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01

拿命案说笑,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杭州失踪的来女士,经过确认,已经遇害,杀死她的正是自己的丈夫。


因为来女士的肢体碎块,在小区的化粪池中发现,所以,这几天网络上、生活中的很多人,开始流行一种“化粪池警告”的梗。


什么是“化粪池警告”呢?


简单来说,就是借用杭州来女士的悲惨遭遇,在婚姻关系或者男女相处过程中进行语言恐吓,从而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没什么是2吨水解决不了的”、“最多4吨水”、“绞肉机了解一下”,类似变态的评论,开始疯狂在人群中散播。


这种惨无人道的犯罪行为,每次想起来都会让人不寒而栗,居然会被一些恶心的人拿来娱乐化,人性何在啊?


消遣别人的痛苦,来激发自己的快乐,这种行为就是一场变态的狂欢。


可更让人感到可悲的是,很多人居然盲目跟风,将恐惧变成了谈论的笑话,动不动就用“化粪池警告”,开一点都不好笑的玩笑。


02

一对夫妻,在小视频平台上拍摄日常生活。


妻子配文说:他擅长做家务,我擅长跳舞,我们俩一起给大家展示下才艺。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结果,评论区出现了大量的“化粪池警告”言论。


有人说,不听话的时候,两顿水解决一切问题。


有人说,现在还年轻,舍不得,等老了,直接化粪池处理。



还有人直接为男方出主意,说哥们别犹豫了,水钱我出。


也有的人嘲讽女方的身材,说这最少要4吨水吧。


一场惨绝人寰的命案,在这些人眼中, 只剩下化粪池、水费、压缩饼干这种恶心的字眼。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不知道是被“杀人警告”吓到,还是也在玩梗,一些女性竟纷纷表示,“感谢老公不杀之恩”。


“每天早晨起床,首先感谢老公的不杀之恩。”


“每天把老公伺候得好点。”


“每天醒来都要说‘天哪我还活着,赶紧嘚瑟一下’。”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以后少要零花钱,家务全包,全天带娃,老公说一我不说二。”


“就算挨骂也不敢造次了。”


“毕竟,没有什么是两吨水解决不了的。”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仿佛只要伴侣不杀人,就是完美婚姻了。


恍惚间还以为穿越回了大清,

三从四德卷土重来。


不仅自己跪着,还要拉下别人,

贱不贱呐?


还有人跟女朋友这样“调情”:


“我也要把你丢进化粪池里”,

“吃粑粑”,

“今天回家就把你打死,分尸,冲化粪池”。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更有人,因为和女朋友闹了点小矛盾,就直接开始在朋友圈讨论起了怎么杀人分尸、毁尸灭迹:



评论里也都是在认真出主意,讨论怎么处理尸体。


?????简直令人窒息。


就算这又是“玩梗”、“抖机灵”,公开详细讨论这种教唆犯罪的内容,影响也相当恶劣了吧?


如果有人看了这条“杀人指南”,真的去作案了,谁来负责?


假设一下,如果你的男朋友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和朋友其乐融融地研究怎么分尸你。


你会有什么反应?


反正如果我是女生,我的第一反应是:快逃!


你们猜猜这个人的女朋友是什么反应?


她把对话截图下来,娇滴滴地发了一条朋友圈:

“救命,我活不久了”


而下面的人还在继续调侃说笑。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以最惨烈的死亡来打情骂俏,这是什么神仙爱情,佩服!

有人看到这条朋友圈感到担忧,出于好心截图投稿给了某大V博主,希望曝光这个人,并提醒其他人。


博主发布该截图后,反而被这对情侣的朋友追着骂。


“你当自己是救世主吗?”

“想杀人这件事无罪,法律也没法制裁。”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而在某宝,有人恶意在绞肉机商品页面里问道:


“来女士丈夫是不是用的同款?”

“是的,质量很好的哦,用起来很方便。”



因为问答区的提问,商品甚至被关联上了“女士”的标签......



