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古方治疗狐臭

运用名医古方治疗狐臭7例所感


狐臭,又称为腋臭、腋气等。狐臭一词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该病虽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但因腋部的特殊臭味,非常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严重可危及患者心理健康。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大汗腺的分泌异常导致。在天热出汗后最明显,可同时伴有色汗(以黄色多见),少数患者外阴、肛门和乳晕等部位也可累及。多数患者有外耳道耵聍,俗称“油耳”。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有遗传特点,青春期最为明显,老年期有减轻或消失的趋势,月经和妊娠可使腋腺分泌活跃而加重。

1 名医拾遗

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九十九》中记载:“狐臭用硇砂、密陀僧、明矾、铜青、白附子、辰砂为末,先以皂角水洗二、三次,后敷上,不过三次全好。”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德艺双馨,《丹溪心法》是其代表作。

书中写着“三次全好,可见疗效非同一般。狐臭病乃皮毛肌腠之病,病在外,外用特殊中药,直达病所,未尝不是良法。但书中无具体的用量、使用时间等记载。查阅《中药学》朱砂、白矾等药外用皆是适量,外用相对安全可靠,笔者根据书中记载之法运用,自拟方如下。

成分:皂角200g(打细粉,单包),紫硇砂、密陀僧、明矾、铜青、白附子、辰砂各50g。6味药全部混合打粉,越细越好,利于吸收(至少能过80目筛子)。拟名为“七物祛臭散”。


使用方法:先取皂角粉20g放在砂锅里,加约2L水,煎30min。外洗数次,不要擦干皮肤,根据腋下大小取适量6味药的混合药粉,敷在局部(药粉很薄一层,太多会瘙痒),然后用透气纱布,或者清洁棉布等包好,防止药物漏出。

使用时间:每天晚上开始敷,早上拆掉。每日1次,每日使用,连续数日。过程比较艰苦,需要恒心。外敷毕竟不是长久的治疗手段,患有脚气的人非常清楚。

重度的腋臭建议去正规的专科医院做手术,但是千万不要做微创,还是要找后国际专利认证的医院,腋臭科会有专业的技术,创口小,恢复好,不易复发,只有少数患者在七年甚至十年以后有点异味会复查,检查后异味很轻,只需要服用一点内服药,生活习惯注意一下。

少吃刺激性食物:味浓或刺激性食物,如洋葱、蒜头和辛辣的食物,含有硫磺的化学物质,可干扰细菌生长,但它们被人体吸收后,异味会随汗腺排出,从而增加体味。这种狐臭的饮食原则比较重要。

多吃高水分食物:有狐臭的人宜多吃含水分多的蔬果瓜类,如西瓜、冬瓜、生菜、白菜和橙子等,多吸收高纤多水分的食物可增加排便速度,将肠胃内的有机物质排出体外,细菌难以滋生,自然可减低腋臭味。这也是狐臭的饮食原则。

上海,北京,长沙,南京,重庆,金华,武汉,郑州,昆明,深圳,太原,沈阳,贵阳,广州,杭州,西宁,西安,南昌,潍坊,温州,宁波,合肥,苏州这些地方都有相应技术的医院,想要了解的可以私聊我关于治疗效果和过程的问题。

注意事项:药物有点毒性,不可内服。局部有皮肤破损,禁止使用,皮肤完好后,可以使用。若使用过程中出现发红发痒等过敏现象,有以下两个解决方法,一是减量,只在皮肤表面擦上薄薄一层;二是用多层纱布包裹药粉,在锅里蒸热,腋下夹住药包。另外该外用药有毒性,不建议长期使用,以15日为限,若15日未能治愈,可采用针灸或中药内服调理体质,从内而治。

2 临床运用

接诊患者7例,男3例,女4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50岁。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腋下夹上纱布,10min后取下,纱布无味。有效:腋下夹上纱布,10min后取下,纱布有微味。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其中5人治愈,治疗时间为7~10d。1例因使用麻烦和时间原因,未能坚持每日治疗,断断续续治疗10次,也获得显著效果,臭味消失大半,但仍有余味,伴有发红过敏症状,出现药物副作用,不敢继续使用而停止治疗。在7例病人治疗过程中,除了1例出现皮肤发红瘙痒情况,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典型病例

名医古方治疗狐臭

名医古方治疗狐臭

3 讨论

3.1 自拟方释义


名医古方治疗狐臭


中医治疗时长较长

3.3 狐臭病的中医学认识

中医学认为腋臭发病,为湿热内郁或先天所致。临床上采用改善体质的思路,用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内服,取得良好效果。采用直接直取病灶,祛邪杀虫思路,用三仙腋膏外用、师氏火针局部围刺也取得不错效果。可见狐臭病主要因患者素体湿热,外邪侵袭腋下,内外合病。

《医林绳墨·汗》中讲:“有腋汗者……此肝虚乘热也。”通过对该典型病例分析。患者口里唾液多,睡觉易流口水,纳差,有时便秘,有时便溏,可见脾胃阳虚。患者之前用针灸治疗,也有显效,可见内因也是该病的关键。

《诸病源候论》中“此亦是气血不和,为风邪所搏,津液蕴瘀,故气湿臭”。对狐臭病病机描述的最为确切。此处的风邪是产生狐臭的直接原因,患者本身体质也有气血不和。可见该病是内外合病,无论是祛邪之法,还是调内之法,都会对本病有良好疗效。内外兼治,更能巩固疗效,以防复发。

从经络角度分析,肝与胆相表里,胆过毛际,过胸胁和腋下。胃经过乳头,加上从所治病例进行分析,患者多有肝胆功能失常的表现,该病病位定在肝、胆和胃三经。狐臭病应为先天肝不足,易于肝气郁结,胆气不舒,同时为胃阳不足。肝气郁结,肝经循行至腋下,经络不通。胃阳不足,不能完全腐熟运化水谷,久则生痰湿。易受外邪侵袭,内外合病,局部产生湿热,湿热难去,不易治愈。

4 小结

现代医学对狐臭的病因机制认为是由腋腺分泌物所致,目前已经证实,大汗腺分泌物气味结合蛋白(ASOB)与E-3M2H的分泌密切。这些分泌物经体表潮湿处的乳臭杆菌分解成具有特殊臭味的不饱和脂肪酸。用手术治疗狐臭,发现需要准确去除变异的大汗腺。

综上,若要从中医思路治疗狐臭,可一边用特效中药,祛邪杀虫,同时针灸或者中药内服辨证论治,主要从肝、胆和胃三经着手,补血疏肝,健脾化湿,清胃泻热等思路进行治疗。中医调理好了,身心舒畅,但是确实难度很大,中医理论复杂玄妙,好的中医不好遇到,大多会理论唬人,真的分析病人的病因和身体状况时,往往力不从心。

而通过手术,才能去除病灶,无论身体是否燥热,虚弱,都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做手术,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签约治疗,保障患者最大的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狐臭   杀虫   硇砂   心法   腋臭   古方   药粉   汗腺   腋下   分泌物   湿热   纱布   名医   疗效   患者   食物   皮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