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最好的家风,是遇事不责备

前两天,两则关于父子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热议。


第一则是一对重庆市沙坪坝区的父子。

10月7日晚,这位爸爸突然接到了警察的电话。


有车主报警称,下午车在停车场被人划了,怀疑是他儿子干的。

爸爸到派出所查监控,果然在车旁看到了儿子的身影,于是他赔了3500元修理费。


马东:最好的家风,是遇事不责备


原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了,谁知回到家后,孩子情绪低落,并坚称自己并未划车。


马东:最好的家风,是遇事不责备


凭着对儿子的了解,他相信孩子,为了还孩子清白,他再次联系了派出所,找到此车两天前的监控,显示当时车身已有划痕,原来,孩子真没有撒谎。


马东:最好的家风,是遇事不责备


新闻一出,迅速引发了众多网友点赞,也因此勾起了很多人童年被错怪、被冤枉的回忆,有人感慨,愿意相信孩子、不责备孩子的家长,太难能可贵了


马东:最好的家风,是遇事不责备


而10月16日,一位湖北宜昌家长骑着电动车等待红灯时,因起步太快,后座小孩不慎跌落,小孩在后面追着跑,家长浑然不知。


后车司机狂按喇叭一路护送,幸好转角处家长停下,不料家长竟然上前一脚将孩子踹倒在地……

马东:最好的家风,是遇事不责备

马东:最好的家风,是遇事不责备

马东:最好的家风,是遇事不责备


看着惊魂未定的孩子,很多网友心疼不已:不应该马上看看受伤了吗?啥家长?为啥责怪孩子?


当父母不需领取资质证书,但当好父母却并非轻而易举。


一家人遇到事情一起解决,有了分歧,和气沟通,不争对错,不责备。


老子曾说过:“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遇事不责备,是一个家庭里最好的家风。


马东:最好的家风,是遇事不责备

01

最好的家风,是遇事不责备


有这样一个段子。


晚饭后,妈妈和姐姐在厨房里清洗餐具,妹妹和爸爸在客厅里看电视。


忽然,厨房传来了碗破碎的声音,顿时一片无声。


妹妹对爸爸说:“这碗肯定是妈妈打碎的。”


爸爸就问她:“你怎么知道的?”


妹妹的回答很有意思:“因为妈妈没骂人啊。”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个小段子,而且深有感触。


生活中总有出错的时候,我们时常受到指责,也会不自觉地指责他人。


在不幸的家庭里,总是充斥着指责和挑剔,但忘记了家是讲爱的地方。


回忆母亲时,张爱玲总是会想起她那张愤怒的脸。


她母亲喜怒无常,生气的时候总是对人咆哮。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小爱玲发现少了一把椅子,就费力地搬来一把椅子,妈妈在所有客人面前大喊:“你现在在做什么?你是猪吗?”


张爱玲生病时,母亲要花医药费,还要照顾她,经常不耐烦地说:“反正你活着是为了害人。”


母亲的刀子嘴,让张爱玲的一生蒙上了忧郁的阴霾。


每个家庭的幸与不幸,都和父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教育可以一本正经,也可以充满欢声笑语。


今年是汪曾祺诞辰100周年,他的童年是欢乐的,因为他有一位好父亲。


汪曾祺在散文中曾这样写到:


“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了了……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


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


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


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家庭同心,即便再穷也能成为富翁。


最好的家风,是遇事不责备。


马东:最好的家风,是遇事不责备

02

遇事时的责备

是亲密关系的杀手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哪一刻觉得自己委屈得不行?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

不是小时候被外人欺负,也不是长大后被上司训斥,而是我犯了一个错,自己自责难过,亲密的人不仅没有宽慰,还蛮不讲情、不休不止地指责。

去年,为了照顾两个孩子,闺蜜兮兮放弃高薪工作,选择当全职妈妈。


这两天降温,小儿子得了重感冒,在医院儿科诊室,她心急如焚地盼来丈夫,得到的却是他劈头盖脸的一顿指责:


“什么事都不做,连个孩子都照顾不好。”


“变天了你就不知道给孩子加件衣服吗?”