大夏天,看得人心里发毛,不寒而栗。


看到这,突然觉得警方不公布作案细节是很有道理的。


毕竟仅仅靠推测得出的结论,都能被这些渣滓拿去讲无下限的段子、抖机灵。


这已经不是什么“男权”、“女权”的问题了,这就是纯粹的三观扭曲。


把血淋淋的人伦惨剧当做笑话到处评论,还以为自己很幽默,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的恶毒。

03

这种把他人的痛苦当佐料,蘸着吃人血馒头的行为,让人想起了前一阵子的“家暴妆”事件。


“家暴妆”是什么?就如同字面意义,是用化妆来模仿被家暴后头破血流的样子。


其实一开始,大家只是在模仿“mugshot(入狱照)”的姿势,化“入狱妆”。



晕花的眼妆,蓬乱的头发,酷酷的挑衅表情,无一不表达着“我超拽”。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虽说入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单纯为了扮酷而仿妆,无可厚非。


毕竟,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有拍入狱照的机会。


但随着一些博主言论的发酵,这种妆容渐渐开始变味了......


James Charles:“被家暴后,我依然很美”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接着,这股歪风又席卷了国内。


她们嘻嘻哈哈,把“家暴”这一犯罪行为,当做哗众取宠的道具:


“超酷的家暴妆,跟风来一波。”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笑死我了,化了这个妆,朋友圈刷爆了。”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



受伤的原因有很多种。


明明可以说是“受伤妆”,为什么非要冠以“家暴”的名字。


美化家暴?既不好笑,又显得无知至极。



如果哪天某些博主真的遭受家暴伤害,会不会有人夸赞“这个妆容好自然”?


一些家暴的受害者为了留存证据,或寻求帮助,才无奈拍下自己的受伤照片。


被家暴者遭受的种种痛苦,在这些人眼里就是个仿妆的工具。



淤青血污、鼻青脸肿......

这些东西根本不是时尚,它很丑。

家暴本身就是一种犯罪行为。


看看统计数据中那些真实的家庭暴力受害者吧: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据联合国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


全世界有60%至70%的妇女都曾受到过与其关系密切者的暴力。


其中有19%-55%的妇女会因此受伤,从淤青、肿胀、脑震荡,到骨折、流产、烧烫伤;甚至出现肢体残疾等永久性损伤,直至被折磨致死。


就像冰点写的一样:

在家暴面前,伤疤从来不是功勋章。

那是女性感到耻辱的真实印记。

04


这是个多元的时代。


网络上,各种段子、玩梗每天换着花样来,层出不穷,时常令人捧腹。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一起爬山吗?”

“您看我还有机会吗?”


这些之所以可以被拿来全民玩梗,是因为张东升杀人,只是影视剧中的虚构情节。



但是对着真实发生的、他人血淋淋的惨案讥嘲调侃,无疑是对人间悲剧的漠视。


语言会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


即使只是在网络上的发言,久而久之也会渗透思想,影响行为。

05

你轻飘飘的一句玩笑攸关她人生死

这已经不是网民头一次拿刑事案件玩梗。

在某博主科普生育伤害,各种惨不忍睹痛不欲生的照片和文字,女性们共情生为母亲太难了,又有人造出了“生孩子警告”梗。



公交车坠河案当天,有个网友正在出差,司机就开玩笑,“你们都对我好一点,不然等会高速我也冲下去”。


滴滴空姐被杀事件后,好多女孩害怕改头像,有人评论“其实大可不必,人家出事的是空姐,你们一个个长得跟空袭似的,出不了什么事”。这种段子并不好笑,和“你穿的少活该被强奸”一样恶臭。

这个梗后来也被沿用到卖水果,卖减肥课,卖面膜,卖内衣,和各种货里!

