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出现了女子相扑,其实这是对封建纲常的默默示威

相扑,这种运动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摔跤,早期叫“角抵”,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力、角力。”也就是说,相扑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在宫廷中作为一种礼制乐舞来象征统治者的权威,兼具表演的内容。其后,相扑逐渐演变成为乐舞百戏中的一种,到了唐代,成为军队中的一种娱乐,也成了民间杂戏的一种。宋朝时期,相扑更加的杂戏化,成为社会中广受欢迎的一种杂耍,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无一不对它热衷。相扑在宋朝时期发展到巅峰,各种相扑社团频频出现,还有专职的女性相扑表演者。

本来这是一项君民同乐的活动,但是在嘉佑七年却被司马光参了一本,那时候,文武百官刚刚放完春节假期上班,司马光上奏《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

臣窍闻今月十八日,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各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者,亦被赏赉。臣愚,窃以宣德门者,国家之象魏,所以垂宪度,布号令也。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旁,命妇纵观,而使妇人臝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陛下圣德温恭,动遵仪典,而所司巧佞妄献奇技,以污渎聪明。窃恐取讥四运。愚臣区区,实所重惜,若旧例所有,伏望陛下因此斥去,仍诏有司,严加禁约,令妇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众为戏。若今次上元,始预百戏之列,即乞取勘管勾臣僚,因何致在籍中,或有臣僚授引奏闻,因此宣召者,并重行谴责,庶使巧佞之臣,有所戒惧,不为导上为非礼也。

也因为这样,相扑这种活动从此在宫廷中绝迹,但是在民间依然流行,到了明朝开始遭到了严厉禁止。从司马光上奏的内容来看,相扑是与儒家思想的礼教相冲突的,为何在宋朝时期它能与儒家思想共存呢?

“大酺”出现了女子相扑,其实这是对封建纲常的默默示威

女子相扑在宋朝时期的发展

《梦梁录》有云:

角抵者,相扑之异也,又谓之争交。且朝廷大朝会、圣节、御宴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非市井之徒,名曰‘内等子’......

宋朝时期,宫廷里面就有很专业的相扑队,这些相扑队的队员会在宫廷的各大御宴中出来表演助兴,他们专门为皇家服务,除了是相扑运动员中的佼佼者,还是依靠相扑获得丰厚生活费用的专业人士,而这些人就是称之为内等子。除此之外,民间也有一些相扑艺人,靠在民间下等贸易集市中表演相扑来谋生,这种是属于业余相扑者。还有更下等的相扑者,他们只是一些相扑和杂耍的爱好者,大多来自村落,在他们干完农活闲着没事的时候,会去城镇里面表演一些相扑或者杂耍,赚取一些食宿费,并非以此为生的。直到后来,在南宋的临安城里成立了“相扑社”,相扑这个运动才逐渐从杂耍百戏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为了一种体育竞技活动。

那么,女子相扑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因为宋朝君主的开明,“大酺”和“与民同乐”之日允许民间举行大型宴饮活动,一般是三到五天,在这么热闹的日子里面,百戏的助兴节目就必不可少了,也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出现了女子相扑。

起初的女子相扑也并非是什么专业的竞技活动,只不过是为正式的相扑运动暖场子,热热身,招揽看客而已。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宫廷,因为这种娱乐性的体育运动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争强好胜的气节在里面,所以,在后面也就产生了各种有名的女相扑手,例如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妹等等。这些艺人在史书中的记载,大多容貌姣好,而且服饰光鲜。可见,宋朝时期女相扑手更多的是看女子的样貌,而相扑的竞技不过是助兴的手段而已。

那么女子是否有相扑的竞技呢?有的,分别有女子与女子的搏击,还有女子跟男子之间的搏击。《水浒传》第一百零四回就有一场段三娘与王庆的相扑较量的画面描述:

那女子有二十四五年纪,她脱了外面衫子,卷做一团,丢在一个桌子上,里面是箭杆小袖紧身,鹦哥绿短袄,下穿一条大档紫夹袖裤儿,踏步上前,提起拳头,望王庆打来。王庆见她女子,又见她起拳便有破绽,有意耍她故意不用快跌,也拽双拳吐个门户,摆开解数,与那女子相扑。

小说中的情节虽说不能完全信以为真,但是可以说明的是,那个时候的确是存在着相扑男女对打的现象。从小说的描述中,我们又对相扑产生了新的好奇点:女子相扑的着装到底是怎样的,这里说段三娘穿的是紧身衣,那么真实的女子相扑运动又是穿着什么呢?

