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范闲、辛其物、王启年,还有一人是《庆余年》的幽默点

《庆余年》这部电视剧是通过一些很幽默的手法去讲了一个很沉重的故事,制造幽默的人物有范闲、辛其物、王启年,往后小编又发现了一个幽默点,这个幽默点就是郭保坤。

除了范闲、辛其物、王启年,还有一人是《庆余年》的幽默点

郭保坤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小恶霸,仗着自己的爹位高权重,到处在外面欺压百姓,完全不像个读过圣贤书的人,跟流氓没差多少。只因他是官二代,所以他给人的感觉才会高人一等,而其实他的脑袋也不过是个空壳,长时间的推敲你会发现他后面越来越有幽默感。

除了范闲、辛其物、王启年,还有一人是《庆余年》的幽默点

养尊处优,不食人间烟火

郭保坤的爹是礼部尚书,所以他去到哪条大街上都可以为所欲为,滕梓荆当年因为他变得妻离子散。那时候他爹有权有势,所以他才可以蛮不讲理,他平时已经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了。但实际上,这种人是最经不起社会的推敲的。

自礼部尚书被撤职以后,他完全没办法体会到朝中的利弊,他所有的心思都只是放在谁害了自己或者家人就要找谁复仇,他根本弄不清楚状况。而编剧也是抓住了这一点制造了一些幽默感,往常他要搞垮谁都是有下人帮他亲自办理的,包括他被范闲打了,他虽说一心想把范闲弄垮,可他自己却没有范闲的这般谋略。所以他在自己父亲入狱以后,他想找杀手杀了范闲,可他自己连蔬菜和农具,以及兵器都完全分不清楚,被一团农夫耍的团团转。

他找的那些杀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手无缚鸡之力,然他自己还在那里纠缠不清。

除了范闲、辛其物、王启年,还有一人是《庆余年》的幽默点

熟读兵书,纸上谈兵

郭保坤家境好,想必是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他缺乏社会实践,要知道,兵书里面的内容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裁定的,并非一成不变。

他在父亲面前谈兵书,在农夫面前谈兵书,唯独是生活中的千奇百怪的东西都还认不全。尤其是他找的那群农夫杀手,没有一个是有武器的,他们向他展示的都是干活用的农具,他自己也认不清。

编剧利用他的肤浅来制造了一些幽默的氛围,一位曾经高高在上的恶霸,居然沦落到了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农夫手里,这也是挺幽默的。

除了范闲、辛其物、王启年,还有一人是《庆余年》的幽默点

心高气傲,难以扛事

郭保坤这人的心气儿还是挺高的,从他执意要杀范闲就可以得知,他看不得自己家道中落,但是每次一出事他都没办法扛,要不是他爹是礼部尚书,他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他爹出事以后他所做的事,他可以放下身段去求范闲,但范闲无能为力,他却密谋去杀了人家,可是他并不知道范闲的背景有多强大。因此他这人的心性是太高了,太把自己当回事,以致于出现了后面的闹剧。

除了范闲、辛其物、王启年,还有一人是《庆余年》的幽默点

孝顺有余,缺少谋略

郭保坤是知道他爹是对自己是最好的,所以他人还算孝顺,爹出事以后还想着办法去救他,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爹的用心良苦,他也不知孝顺不光是用钱财可以解决的。

他大费周章地请来一群骗子杀手杀范闲,这些对救他爹完全没有意义,他只不过是把自己心里面想的敌人当成了他爹的敌人。

除了范闲、辛其物、王启年,还有一人是《庆余年》的幽默点

纵观整部剧,你可以看到背景也并非万能的,靠山会倒,靠人会老,我们都知道郭保坤的家世能让他走得比一般人快,但是他长时期欺压百姓,他没办法考察民情,没办法与百姓交流,百姓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他没一样懂,这样的他缺少生活洞察力,除了懂得打架斗殴并没有什么好的。

范闲却不同,出身不算好,但从小经历过不少历练,长大以后才发现自己有这么多位高权重的爹,而他走的路也不完全是拼爹的,他自己本身也天资过人,且有超前思维,自然而然在背景的扶持下能走得更远了。

郭保坤这一线的幽默代表的是没有本领的官二代,有背景之人也分有能力和没能力两种,没能力的就如郭保坤,有能力的就如范闲。加入这号人物的幽默,让职场阶层的诠释变得更加完整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周章   幽默   礼部   兵书   恶霸   养尊处优   农具   权重   尚书   余年   谋略   农夫   幽默感   杀手   背景   百姓   王启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