“我真不知道你这个妈是怎么当的?”


兮兮的心凉到了极点。


夫妻关系的一大杀手,是我无助时你没有伸手拉我一把,我犯错时你总是不休不止地责备。


恶语伤人六月寒,责备一旦出口,就意味着深深的伤害,这个伤口一旦撕裂,便很难修复至从前。


当代众多女作家中,我最为钦佩的是杨绛,除了她的淡定从容、博学多才,还有她那充满着恩爱与和谐的家庭,总能让人心生羡慕。


“我为你剥虾”的浪漫,钱钟书早已为她演绎过。


一次,杨绛在厨房里做虾。


她假装内行地说:“虾,我懂的,得剪掉须须和脚。”


结果她刚剪了一刀,虾在她手里抽搐,她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虾,逃出厨房。


钱钟书问她怎么了,她说:“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


钱钟书说虾不会像她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没关系,以后吃虾,都由我来剪。”


遇事开口指责,数落一番,这是很多夫妻的日常。


换了别的夫妻,说不定会这样指责:“你也太笨了吧,还是个女人吗?连个虾都不会剪?”


有的夫妻,越是伤人的话越容易脱口而出。


钱钟书和杨绛这对夫妻,一个犯傻,一个包容,一个犯错,一个温柔地说:“不要紧。”


最好的夫妻关系,是遇事不责备。


马东:最好的家风,是遇事不责备

03

时间不会对父母仁慈

但你一定要对他们温柔


我们的脾气,总是容易撒给亲人;


我们的怒火,唯一的承受对象也是亲人,因为外人没理由忍你。


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子女这样对父母说话:


“怎么这么久了还没到,这满桌的菜都快凉了?”


“让你们打个车,快一点,你们非要坐公交。”


“每个月没给你们钱用吗?总是一副穷酸样。”


重阳节,我去表姐家看舅舅舅妈,刚一进门,就听见表姐在电话里大声责备二老。


今年快70岁的舅舅舅妈,身体一直很好,还能坐公交来表姐家串门,这本是件好事,可表姐却看不惯他们的节省,直到吃饭时,她还在数落着他们。


看着舅舅舅妈在表姐面前小心翼翼赔不是的样子,真的很让人心疼。


据说,舅舅舅妈回去后,都病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由得悲从中来,父母年纪越大,在我们面前越拘束,说话做事总觉得在看我们的脸色,我们不爱听的话不再说,我们不想看到的事不再做,他们变得小心翼翼了起来,总怕做什么事惹我们不高兴。


马东主持节目时,曾提及他的母亲。


他说,76岁的老母亲,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关灯,屋里灯亮着,只要没人在,她就第一时间关掉。


马东一开始还告诉母亲,一开一关会影响灯的使用寿命,一直亮着也费不了多少电,但在发现母亲每次说“好”,紧接着又关上之后,马东再也不和母亲计较这样的小事。


马东说,节约用电已成为母亲的思维定势,就算你告诉她不用随时关灯的道理,她也改变不了自己过去积累下来的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做到像马东那样,不和父母争对错,而是把一件小事冠以“三观不合”,嫌他们墨守成规,甚至为了自认为“正确”的小事和父母争的面红耳赤。


家事无对错,只有和不和,要学会理解父母,不要对他们百般苛求和指责。


你永远不会知道,在他们不动声色的表面之下,藏着多少难以启齿的卑微与无奈。


时间可以不对父母仁慈,但我们一定要对他们温柔。


泰戈尔说过:“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懂得换位思考,哪怕别人出了错,也不会随便给他人难堪。


遇事不责备、遇事多宽慰,才是关系的保鲜剂,感情才能更深厚绵长。(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家风   舅妈   表姐   对错   舅舅   父子   不和   爸爸   家长   父母   母亲   夫妻   妈妈   孩子   家庭   马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