“大酺”出现了女子相扑,其实这是对封建纲常的默默示威

女子相扑的服饰

关于女子相扑的服饰,相关史料的记载很少,但是从司马光上奏的文章中的“而使妇人臝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可以看出着装想必是非常的暴露。在山西晋城出土的宋代墓室中的壁画上,也有相扑的记载,其中一人似为女子,与其他男性相扑手一样,均是裸露上身,在下身只包裹一块布条。

在各种古文物的图像里面,也均记载到相扑的画面,装束基本上是保留着秦汉时的作风,比赛双方上身完全赤裸,下身光腿赤足,仅在腰胯束有短裤。头上一般是梳髻不冠,也有时戴璞头。这样的装束在中国古代的摔跤运动相扑中一直沿用至明清时期。

对于女子相扑的服饰是否跟男子的一样呢?明代的学者张萱在其所著的《疑耀》第三卷中曾指出,服饰是否完全跟男子的一样已经无从考证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女子上身穿着很少的内衣,所以才会让保守的司马光认为不合礼法,要求禁止。可是张萱后来又考证,嘉佑年间发生的“妇女裸戏”并非偶尔为之,在宫廷中时常能看到,它原本只是在宫廷中才能看到的,像本文上述所说的,原本只是宫廷中的一种礼制乐舞,很少有平民可以看到,后来这项活动流于市井,转移到了宣德门大庭广众之下了,基本上人人都能看到了,司马光也许觉得已经有违君主的威严,更有违儒家的礼制,所以才会请求陛下禁止。可见,宋代市井之中还是存在着女子裸体相扑,着装与男子一样,对宋代的封建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和影响。

“大酺”出现了女子相扑,其实这是对封建纲常的默默示威

女子相扑的平等意识

女子相扑这场运动不但民间的老百姓喜欢,连宫廷中的皇帝妃子们也喜欢,大家都同样热爱这样的运动,那么就会发生君民同场观看的画面,这对于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可是很大的挑战。

首先,相扑运动挑战了儒家思想里面的君臣等级的观念,君民同乐使得皇帝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威严,融入到百姓的群体中,尊卑差异被暂时抹去了,司马光认为这是对君威的极大亵渎。其实皇帝并没有损失什么,只是增强了平民的娱乐体验,娱乐过后又会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在这短暂的娱乐时间里,皇帝与百姓处在了一个身份平等的场合里,让相扑的表演和观众之间充满了情感,也正因为如此才让相扑变得流行与平等。皇帝放弃了自己的特权,将其融入到了日常生活的场景中,那种平等的自我意识就会慢慢地形成,使得平民百姓倍感亲切。

另外,相扑是一种体育竞技活动,融入了现代的公平竞争的理念,民主逻辑的形成也成为了一种与儒家思想的交融现象。它直接挑战了封建社会的伦理,体育的价值在于冠军所创造的价值理念,成为一种现代性的特征。正如乔治.维加雷洛说的:

竞技体育的起源使人误解产生了一种阶级逻辑到民主逻辑的改变,民主逻辑的形成,使得体育创造了一个神话世界,即民主的推论和有序的理想世界,天才的意识只能是顽强拼搏。

儒家作为规律和百姓的代表,他们为了天朝的合法性去劝谏君王,而另一方面又希望得到百姓的理解,它归根结底还是站在统治者这一边,极少会让平等观念出现在民众的思想里。然而君子没能有效地得到百姓的托付,也没能得到宗教性的支撑,皇权与黎民百姓之间的他们难以抹平,这是儒家思想的困境。

