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曾发文悼念李咏,却因一个词引起争议,背后原因很走心

2018年10月29日,李咏的妻子哈文在微博发文,宣告李咏已于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在美国去世。李咏离世的消息让所有人悲痛不已,大家纷纷发文悼念这位曾给我们带来无数欢乐的人。29日下午,与李咏有过多次合作的冯小刚也发文悼念,但他的微博引发了不少人的吐槽。

冯小刚发文悼念李咏,却因一个词引争议

冯小刚在微博里写道:"醒来惊闻李咏去逝,痛心第一次见他是很多年前在南京,他受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之邀,主持两岸三地的导演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又陆续有过合作,他待人亲切又风趣而且非常敬业。帅。这十七个月,哈文辛苦了,送走咏哥好好歇歇吧。"

冯小刚曾发文悼念李咏,却因一个词引起争议,背后原因很走心

有网友指出冯小刚写错了字,将"去世"写成了"去逝",但也有网友表示"去世"一般指的是一些平凡的人,而"去逝"则指的是一些有身份的人。冯小刚用"去逝",表明了他对李咏的敬重。互联网上确实有一种说法存在,一般的人离开人间,用“去世”。而表示尊重,很尊贵的人离开人家,则可以用“去逝”。显然,冯小刚导演用“去逝”两个字,是以表尊重的。

冯小刚曾发文悼念李咏,却因一个词引起争议,背后原因很走心

那么,冯小刚导演是用错了呢,还是真的可以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呢?

关于这个争议,我的观点是,冯小刚导演用错了。杜凤坤老师在十年前,便发表过学术小论文,讨论“去世”还是“去逝”的问题。这位大学文学院的专业教师给出了自己的说法。他认为,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工具书,都没有发现“去逝”这个词,只有“去世”。

冯小刚曾发文悼念李咏,却因一个词引起争议,背后原因很走心

其实网友们的意见很大程度上是不客观的,的确冯小刚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老实说文凭并不能证明导演的实力,而冯小刚悼念的文中,就只是因为去逝用错了,正确的应该是用去世,但这只是一个无心之过,对于李咏老师的离去,想来冯小刚应该也是蛮伤心的,毕竟也是一位圈内故人。

冯小刚曾发文悼念李咏,却因一个词引起争议,背后原因很走心

另外,冯小刚的文字中的最后一句话,也令网友感到不适。冯小刚说:“这十七个月,哈文辛苦了,送走咏哥好好歇歇吧。”冯小刚的本意当然是安慰哈文,希望她能早日从痛苦中恢复过来。但是在这个时刻,用这样的语句说话,是不是显得有点别扭呢?

冯小刚曾发文悼念李咏,却因一个词引起争议,背后原因很走心

冯小刚开创是中国电影的贺岁片概念

冯小刚也靠着贺岁片成就了自己,在商业片领域打开了一片江湖,曾几何时,贺岁片之于观众就像老百姓的春晚。起码在一段时期内,冯小刚知道如何取悦观众,如何让电影充满卖点,他的系列贺岁喜剧,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经典桥段,成为一个时代电影的特性。

冯小刚曾发文悼念李咏,却因一个词引起争议,背后原因很走心

在电影上我感觉冯小刚更懂得、也更容易妥协,特别是妥协市场口味,所以他的影片几乎没有票房上的压力。他没有像陈凯歌那样执拗于对电影思想深度的挖掘,也没有像张艺谋那样勇于尝试各种风格,他只去搞自己最熟稔和最能把控的作品。

冯氏喜剧开启了中国贺岁片的先河,并一路走红

和葛优的黄金搭档,太太徐帆的支持,张国立等好友的相助,还有一众当红明星的加盟,保证了影片的演员阵容,加上王朔、刘震云的编剧,使其制作水准稳定。更重要的是,电影的题材均从大家喜闻乐见的生活中汲取,反映的是老百姓在当下的真实经历,因为熟悉便有了亲切感,能发自内心的捧腹大笑。这也是冯小刚的高明之处,他太懂得迎合并讨好普通观众了。

冯小刚曾发文悼念李咏,却因一个词引起争议,背后原因很走心

他的电影风格迥异,给人一种异想天开的感觉,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的导演,有一种最平凡最市民的亲切感,他的电影多以以平民的视角,表现市民理想,最大限度的满足市民阶层的心理欲望和消费要求,迎合了普通民众的心理趣味和道德倾向,给人们带来了快乐的同时又引发了对社会的思考。他开创了独有的黑色幽默,和中国电影另一种叙述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辞源   贺岁片   亲切感   发文   中国电影   平民   老百姓   喜剧   说法   导演   观众   平凡   市民   原因   网友   电影   曾发文   冯小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