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京剧吗,这么上头吗?

抖音上听到京剧演员凌珂边打拍子边唱了《游龙戏凤》中的一段,十分上头:

这是京剧吗,这么上头吗?


“军爷做事理太差”

“不该调戏~我们好人家”


“好人家、歹人家”

“不该斜插海棠花”

“扭扭捏,多俊雅”

“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海棠花来海棠花”

“倒被军爷取笑咱”

“我这里将花 Der~Pia扔在地下”

“从今后不戴这朵海棠花”


听完脑海子里不停回荡着“海棠花来海棠花~”。

网友:

“这是京剧吗,我居然听懂了,还很喜欢”。

“听着上瘾,我们不是不喜欢京剧,是京剧没有我们接纳的表达方式”。


《游龙戏凤》又名《梅龙镇》,京剧传统剧目。风流倜傥的正德帝微服出游,来至梅龙镇投宿李龙客店。李因事外出,托其妹凤姐打理。情窦初开的凤姐貌美、天真、机智又俏皮,正德帝很是喜欢,借机调戏,展开追求。凤姐对这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子有好感,又很好奇,还得时时防备着他不付钱或是占自己便宜;正德帝的“追求”从厅堂到卧房,一步步逼近,但又随时准备适可而止——他喜欢这个小女子,但也要这个女子心甘情愿地喜欢他。强扭的瓜,是他所不屑的,风流而不下流。故事结局是正德帝露出龙袍一角,让凤姐识得他的身份,最终封凤姐为妃。像极了现在的霸道总裁偶像剧呀。清朝的人那么喜欢看京剧,大概就像我们喜欢看电影、追剧一样吧。


初听京剧总觉得听不懂,京剧主要是湖广音,唱腔中有很多发音与北京方言也是不相同的。原来京剧前身是流行于江南地区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

徽班进京——清初,徽州商人富甲一方,纷纷效仿江南江北文人士大夫蓄养家庭戏班。这些长期为徽商所养所用的戏曲班社就被外人称为“徽班”。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旬寿辰,扬州徽商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班,进京参加盛大的祝寿演出,在这场群戏荟萃,众艺争胜的艺术竞赛中崭露头角。三庆班进京取得成功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入北京,这就是“四大徽班进京”,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


这是京剧吗,这么上头吗?

四大徽班进京后,凭借徽班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艺术优势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同时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歌是加上了京剧音乐元素的歌曲,最近抖音上经常听到一首歌:

“梦醒正好三月三,花开了又落年复年”

“家就在这里还未变,跟我一起回家吧。”


这首歌的名字叫做《我家住在桃花山》,原唱陈姿羽er歌曲发行于2018年8月15日。

抖音上的版本是《上线吧华彩少年》节目中,京剧花旦田苗苗表演京剧选段《桃花山》中演唱的,曲尾融入了京剧唱腔,令人耳目一新。网友直呼被“惊艳”到了,有内味了!受到很多人的喜欢。


这是京剧吗,这么上头吗?

这是京剧吗,这么上头吗?

这是京剧吗,这么上头吗?


《上线吧华彩少年》是央视推出的首档宣扬国风的少年成团选秀节目,2020年12月25日在央视(CCTV1)开始播出。节目通过京剧、民族器乐、舞蹈等艺术表达,向观众们展示少年眼中的传统文化。国风的融入,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惊喜。

京歌是对京剧的改良与创新,梅葆玖大师的《梨花颂》是京歌中的经典,《梨花颂》是新编历史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加入了梅派唱腔特色,意境深远,回味悠长。京歌也是对现代歌曲的充实与丰富,像我们熟悉的信乐团的《One Night in 北京》、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等。

这是京剧吗,这么上头吗?

这是京剧吗,这么上头吗?

我们不是不喜欢京剧,只是京剧没有我们接纳的表达方式。希望京剧能以新的形式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绽放异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江南地区   京剧   正德   好人家   海棠花   剧目   华彩   唱腔   贵妃   国风   北京   凤姐   节目   少年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