宋朝作为一个最接近近代社会的朝代,文化的开元已经逐渐展现了君王的开放与包容,可是,儒家却一直难以忍受其中的融合,因而相扑运动最后没能再在宫廷中继续下去,只能成为民间的一项普通运动。

而女子相扑也是一种对身体展示的运动,儒家所要展现的是内在文化,所谓修身,包括“修身以礼”、“以身体知”、“以身为教”等等,女子相扑通过对体型和肌肉等的外显性的夸张手法,使得儒家伦理中的内在欲望得以用身体完全展示,这是北宋政治、经济改革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现代化气息。

女子们的平等意识,也逐渐在这场体育运动中增强,她们表现出了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和气概,也挑战了外显性文化的种种束缚。

“大酺”出现了女子相扑,其实这是对封建纲常的默默示威

女子相扑如何与儒家思想共存

女子相扑也可以称之为一种裸身表演,这种表演跟儒家礼教是完全相悖的,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古时候比现在还要开放。其实,这种表演起初只是出现在宫廷中,后来唐朝时期才逐渐流入到民间。作为一种礼制乐舞,本来是有等级之分的,只有宫廷才能看到的,北宋初期就是在宫廷中时常出现。后来在宣德门这个地方表演,本来是与民同乐,但是宣德门可是个发布号令的严肃的地方,恰巧女子相扑这种运动又如此挑战儒家的礼教,自然不能被儒臣司马光容忍了。但是在民间依然流行,而在宋朝那个重儒的时代,儒家思想可谓是众多读书人的主体思想,这种运动又是如何能在民间与儒家思想共存的呢?

首先,中国的“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女子是不允许参加任何的体育竞技活动的,北宋时期的女子参加女子裸身表演,其实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她们认为,女子也是跟男子一样,能把一些事情做得更好,是对儒家思想权利构建的一种反向挑战。另外,宋代毕竟也是长期和辽、西夏、金、元等国家进行长期的征战,这也会让民众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尚武精神。更是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一种追求,女子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能在家里做女红,女子也是可以参加体育活动的。

综上所述,女子相扑之所以能在民间与儒家思想共存,一方面是因为君王的包容性强,另一方面是因为宋朝政治经济改革导致的繁荣景象,以致于人的思潮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再者便是在和睦的社会发展中,人们的思想变得开明和善于表现自己了,大多数的女子都敢于向男子挑战自我的能力了,因而女子相扑自然而然地就能在封建社会中与儒家思想共存。

“大酺”出现了女子相扑,其实这是对封建纲常的默默示威

结语

不管怎样,这都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多元展现的是统治者的胸襟,也是民众的一种民主意识。也许我们发现有些东西与礼教相悖,但是细想,很多新潮的东西可不都是要历经这么一个过程吗?加上这种裸身表演它所代表的是一种身体健康的形象,正如古希腊的人体艺术般,宣扬的是一种纯洁、健康与真诚。

现在摔跤已经是奥运会中的体育竞技项目之一,历经了千年的文化洗礼,中国人曾经与儒家思想相抗衡的一项运动登上了世界舞台,是世界上最早的体育竞技项目,而现今的摔跤运动就是过去中国古代的相扑,很难想象,当初如此简练的服饰,现在都已经设计出了各种专业化的运动装备,过去是光脚运动,现在都已经有专门的摔跤鞋了。

现代摔跤运动起源于希腊,在这个充满着健美的国家,将这一项运动变得如此完美,那么就让我们把更多的感谢送给我们的祖宗,也送给那些为了这项运动大胆挑战伦理的前辈们,因为他们,我们现在的体育文化生活才如此丰富。

摔跤鞋 摔跤用品 专业比赛摔跤鞋 武术鞋 经典红色摔跤鞋子 摔跤鞋 39 ¥216.81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相扑   儒家   百戏   纲常   女子   宣德   礼制   乐舞   杂耍   礼教   宋朝   摔跤   宫廷   封建   时期   儒家思想   民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