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著看《大宋宫词》:刘娥一村妇,为何点茶刺绣跳舞样样精通?

《大宋宫词》自3月20日开播以来,已经更新至十八集。评论区有网友这样说道:

看不懂,剧情好奇怪。

看了几集,看了个寂寞,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我的妈呀,一会这一会那,这剧情不是一般的快。

其实,《大宋宫词》是根据米兰Lady的网络小说《女君纪》改编。但开篇节奏过快,省去了太多刘娥与赵元侃结识之前的场景,难免有的地方看起来让人云里雾里的。

刘娥乃一介村妇,为何竟如开挂一般,点茶、刺绣、跳舞样样精通?

读原著看《大宋宫词》:刘娥一村妇,为何点茶刺绣跳舞样样精通?

为了给刘娥讨得一个封号,元侃应皇帝老爹的要求携郭妃和刘娥,带着自己唯一的皇子到乾元门外祈福。完成这场仪式,元侃即可迎娶刘娥。

岂料祈福期间突遇刺客,刘娥抱着孩子匆忙逃跑问路欲回襄王府,怀中的小皇子却被一婢女被刺杀。

读原著看《大宋宫词》:刘娥一村妇,为何点茶刺绣跳舞样样精通?

刘娥锒铛入狱。皇帝认定是刘娥谋杀了小皇子,要赐鸩酒毒杀刘娥。同乡苏义简串通狱卒救出了刘娥。为查探杀害小皇子的真凶,刘娥阴差阳错进入秦王府做了一名婢女。

到了秦王府,刘娥因一手点茶的手艺得到了秦王的亲睐。且对蜀绣也精于研究,为秦王妃绣进宫赴宴的长衫。如此获得了秦王和秦王妃的信赖。

读原著看《大宋宫词》:刘娥一村妇,为何点茶刺绣跳舞样样精通?

读原著看《大宋宫词》:刘娥一村妇,为何点茶刺绣跳舞样样精通?

但全剧一开始就把刘娥塑造成一介普通村妇,突如其来的精湛技艺让人觉得太过突兀。

那我们来看看原著中,对此是如何铺垫的呢?

由于父母双亡,刘娥寄养在了舅母家,混成了一帮小姑娘中的“大哥”。平常在家绣花,有空就翻墙出去街上的勾栏瓦舍,向艺伎学习唱歌跳舞。

舅母怒火益盛:“死丫头,大白天不待在闺房里绣花,跑哪里浪去了?”


刘娥辩解:“舅母,我没偷懒,你让我绣的花我全都绣好了,就搁在房里,正准备送给你看呢。”舅母抓起她双手一看指头,斥道:“针脚这么少,肯定偷懒了。”刘娥笑道:“是女红精进了。”


舅母哪里肯信,伸手去掐刘娥的脸:“你看你这狐媚样,小小年纪不学好,天天跑出去学窑姐儿歌舞,难不成想勾引野汉子么?让你呆在我家,迟早会败坏我庞家的名声。”

可见,刘娥在少年时期,就已练就歌舞和女红技艺,而非剧中一般突如其来就什么都会了。

读原著看《大宋宫词》:刘娥一村妇,为何点茶刺绣跳舞样样精通?

舅母将她许给一个与她年龄“隔了个花甲 ”的徐员外。刘娥逃婚,与义兄及途中结识的新科状元苏易简来到东京,投靠了其父刘通旧上司秦王赵廷美。

在秦王府做婢女期间,开始向王府其他婢女学习点茶,由于她的勤奋慢慢练就了一手点茶的手艺。

赵元佐捧盏品之,亦赞“恰到好处。”遂问她:“点茶环节繁琐,技法颇难,短短一月,你是如何练到如今这般娴熟的?”


刘娥道:“并无技巧,无非多练。姐姐们给我团茶,我一有空便练习,请他们饮了点评。他们点茶时我在旁观察,暗暗模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村妇   秦王   窑姐儿   蜀绣   瓦舍   勾栏   舅母   女红   婢女   皇子   原著   刺绣   技艺   手艺   突如其来   歌舞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