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汹涌》惨败怪排片?自以为优秀才尴尬

国内电影能拿下众多大奖的通常都是“文艺片”,这类的文艺片往往从社会中的小人物开始着手,比起爆米花式的商业片,小人物的现实生活更能激起观众的同理心,让观众在电影院中流下感动的泪水。

虽然说文艺片拿奖率比商业片要高一些,但它却很难得到大部分观众的认可。一方面是小人物的电影过于真实,很多人会觉得无聊;另一方面,编剧容易把小人物身上的故事线放大,让整个电影变得浮夸不接地气。

《人潮汹涌》惨败怪排片?自以为优秀才尴尬

很多电影人既想让电影变得艺术化,同时又想像商业片一样赚钱,所以他们常常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拍出来的电影也看起来很别扭,既没有文艺片的艺术感,也没有商业片的愉悦轻松。

这也是国内一些电影的通病,他们把“艺术”、“小人物”、“人性”作为噱头,本质上而言,终究是为了赚钱,只不过将野心包装的更加好看一些。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春节档上映的一部电影《人潮汹涌》。这部电影由刘德华、肖央、万茜等实力派演员主演,改编自日本知名的IP,按理来说这样的制作班底,怎么看都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可没想到在春节档中,它的成绩却让人大跌眼镜。

《人潮汹涌》惨败怪排片?自以为优秀才尴尬

这部电影上映以来,勉勉强强地突破2亿大关,甚至制作方还在微博上公开“卖惨”,让电影院增加排片量给《人潮汹涌》一个机会。或许在路人看来《人潮汹涌》扑得这么惨,大部分原因是全国各大影院将排片都贡献给了《唐人街探案》和《你好,李焕英》。

但平心而论《人潮汹涌》的惨败,真的只能怪在排片量上吗?

《人潮汹涌》惨败怪排片?自以为优秀才尴尬

人物失真

《人潮汹涌》的剧本很有意思,三十而立的年纪男主角陈小萌还仅仅只是一位群演,当他对生活已经失去希望想要自杀的时候,却阴差阳错发现了一个洗浴中心的门票,于是他拿着这张门票找到了洗浴中心。另外一边由刘德华饰演的冷血杀手,也来到了洗浴中心。

接着二人因为互相撞到了对方,从而“互换身份”,人生不得意的陈小萌过上了杀手的富豪生活,杀手却因为失忆过上陈小萌以前时运不济的生活。因为一场意外,导致两个人交换身份,贫富差距瞬间转换。这样的设定在情节上自带冲突,有戏剧性,同时也会让和陈小萌一样在社会底层的人民,开始畅想人生。

《人潮汹涌》惨败怪排片?自以为优秀才尴尬

但这个设定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与现实脱轨,人物形象失真,毫无逻辑可言。就像电影中陈小萌在交换人生后,感受到了暴富的快感,于是开始挥霍,游戏人生,过上曾经梦寐以求的日子。如果剧情按照这样的流程发展下去,和平常的爆米花电影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观众可以在剧情中感受到快感。

可导演并不甘心让《人潮汹涌》成为一部商业片,他想在剧情中加入更深层次的内容,把它打造成有深度的电影。

《人潮汹涌》惨败怪排片?自以为优秀才尴尬

因为前期的设定陈小萌是一个不得志的群演,所以后期在陈小萌身上安一个有梦想的人设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升华。剧情的前半段中,编剧却没用情节来表明陈小萌热爱演员行业,也看不出他有一颗逐梦的心。没想到在即将结局时,导演为了强行升华,给陈小萌救周全加上了一个理由,就是陈小萌想要做一次自己人生中真正的男主角。

《人潮汹涌》惨败怪排片?自以为优秀才尴尬

像之前的《喜剧之王》,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周星驰有一颗想要当演员的心,不论是在剧组当群演还是用“无间道”的方式来送外卖…观众在各个细节中都可以看到他爱演戏,他想要演戏。可是《人潮汹涌》中,陈小萌却缺少一个可以让人物性格站住脚地点。

观众只有看到主人公努力的过程,才会为他的结果为之感动,《人潮汹涌》就缺少了这一部分。一味地用语言“口嗨”并不能升华主题,这样只会让情节越发失真,只有用小细节、小事件来表达情感、表达观念,才能打动观众。

艺术还是商业

原本导演是想用自己的构思来拍一部电影,但拍电影需要投资,投资方却更喜欢国外经典IP。为现实低头,导演只能按照资方的想法行动,所以在影片中也能发展导演一直在“艺术”和“商业”两个方向徘徊。

《人潮汹涌》惨败怪排片?自以为优秀才尴尬

一开始导演是想要抓住“艺术”,但投资方看中的是商业带来的利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俗语不是凭空而来。于是在《人潮汹涌》中就可以看到,导演不仅没有抓住“鱼”,也没有握住“熊掌”。

电影中“群演”和“杀手”代表着两个不同的阶级,贫富差距过大的二人反映出现实社会的一角。金钱、爱情、事业一个个敏感的社会热点都体现在电影中,导演看似面面俱到,却都只是抓住了皮毛。

《人潮汹涌》惨败怪排片?自以为优秀才尴尬

像陈小萌已经习惯了暴富的生活,当这些高光逐渐散去,他又将如何面对。而周全这种过山车般的体验又该如何表现,编剧并没有清楚地告诉观众。在这一场场的重头戏中,编剧没有用到恰当的剧情来推进,反而更像是要草草了结,为了结局而结局,所以观众也不逼去说演员没有把角色演好,要怪只能怪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应该着重刻画人物内心的表现。

《人潮汹涌》惨败怪排片?自以为优秀才尴尬

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区别就在于,文艺片很现实很残酷,它将生活中肮脏、阴暗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会引起观众的不适。而商业片则是一个乌托邦神话,一定程度上美化现实生活,让观众在精神上有一个可以依托的地方。

的确《人潮汹涌》的核心很有意思,但在塑造人物方面却做得不够好,剧方只想着将艺术和商业两头抓,却忘了好电影是能让观众看完之后有所收获,而不是接连吐槽人物浮夸虚假。

所以《人潮汹涌》在春节当中惨败,不能单单只怪排片,制作方或许更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人潮   文艺片   汹涌   小人物   编剧   杀手   观众   导演   剧情   尴尬   演员   现实   优秀   人物   艺术   商业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