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羊城暗哨》的原型案件,侦察员张志强退休后才说出侦破细节

经典的反特影片《羊城暗哨》在上世纪50年代风靡全国,被译成五国语言在全球放映。

影片改编自当时震惊全国的“羊城第一案”。

电影《羊城暗哨》的原型案件,侦察员张志强退休后才说出侦破细节

1952年,广东省大东公安分局收到两封匿名信,举报有特务计划从黄沙码头上船,劫持一艘从广州开往海南岛的客轮,先开到菲律宾,然后在10月份联大召开会议的时候,到联合国控诉共产党,最后再投奔台湾。

信件的内容让大东分局震惊,他们立即上报省厅。省厅看到举报内容后也同样紧张起来,信中所说有时间有地点,不像是空穴来风。更何况,台湾当时占据着联合国五常席位,去联大控诉完全是可以操作的事,新中国将被严重抹黑。

电影《羊城暗哨》的原型案件,侦察员张志强退休后才说出侦破细节

当务之急是查出写信人是谁?广州警方抽调精英组成专案组,投入侦破工作。

经过内查外调,写信人名叫刘仁德,曾经是一名海员,公安人员悬着的心高度紧张起来,海员——货轮,暗藏的特务目的性很强。

电影《羊城暗哨》的原型案件,侦察员张志强退休后才说出侦破细节

事不宜迟,公安人员决定接触刘仁德。

刘仁德倒也爽快,承认信是他写的,他之所以知道内情,是他身边有一个暗藏的国民党特务。

电影《羊城暗哨》的原型案件,侦察员张志强退休后才说出侦破细节

刘仁德经常去一家小面馆,面馆里还有一位常客是个算命先生叫吕薄冰,因为常在一起吃面二人一来二去就熟悉了。

吕薄冰听说刘仁德曾当过海员立刻热情起来。终于有一天吕薄冰摊牌了,他们想劫持一艘客轮去联大控诉新生的中国政府,刘当过海员,是组织上重点发展对象。

电影《羊城暗哨》的原型案件,侦察员张志强退休后才说出侦破细节

刘仁德惊呆了,他没想到好吃懒做居然也能惹祸上身。对方以组织名义找他谈,背后一定还有人,如果拒绝肯定性命难保,从逆作恶,刘仁德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会坏到这个程度。

电影《羊城暗哨》的原型案件,侦察员张志强退休后才说出侦破细节

他思索再三,决定向公安人员检举,又担心信件收不到,故而连续寄出两封。

案件的侦破过程完全没有电影里那么有故事性,不得不佩服编剧们的想象力。

刘仁德被突破后,公安人员让刘仁德假意顺从,继续和吕薄冰接头,安排年仅18岁的小侦查员张志强负责跟踪吕薄冰。

1995年,已经91岁的张老讲述了他盯梢的过程。

电影《羊城暗哨》的原型案件,侦察员张志强退休后才说出侦破细节

张老跟踪了吕薄冰整整十天,而且是24小时紧盯,确定吕薄冰睡了他才敢睡,好在年轻身体好,一天只睡3个小时,就这么把吕薄冰的关系网“偷窥”的一清二楚。

张老盯梢过程中也发生过险情,有两次差点被吕薄冰察觉,好在反应机敏遮掩了过去。

最后查明,被吕薄冰策反的人员有32名之多,遍及20多个省份,相当有代表性,其中电影中的八姑和梅姨原型分别来自贵州和四川。

电影《羊城暗哨》的原型案件,侦察员张志强退休后才说出侦破细节

公安人员决定在特务上船前收网,用了7个昼夜,将32个败类一网打尽。

在反特战线干了35年的张志强从来不告诉家人他是做什么的,直到退休后家人才知道他工作的性质,张老说跟踪的安全距离是12米左右,跟踪时会佩戴微型手枪,可以藏在巴掌里,子弹上都有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心高   内查外调   海南岛   羊城   菲律宾   暗哨   侦察员   联合国   公安人员   客轮   薄冰   海员   联大   特务   台湾   原型   信件   案件   细节   过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