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本来以为都美竹的爆料难以撼动吴亦凡半分,但事件经过近半个月的发酵,随着吴亦凡的回避,都美竹已经难以抑制她的愤怒。

今天晚上,她正式向吴亦凡宣战!

都美竹先发出一个千字长文,用词激烈,内容劲爆,任何一句话单独拿出来都是全网社死的程度。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都美竹爆料中的吴亦凡,年纪轻轻能力很差,大概这就是他只敢找没经验的小女生的原因,“回床率”极低最根本是源于对自己的没信心?

之后,都美竹再次发文,说“我知道你人并不坏,你只是在单亲家庭长大,有一个过分溺爱你的妈妈…”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这突然让小编回想起多年前看过吴亦凡在节目里给自己画的自画像,一个小男孩手持盾牌,一手拿剑,画风幼稚。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天上又是太阳,又是月亮,这是一个有两种截然不同内心的男人。

他画的人,身体部分全部用线条表示,说明他有某种程度上的对自我的掩饰,他有不可告人的部分;他的小人眼角上扬,自尊心强,好胜心重,但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个人没有鼻子!

鼻子通常暗示什么,你们自己去想…

没有耳朵,是个逆反不听意见的人。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顶流吴亦凡,几年赚了二三十亿的男人,被19岁的小姑娘都美竹喊话,“站起来吧,像个男人!”

事情的前因后果大家都已经围观很多天了,前有郑爽,后有吴亦凡,小编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是什么让吴亦凡走到了今天!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公开资料中,吴亦凡的父亲李开明,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科院华南所所长。在吴亦凡十岁那年,父母离异,他开始跟着母亲生活。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事实上,吴亦凡童年时父母都是缺席的,他是在甘肃跟着祖父母生活。

婴幼儿时期母亲角色的缺失会影响人的一生,很多人一辈子都很难建立完整的安全感。

在小时候,吴亦凡经常频繁转学,他曾在访问里提到,还没有和同学混熟就要开始适应新环境。他内心一直动荡不安。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阿娇也是这样的,阿娇小学换了六个学校,完全没有办法和同学产生久一点的感情联系,导致他们成年后都很难进入一段长期关系。

十岁那年,因为父亲爱撩,吴亦凡开始跟着母亲生活。有很多父亲缺失的男孩子成年后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人格跑偏的大有人在。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初中时,吴亦凡妈妈遇到了新的对象,吴亦凡曾短暂被移交到父亲身边,后来因为母亲改嫁,吴亦凡又跟着母亲到了加拿大。(据说吴亦凡的继父是外国人,富豪,有钱到能在温哥华市中心捐建一座教堂的程度,无法考证)。可以反推,吴亦凡遇到的是两个变化,大环境上,从中文环境转到英文环境,需要学习适应。

小环境,他要学着和母亲的伴侣相处。

他改了姓。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可以想象一个父亲常年不在身边,漂泊无定的,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面对转学出国时的无所适从。

他后来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曾经非常内向,甚至是有点阴郁的。

吴亦凡的英文口语很好,几乎听不出不是native speaker,他为了融入肯定也是吃了不少苦头的。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对于这段经历,他很少提及,只说自己上学的时候从不打架,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因为觉得打架没有意义。

男孩子的青春期是非常叛逆的,但吴亦凡却看似平稳度过,这只是他在面对不幸福的家庭时必须的妥协和无奈。

也是他压抑了内心情绪的表达,看来吴亦凡的叛逆会比别人来得晚来的凶猛!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2007年,17岁的吴亦凡被韩国SM选中成为练习生。

练习五年后,吴亦凡顶着EXO队长的光环正式出道。仅仅两年,他就和原公司解约回国发展。

这应该是吴亦凡叛逆的开始。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解约这件事,说得好听叫跳槽,说得难听叫背信弃义。他的原队友因为他解约承担了多少骂名。

而回国后的吴亦凡,成为了被资本选中的人。围绕他进行的项目一个又一个,2014年,吴亦凡就参演了电影《美人鱼》《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老炮儿》等。 那些年吴亦凡的形象是冷酷的面瘫男,高冷,时尚,有距离感。

从娱乐业的定位来看,当时的吴亦凡主要的受众人群为未成年少女群体,所以他的人设就是要远离和避开各种绯闻,保持小莲花的清纯脱俗。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这样的设定有助于主要粉丝受众方便地将自己的欲望、情感以及梦想投射到偶像身上,以推动商业运作。

不得不说,这个人设他立得很成功。所以吴亦凡第一次被小G娜曝光睡粉时,就凭着这个人设的光芒他轻松应对了过去。

当时带节奏的大V将矛头更多指向了事件中的女方。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回头看,昔日马薇薇的一番言论,为今日局面推波助澜。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当年小G娜的爆料里,吴亦凡搪塞她时说,“我妈来了,真的我妈来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童年亲密关系的缺失,会让这个人在成年后更加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也更加害怕被抛弃,进而更难对人产生信任,更难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那时,妈妈对于吴亦凡还有某种约束力。

吴亦凡的癫狂是循序渐进的。

2016年,在吴亦凡和小G娜的微信聊天中,他反复强调爱死对方并且询问对方不会抛弃自己吧,虽然这些话带有玩笑的成分,但是开玩笑的方式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心。

强烈的表达自己的爱并且希望得到对方的肯定都来自于一种对这段关系的怀疑和不确定,甚至更深层次来自于一种自卑。

那时候的吴亦凡只是在罪恶深渊边缘试探。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当年的事情,娱乐圈都站队吴亦凡,他的资源没掉反而还越来越好。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2017年,吴亦凡参演了《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爵迹》《西游伏妖篇》三部电影,还高调接下《中国有嘻哈》,他的舞台形象更为立体,从一开始的高冷变成有才华,有思想,而且有智商。私生活的不洁根本对他毫无影响,甚至被反向营销。

偶像X粉丝是粉丝福利。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这三观已经歪到了阴间,是资本催生了恶魔。

2019年,秦牛正威登场。这次有语音有视频有真相。吴亦凡又是猪猪又是宝宝的叫着,掩盖了他睡粉的真相。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但是他现在的猪猪,宝宝更多是一种手段,骗年轻妹妹放下戒备的手段,看都美竹。什么都给了吴亦凡之后,很上头,对男友日日思念。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因为吴亦凡说,过年带她见妈妈,都美竹对自己是吴亦凡认真的女朋友,深信不疑。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事实证明,这都是假的。除了都美竹,吴亦凡睡过的妹妹可以排成一个连。

而都美竹晒出的转账记录里,就有疑似吴亦凡妈妈的帐号。妈妈这次真的来了,却已经成为他可以拿来一用的“帮凶”。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都美竹的爆料最打动人的是这段:

“我的人生已经毁了,但我不能毁了她们的。

因为,我,是个人。

从心理学看吴亦凡:一个自我弱小,渴望在异性身上证明自己的渣渣

今夜,立场坚定的站女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温哥华   心理学   英文   受众   女方   弱小   缺失   爆料   叛逆   异性   内心   父亲   粉丝   身上   母亲   自我   妈妈   环境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