬴政迎回赵姬,并非出于无奈,而是一场精心的政治谋划


嬴政对赵姬的所作所为,显然有违孝道,会引起天下人的非议,最后难逃恶名,而这对于嬴政筹谋已久心心念念的统一大业,显然极为不利。


鉴于这种考虑,嬴政才决定将赵姬迎回咸阳,同时将那些因劝谏而被杀死的大臣予以厚葬。事后的结果证明,嬴政的做法极为正确和高明。

《大秦赋》嬴政迎回赵姬,并非出于无奈,而是一场精心的政治谋划

当然,嬴政之所以迎回赵姬,不排除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毕竟赵姬是他的母亲,无论赵姬犯有多大的过错,母子情分始终难以割舍,如果嬴政自己想让赵姬安享晚年,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嬴政并非一个普通人,他更是一代雄主千古一帝,是一个成熟而优秀的政治家,所以他的行为,必然更多的是出于政治角度的考量。

《大秦赋》嬴政迎回赵姬,并非出于无奈,而是一场精心的政治谋划

古话常言,得民心者方得天下,嬴政自然深谙这个道理。想要达成统一天下这个伟大目标,他所要依靠的,不只是秦国所向无敌的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天下人心。而迎回太后,恰恰有助于嬴政赢得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秦国   秦王   文饰   车裂   劝谏   政治   出于无奈   目的   人心   后宫   太后   大臣   势力   精心   角度   母亲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