“化粪池警告”的烂梗火了,但我真的笑不出来


复旦投毒案衍生出的“多谢室友不杀之恩”,家暴事件频发最后居然演变成网络家暴妆的狂欢,性侵幼童变成了“三年起步,最高死刑,五年不亏”的玩笑。


在玩梗的狂欢里,收获“恐吓”“侮辱”“奴役”。为了一时的喧闹,丢失了做人最起码的同理心。


德国哲人阿多诺有言: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对他人苦难的共情,本是人类的高贵品格。


但在这些带血的玩笑里,来女士不再是一个遭遇不幸的活人,不再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别人的妹妹、父母的女儿,而成了一个残酷的笑柄。

这一恶性案件带给人们的思考,可以是婚姻的谨慎、房产资源的分配、人性至暗的批判,唯独不该用“玩梗”去博眼球。

行凶者恶贯满盈,玩梗者亦是帮凶。

人命只要与自己无关,就是谈资,就是笑话?


这么可怕的案件,大量男友/老公,对自己的伴侣发出“化粪池警告”,拿这样血淋淋的人间惨剧开玩笑,令人厌恶和恐惧。


仅仅是想要宣扬自己具有这种能力,以此震慑女友吗?


但没人敢保证,他是不是会真的这么做。


哪怕一生过去,他并没有胆量或坏心做这件事,但使用言语进行玩笑式暴力威胁,发出这些恶臭的评论,跟杀妻碎尸的丈夫没有任何区别。

而大量女性会在男友发出化粪池警告玩笑时去应和,而非反对,原因是什么?


在目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使用权力与力量威胁进行恐吓式教育,是习以为常,并被普遍接受的。


小时候,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往往是这样的:


你再哭闹,就把你扔了/就让鬼抓走你;在外游玩时,家长喜欢在高处假装把小孩推出去,吓得小孩吱哇乱叫,自己却很享受。


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这种恐吓式威胁,但它却成了我们教育中习以为常的手段。


2020.7.12 视频中可以听到家长爽朗的笑声


当你的伴侣——不仅限于男性,有恐吓式教育的习惯时,Ta是不自知的。


甚至当你提出来这一点,Ta依然会觉得很正常,说你小题大做。不管会不会真的这样做,当这些话说出口的时候,就已经造成了伤害。


不管有意与无意,希望任何一个人不要对伴侣或者孩子说出这种话;或者当伴侣对你说出此类话时,要严厉反对,让对方意识到不妥。


希望这些曾经发出“化粪池警告”,给身边亲人爱人带来伤害的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警惕自己的言行;正在承受“警告”的女友们不再附和“感谢男友不杀之恩”。


只有这种普遍性的恐吓式教育,在新一代父母中断绝,我们的后代才会更加正常。

06

恶人,不是一天就形成的。


杭州的这场碎尸惨案,警方一直没有披露太多的细节,就是担心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为,好人和坏人的区分不是买东西,看到标签就能轻易区分。


警方破案之前,来女士的丈夫,在很多人眼中也是一个好男人。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坏人都关进了监狱,也不是剩下的人表面上看起来都是所谓的好人。


杀妻碎尸,泯灭人性,这种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凶杀案,也是一种严重的”仇女“心态。


那些使用”化粪池警告“的烂梗,在各大新闻或者视频下方,披着马甲发表言论的人,看起来和行凶的来女士丈夫没有什么不同。


或者说,他们潜意识中,就是一类人。


今天看起来像是一句玩笑话的烂梗,明天也许就变成了害人的行凶动机。


我为什么不喜欢那些使用”化粪池警告“这种梗的人呢?


因为,你的每一次附和调侃,不仅对逝者不敬,也是在玩弄自己的生命尊严。


三观不正、暴虐、偏激的言论, 如果大家都跟风效仿,终有一天,也会变成刺向自己的一把匕首。


每一个嘲弄、鄙视受害者的言论背后,也许藏着未来的犯罪者。


能用这种梗开玩笑的人,奉劝每一个人远离。


生命可贵,千万别与烂人纠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化粪池   绞肉机   杭州   段子   受害者   截图   朋友圈   伴侣   玩笑   丈夫   女士   言论   老公   女性   笑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