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一生自在

非让情感特约作者/池边梅

季羡林:一生自在

在逛书店时,偶然看到了这本书,随手翻了翻,于是,一见钟情,再见,仍然不能忘情,三见,已情深似海,然又犹豫,它会不会像其他书那样,在我的多情之下,被弄回家,后又束之高阁,在冷清寂寞中,度日如年。

犹豫再三,终于,在二零二一年的三八妇女节,把它和它的伙伴们,一起买回来,作为给自己的礼物。

《一生自在》是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全书分五章,第一章就是:“书卷伴青灯,足以慰风尘”。共十篇文章。

季羡林:一生自在

季羡林先生和爱猫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我自诩是爱读书的人。从小到大,正儿八经的书,读的一塌糊涂,闲书倒读了不少,不过,全是漫无目的胡乱读。说起来,洋洋洒洒的,好像自己多博学似的,其实,读过的书,还是散沙一样,没个体系。

在读季羡林先生的这本书时,我才发现,原来,都是读书,差异大矣!

季先生提到:

“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一生自在

他说自己,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然后,他把书读到让人诧异的地步。在清华四年,每年的学分都是优。他读过的书多而杂,经史子集,都曾经涉猎。

他最爱读的是闲书。《三侠五义》等,读得如醉如痴。然而,他读书,都是很细致的,不像我们平时像打发时间一样的,泛泛而谈。

他提到,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陈寅恪先生,陈寅恪先生考证,从一个不大的切入口切入,如剥春笋,每剥一层,都是信而有征,让你非跟着他走不行。剥到最后,露出核心,也就是得到结论。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你没有法子不信服。

季羡林:一生自在

他还提到最喜爱的书,有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还有许多人没有注意过的《世说新语》,另外,还有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诗。在对每一位作者的书,进行介绍时,他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也曾读过一些李白、杜甫的诗,对他们的诗,特别有感触,然而,季先生说起他们,却别致而中肯。

他说:“摆脱七律的束缚,李白是没有枷锁跳舞;杜甫善于使用七律,则是带着枷锁跳舞,他们的舞,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提到读《红楼梦》,他说:“读这样一本书,主要是欣赏它的高超的艺术手法,那些把它政治化的无稽之谈,都是不可取的“

这句话,对于一个爱好红楼,只把它当小说来读的人,简直是遇到知音了。这也间接地告诉我们,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可能是生活的照搬。读书,也要高屋建瓴,有自己的观点,不盲从。

季羡林:一生自在

文章不论大小,要新

读书读的多了,有时,看人家文章写的才思喷涌,不由得自己也有些手痒,想写一篇文章,发思古之幽情,叙今朝之感慨。

然而,经常打开电脑,却不知自己要写什么,偶尔写了,也是开笔就觉得仓促。写出来的文章,除了几个好友,却不过面子,赏脸读了几句,然后,就像一滴水,淹没在深邃的海洋里了。

季羡林先生在这里,告诉大家:

文章的行文布局,特别起头与结尾,更是文章的关键部位。文章一起头,必须立刻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牢牢抓住,让他非读下去不可,大有欲罢不能之势

他特别提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写好文章,让人送走之后,觉得不够满意,又派人快马加鞭地追回,修改到满意才是。

季羡林:一生自在

对于结尾,他同样予以重视。

他提到:“古代的诗人,几乎没有哪一篇不在结尾上下功夫的,诗文总不能平平淡淡地结束“

这让人想到“三月不知肉味“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样的字眼。好文章也罢,好音乐也罢,都要有让人回味无穷之力。

他提到自己在德国写论文的事。

写论文,很多人写过,我也写过。那时,我在自考会计本科,论文得到优,才有可能取得学士学位。

我先找了些杂志,看了看,就着杂志,选了个题目,然后,又搜集了资料,完成了论文。后来,答辩,倒是通过了,只是,得了个中,从此,与学士学位,擦肩而过。

这场论文,说是论文,其实对我来讲,只是一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仓促而又无奈的过程。现在想来,都有些遗憾,觉得自己没做好。

季羡林:一生自在

季先生是怎么写论文的?

他用了三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成卡片,又到处翻阅书籍和杂志,看了总有一百多种书,又整理,使之条理化,写出提纲,最后完成文章。

季羡林:一生自在

完成论文之后,还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仅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字词句,还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

这样繁琐而又漫长的工作,他也都认真做了。这样做下来,论文几乎不会有错误出现。他用最笨的方法,来做最聪明的人。

他们写论文,强调一个新字,没有新见解,就不必写文章。见解和题目不论大小,就怕不新。比起,那些老生常谈的琐碎,这对于写作,何尝不是一种警示与提醒?

名家季羡林:一生自在 ¥22.5 购买

-作者简介-

池边梅,非让情感特约作者。笔下有花,心中有梦的才女一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信而有征   史记   自在   闲书   杜甫   李白   枷锁   仓促   见解   卡片   结尾   杂志   作者   论文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