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年长大姐十年,落得悲剧收场:亲人之间的亲疏有别更残忍

1.对亲人“无要求”须建立在无害于自己的前提下

亲疏有别是大多数人的相处之道,也是我们的本能反应。我国的儒家思想就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内外有别。就是说,对亲人要重感情,更感性,对外人要重规则,更理性。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受到过这种影响,觉得亲人之间不应该相互要求,对于长辈更是如此。不是有句古话嘛——“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说的就是父母肯定会有不是,但子女却不忍心责备。


放眼于现代社会,这种思想的本质没有改变,但更多的年轻人愿意解放思想,对自私、冷漠、不懂事理的老人,他们不愿迁就,也不想为他们付出什么。


这是一种思想上的进步,也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建立。倘若抱着传统一成不变,那将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对亲人的“无要求”,也应建立在对自己“无伤害”的前提下,否则倒霉的只能是自己。


粉丝丽娟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当她把长姐当母亲一样照料时,长姐是怎样对她的呢?

照顾年长大姐十年,落得悲剧收场:亲人之间的亲疏有别更残忍

2.照顾年长大姐十年,落得悲剧收场:亲人之间的亲疏有别更残忍

丽娟技校毕业后就和村里几个姑娘去了城市,性格独立、事事要强的她想在城里立稳脚跟,但因学历太低,一直以来只能靠打零工赚钱。


从当年的19岁到现在30岁出头,这一走就是十多年。身边的同伴有的嫁给了当地人,有的早就回了农村。只有她一直未嫁,也一直未回。


33岁那年,丽娟难得回趟老家,当她得知最疼自己的大姐瘫痪时,她决定不走了,要留在家里照顾姐姐。


大姐不同意,说她都这么大了,连个对象都没有。村里和她同龄的女人,孩子都十岁了。姐姐不肯拖累她,叫她回城里赶紧找个对象结婚,但她就是不肯。想起姐姐当年像妈妈似的照顾自己,如今却瘫在床上,丽娟心里十分难受。


大姐比丽娟大了将近20岁,丽娟的母亲一直盼望生个男孩,却一辈子没能如愿。看到最小的丽娟还是女孩,干脆懒得管她。是大姐像母亲一样,喂她吃饭,教她走路,吃喝拉撒全都靠大姐一人负责。


从丽娟懂事开始,就把大姐当成最亲的人,这次看到姐姐没人照料,她内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丽娟不听大姐劝告,做好了长期照顾她的准备。于是,她把城里的东西都搬了回来。


大姐的儿子小强早已结婚,但对自己的母亲并不孝顺。自从母亲病倒后,小强没回过几次家看望母亲。由于他的父亲当年因工伤离世,所以母亲病后一直由村里的好心人轮流照料。

照顾年长大姐十年,落得悲剧收场:亲人之间的亲疏有别更残忍

因为丽娟没有房子住,所以她干脆搬到大姐家,这样也方便照顾姐姐。从此,大姐生活的一切事宜都由丽娟负责。“以前姐姐怎么照顾的我,现在我就怎么照顾她。”丽娟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长年卧床,大姐身上长了褥疮,丽娟就跑回城里给她买最好的治疗褥疮的药;大姐没有生活来源,多少年没有换过新衣服,丽娟就自己出钱给她添置;每日三餐,丽娟都变着花样给大姐做,还经常推着轮椅带她出去散心。


大姐对这个最小的妹妹心存感激和歉意,自己的儿子和丽娟差不多大,却没能为她尽孝过一天。


在丽娟照顾大姐的这段期间,小强每两个月才来一次,有时来了竟然还找母亲要钱。他不学无术,婚后一直备受妻子家人的冷眼,母亲对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从丈夫的抚恤金里拿出一点给他。


丽娟见状,气愤地对大姐说:“你不能给他,让他自己去赚钱!让他知道生活的不易!”可小强毕竟是大姐的儿子,每次大姐都答应着,但最后还是给他钱。


大姐虽然有丽娟的照顾,但只要想到儿子,她就郁郁寡欢,健康状况也逐年下降。终于在第十个年头的年尾,大姐离开人世。


在收拾姐姐的遗物时,丽娟发现了一张遗书,上面写着将房子和剩余的抚恤金全部给小强。这件事被村里人传开后,大家都说大姐是个自私糊涂的人,儿子没孝敬过她一天,却把所有遗产给了他。


相反,丽娟照顾了她十年,自己不仅变成老姑娘,连在城里打工挣来的积蓄也所剩无几,甚至现在连套房子都没有,大姐却不给她留下一分财产。


村里人纷纷议论着大姐的做法,丽娟只当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她默默收拾起行囊,从大姐的房子搬了出去,重新返回城里继续靠打工生活……

照顾年长大姐十年,落得悲剧收场:亲人之间的亲疏有别更残忍

3.与亲人相处 也要守住利益底线

丽娟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为人处世,如果只知道奉献自己,一点不为自己着想,那最后吃亏的只有自己。这不是教我们自私,而是告诉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


丽娟用宝贵的十年来照顾大姐,最后落得一场空。即使她从未想过要从姐姐这里拿走什么,但这样的结局未免有点心酸。


我们也看到了大姐的“无情”,在一无是处的儿子与尽心尽力伺候她的妹妹之间,她选择了前者。


大姐作为母亲,我们可以理解她可怜儿子、心疼儿子的心情,但对丽娟来说太不公平。如果她能稍微替妹妹想想,就该给妹妹留些财产,毕竟丽娟为了她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最后却落得连个处住都没有。


亲人之间的亲疏有别有时比朋友之间的更加残忍,它可以冠冕堂皇地拿走一个人的一切,同时附以“亲情”的外衣。


当你一无所有时,也不会记恨对方,对方就像一个无底的黑洞,让你心甘情愿地钻进去。


以丽娟的例子为鉴,我们该学会对别人好的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底线,这才是成年人应有的处世之道。


文/无笔

你怎么看待亲人之间这种“无情的剥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亲疏   大姐   亲人   褥疮   抚恤金   收场   村里   积蓄   城里   残忍   悲剧   自私   当年   儿子   姐姐   母亲   房子   妹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