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牛娃颜子悠,为什么会到撕试卷掀桌子这一步?

亲生父亲喝酒喝死了自己,妈妈在医院当护工,十八岁之前过得是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八岁之后,因为自己妈妈插足了别人的家庭,田雨岚也跟着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上了一个三本,工作之后从商场导购员开始做起,嫁了一个疼爱自己的老公,可惜老公是个不求上进的富二代,自己也因为出身一直被婆家明里暗里地看不起。

田雨岚从原生家庭,到自己,再到老公和婆家,一直是自卑状态。

自从有了儿子,她把所有的心血都灌注在了儿子的学习上,田雨岚遵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观念,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子悠的学习抓得很紧,给子悠报各种培训班,再参加各种竞赛家里有一面柜子,放的全部是子悠的奖杯奖状,甚至田雨岚自已宣称子悠的好成绩就是妈妈最好的化妆品,比整容还管用。

《小舍得》牛娃颜子悠,为什么会到撕试卷掀桌子这一步?

子悠没有周末,全被各种辅导班占据得满满当当,田雨岚也没有周末,甚至在工作间隙也不忘检查子悠的练习册,看着子悠用过的辅导上,田雨岚密密麻麻的笔迹,连南俪也自愧不如,就这样一路下来,愣是把子悠培养成了一个年年拿第一的学霸。

《小舍得》牛娃颜子悠,为什么会到撕试卷掀桌子这一步?

只要看到子悠考了第一名、拿了奖,田雨岚再怎么糟糕的心情都能马上舒畅起来。每次到养父南建龙家吃饭,田雨岚免不了要显摆一下。

《小舍得》牛娃颜子悠,为什么会到撕试卷掀桌子这一步?

这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养父南建龙的认可,给妈妈也长些脸;另一方面是为了压制南俪,因为田雨岚自己比不过南俪,但儿子子悠学习成绩比南俪的女儿好。

有了学霸儿子子悠,田雨岚感觉自己终于可以在南家和婆家,甚至是在所有妈妈面前都能直起身板了。

《小舍得》牛娃颜子悠,为什么会到撕试卷掀桌子这一步?

所以田雨岚接受不了子悠不是第一名。因为这样的话,她就失去了炫耀的砝码,她没有考虑过儿子的感受。

在分班考的时候,子悠没有考进为金牌班。她没有看见子悠知道自己不用上金牌班时候开心的样子。

知道当班干部可以为进入翰林中学加分,在家里逼着子悠背稿子,竞选班干部,没有看见子悠的无奈和不愿意。

她甚至不知道子悠的梦想是长大当一个生物学家,可是还动不动就威胁子悠要扔掉他的那些破瓶瓶罐罐。

《小舍得》牛娃颜子悠,为什么会到撕试卷掀桌子这一步?

《小舍得》牛娃颜子悠,为什么会到撕试卷掀桌子这一步?

她明明知道子悠有多爱踢足球,为了足球课甚至对自己许诺好好考奥数,可是还是狠下了心,出尔反尔地停了子悠的足球课,接着去上一个又一个的培训班。

《小舍得》牛娃颜子悠,为什么会到撕试卷掀桌子这一步?

子悠不快乐,在金牌班上课也是心不在焉,当子悠被钟老师严厉训斥,责骂的时候,她没有保护自己的孩子,反而为了讨好钟老师,说她可以理解老师的严厉,只要是能提高孩子的成绩,老师怎么做都可以。

《小舍得》牛娃颜子悠,为什么会到撕试卷掀桌子这一步?

子悠失望的眼神,她假装没有看到。

《小舍得》牛娃颜子悠,为什么会到撕试卷掀桌子这一步?

用田雨岚公婆的话说,我们这样的人家,哪里用孩子吃这种苦。公婆自然也是希望子悠上进有出息的,这从他们补贴子悠的培训班费用就可以看出来,但是他们接受不了自己的亲孙子被老师没有尊严的责骂。

《小舍得》牛娃颜子悠,为什么会到撕试卷掀桌子这一步?

可是在田雨岚的眼里只有分数,只有年级排名吗,没有孩子的自尊,没有孩子的情绪。

用丈夫颜鹏的话说就是“考得好母慈子孝,考不好鸡飞狗跳”。儿子颜子悠的话说就是“我的妈妈喜欢的不是我,她只喜欢考高分的我”。

父母比世界上的任何人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很多孩子都像颜子悠一样,觉得妈妈并不爱他们。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父母都以爱的名义忽视孩子的感受,对孩子进行情感上的绑架,他们担心孩子走弯路,所以把自己所谓的经验直接嫁接在孩子身上,直接替孩子做选择,却忘了问孩子需要什么,最后导致的就是孩子出现了问题,叛逆、心理问题等等。

子悠希望的是踢足球,长大做一个生物学家,所以他努力地练球,课余时间自己做生态瓶,可是田雨岚没有看到子悠的爱好和兴趣,只是因为翰林中学是好学校,进好学校要考奥数,所以子悠就必须学他根本不感兴趣也不擅长的奥数。

田雨岚对子悠的期望就像是紧紧崩在孩子身上的一根弦,令子悠喘不过气来,就像是设定了一个“你必须优秀”的框框,子悠再怎么想自由发展,最终也不得不屈服于田雨岚给孩子设定的框框里。

在强势妈妈的一次又一次以爱为名的压力下,颜子悠一次又一次的妥协,一次又一次的隐忍。

《小舍得》牛娃颜子悠,为什么会到撕试卷掀桌子这一步?

颜子悠寻求过帮助吗,有的,在妈妈一定要停掉他的足球课的时候,他寻求了爸爸的帮助,可是他的爸爸是颜鹏不是夏君山,本来就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主,面对强势的田雨岚也无可奈何。

可是过度的压力最终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于是就有了子悠在考场的爆发,撕了试卷掀翻桌子跑出考场的这一幕,这是他这么久以来压抑的情绪,也是对妈妈田雨岚的反抗。

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努力更出色当然没有错,毕竟为人父母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牛娃”,可在鞭策孩子努力学习的路上,我们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

所以,作为父母,首先要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

因为小朋友有心理压力时,往往不如大人的情绪控制能力强,也没有发泄的渠道,他们只能默默忍受,如果不及时处理和控制,就会造成孩子严重的心理问题。

父母应该时常反思:我们对孩子的爱是否正确,我们给孩子的要求是否适当,我们给孩子的压力是否过大,我们给孩子的,到底是不是是他们真正想要的,还是他们只是为了让父母高兴,为了做一个父母口中懂事听话有出息的好孩子。

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与其培养一个死读书的机器,还不如养出一个身心健全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培训班   养父   生物学家   对子   婆家   框框   公婆   翰林   试卷   金牌   桌子   情绪   儿子   父母   妈妈   老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