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作者:梨子

“不能否认网红市场逐渐成熟,带给不少人转型的机遇,但是树立“网红”二字正面的形象,才是每一人选择入行前最该学习的一门课。”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我是梨子。


你能想象一个网红为了流量可以有多疯吗?


魔幻2020刚刚过去一半,奇幻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发生。


最近,网络上又多了一个新词条,家暴妆。


所谓“家暴妆”,就是用化妆的手法把自己化成满脸伤痕、鼻青脸肿的样子,好像刚刚经历过家暴一样。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尝试被人打系列”

“我TM爱死这个家暴妆特效了”

“眼影的进步从家暴妆开始”

...


无知言论,整屏刷过,字字扎心。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不知这个妆容为何而起,往好了想可能是为了抵制任何暴力行为,往坏了想这群人到底是如何稀释社会记忆,试图让“家暴”二字合理化?


比起说她们是跳梁的小丑,“借刀杀人”仿佛更适合她们一些。


家暴是个复杂又严肃的现象,却被她们当成一种彰显个性的噱头。


这对家暴受害者真的太不尊重了!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2010年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有60%至70%的妇女都曾受到过与其关系密切者的家暴。


从淤青、肿胀、脑震荡到骨折、流产、烧烫伤,甚至出现肢体残疾和听力等永久性损伤,直至被折磨致死。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同为美妆博主的宇芽被前男友家暴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把伤痕公开,勇敢发声,拼命维权,为的就是逃出牢笼,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而今,这些人却拿别人最痛的记忆来调侃赚取流量,真的坏到骨子里。


任何人没有具象美的权利,但是推崇一种美的前提是,要学会尊重。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不得不说,现在做网红的门槛太低了。


想起2020年初中国最艰难的那段时间,也曾刮起过一波类似的热潮,网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这样的话题:#2020最美的彩妆#


抱着谦虚学习的态度点开了这个话题。


结果,一条条消息看过去,气愤不已,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医护人员脸上的印记是一枚特殊的军功章。


于是,有些人开始为了“邀功”动了歪脑筋。


这些所谓的网红,模仿医护人员脸上被压出印记的样子,化了压痕妆。


脸上浮夸的妆容,和“加油”的字幕,格格不入。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医护人员脸上的这些伤痕,是为了国家,他们担起常人无法承受的痛,是民众心里不能触及的痛。


但是,在这群人眼里,却变成了能轻轻松松带来流量的商机。


一个红了,跟风模仿。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简简单单划几道纹路,就是对医护人员致敬吗?


脸上抹两撇红色眼影,就是他们加油的方式吗?


任何人的差距在这个时候就格外明显。


有的人活着就是奉献,而有的人为了混口饭吃连这种热度也要蹭一蹭。


脑子呢?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一个口罩压痕妆,仅仅是这群网红令人开眼的第一步。


更多匪夷所思的还在后面。


表白病毒?


一场病毒,让多少人永远看不见2020年的春天,让多少家庭变得家不像家。


可即便这样,也叫不醒一些装睡的人。


“口罩压痕妆已经有人做了,那我就来个新冠病毒妆。”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表白病毒?


是的,你没看错。


就是这个令全球陷入危机的病毒,有人爱上它了。


“我喜欢你,请和我交往!”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撰写医生&病毒小说?


浏览6万,转发4092,点赞787。


是真的有人赞同,还是把你的无知当笑柄,不得而知。


活在屏幕前的人,只顾着沉醉在万众瞩目的虚荣心下。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直播抓野味?


为了涨粉,直播上山抓捕雉鸡。


当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后来被查这个女主播家里的野生动物,种类颇多。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这些,都是在疫情期间发生的事情。


当所有人都在绞尽脑汁想着,怎样让这行疫情早点结束,有这样一个小群体,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消费国难。


为了流量,变得心不像心,人不像人。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流量变现,给人一种假象。


似乎只要脑洞开得大,短短十来秒便可入账斗金。


为了几百万的流量,不惜铤而走险的冲动逐利现象,越来越多。


曾经有一名主播,明码标价的“卖艺”。


刷1个火箭礼物,就喝一杯红酒

刷2个火箭礼物,就吃一只壁虎

刷3个飞机礼物,就吃一条蜈蚣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于是,看热闹的人来了兴致,疯狂的点赞、刷礼物。


蜈蚣、面包虫、壁虎......各种活体虫都被他塞进嘴里。


一场直播下来,收益非常可观。


比起坐办公室,这种方式确实来钱太快了,快到他根本想都不想,利后面的弊是什么。


直到最后,大口大口灌着白酒,倒地不起,最终生命定格。


活活把自己作没了。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有的人作自己,有的人作别人。


一名化着夸张妆容的女孩,在人来人往的菜市场做直播。


大声喧哗不说,更是严重影响交通。


路过的一个大爷就小声嘀咕了一句:什么人都有。


没想到这句话成为他噩梦的开始,女子听见之后,她返回追上大爷,二话不说搂着大爷的脖子就要强吻。


经过几经挣扎,大爷才勉强从这名二百多斤的女子臂弯中逃脱。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看到这里,觉得无语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娱乐大众开始和伤风败俗划上等号。


出卖自尊,拿命换钱,这样的恶作剧什么时候可以收手呢?


自己为夺人眼球的一系列操作,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新华网曾在2017年发布过一个调查结果:《95后谜之就业观》,看完让人一脸懵。


近乎一半的95后,最向往的职业就是网红。


在他们看来,无拘无束,坐在家里,开开直播,就能赚到比多数人老实工作更加可观的收入。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于是,这种风气开始影响越来越广的群体。


网红赚钱那么容易,我为什么还要上学?


河北有一名小学生模仿网红炫富。


拿着妈妈“九万块钱”买的包,对着看视频那端的人破口大骂。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消费痛苦,为了流量网红可以有多疯


不知何时,网红好像成为一个贬义词。


其实,网红这个职业并没有错。


不能否认网红市场逐渐成熟,带给不少人转型的机遇,但是树立“网红”二字正面的形象,才是每一人选择入行前最该学习的一门课。


你说上学没用吗?


至少旅行菌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做不出上面这些事。


家暴妆也好,无下限也罢。


说到底这个社会真正的中流砥柱,不是钱,不是流量,而是人心中的善念。


别人的苦痛,不该被拿来消遣、娱乐。


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是因为我们应懂得是非善恶。


有些底线不能触,有些玩笑开不得。


流量过后,一地鸡毛。


这样的走红,真的令人羡慕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大口   流量   梨子   蜈蚣   壁虎   口罩   疫情   绞尽脑汁   眼影   大爷   伤痕   脸上   痛苦   礼物   事情   病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