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孩被母亲掌掴后跳楼身亡:毁掉一个孩子最狠的方式是什么?

01

心痛!


又一位少年自杀。


17日,14岁初三男生因在学校玩扑克牌,班主任请家长来学校配合管教。


谁知,妈妈气急,“教训”了儿子一顿,逼得儿子直接翻过学校的走廊围墙一跃而下,跳楼身亡。


14岁男孩被母亲掌掴后跳楼身亡:毁掉一个孩子最狠的方式是什么?


随后,男孩死前几分钟的监控视频曝光,令人看了心惊肉跳。


只见气冲冲的妈妈,当着学校同学的面,二话不说冲上前,掐住儿子的脖子,戳他的脑门,还连扇了儿子两个耳光……



最后还是在旁人的拉扯下,才勉强离去。


言行举止,丝毫不给孩子留一分情面。


更可怕的,走廊上人来人往,所有人都注视着男孩。


被打后的男孩低头沉默了良久,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气愤、沮丧、绝望、羞愧……


这个答案,随着那一跳的决绝,永远被尘封。


想起网友那一句扎心的评论:


“大概是把孩子当宠物养,尊严都不配在自己孩子手上……”



是啊,他才14岁啊。


正值男孩爱耍酷、好面子的年纪,在那么多人面前,有朋友、同学、老师,也许还有暗恋过的女同学,像一只“小狗”一样,被斥责、被打骂。


那人还是亲妈。


看似是“管教”,实则是“社会性谋杀”,忽略孩子作为“一个人”的自尊。


也许很多父母都曾想过:


“你是我的儿子,打几下,骂几句怎么了?”


“反正是自己的孩子,怎么捯饬还不是我说了算。”


“错了就该打,我家孩子我还不能教训了吗?”


……


可父母又何曾知道,孩子可贵的自尊心,一旦碎了,就再难完整地拼起来。


正如精神专家苗国栋所说:“把孩子当做宠物养的过程一定会违背自然规律,弱化子女的适应能力。”


把孩子当宠物养,爽的只是父母自己,废的却是孩子的一生。


02


很多父母或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在他们眼里,我是你的父母,我生了你养了你,所以我就有指责你打骂你的权利。

全然不顾孩子也是一个有情绪有头脑有自尊的人。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

有人可能看过这张图片,这是一个泰国的父亲,那天孩子趴在收银台上玩游戏,被他看到了。

他破口大骂,羞辱孩子,和他发生争吵。

随即他掏出一把上了膛的手枪拍在桌子上,说:你怎么还不去死,有种你去死啊!

听到这句话的孩子,没有任何犹豫地拿起手枪,饮弹自尽了。

父亲在回过头来,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懊恼的他只能在地上打滚痛哭,但已无济于事。

一个网友说,有一次自己被母亲当众教训,她哭着告诉母亲,能不能顾及一下她的自尊心,母亲却说:你是我生的孩子,有什么自尊心?

这句话伤害了她很久很久。

我并不是说父母不可以教训孩子。但孩子错了的时候,应该用一种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仗着自己是父母,单纯地辱骂和发泄。

当你让一个孩子去死的时候,你考虑过他会不会当真吗?

当你骂他是废物什么都做不好的时候,你考虑过他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吗?

而当不被父母尊重,自己感到痛苦却又无法反抗的时候,孩子就会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不满。

16年就发生过这样一个新闻,11岁的男孩小朋,在吃饭的时候遭到了父母的辱骂,于是他冲向厨房,切下了自己的两根手指。

而像这样的事件,还有太多太多。

看过《语言暴力》这样一个纪录片,印象极为深刻。

视频里的父母经常骂他们的孩子:“猪脑子”“废物”“丢人”“你怎么不去死”。


这些话都变成了凶器,刺向了孩子。

视频中,在父母这样的一种长期的辱骂和发泄式的打骂中,孩子大多变成了杀人放火的少年犯,或者真的去死了。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还没有达到一个成年人的程度,他们还没有学会成人的思考方式,很容易局限在一点之中。

如果他们因为你的打击而受到伤害,心碎到了极点,为了让你感知到与他们同样的痛苦,他们就会容易走向极端。


“你不是说自己生了我吗?那我就把这条命还给你”


“你不是说我是个废物吗?那我还活着干吗?”


“你不是不在乎我的尊严和感受吗?那我一定也要让你尝尝我的痛苦”


实际上很多父母并不知道,那些被羞辱和随意践踏自尊的孩子,他们早就考虑过自杀很多次。


我浏览了一遍,武汉孩子跳楼下的留言,简直触目惊心。

有个孩子留言说:他做了很久以来我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包括上一次“十七岁少年跳桥自杀”类似事件的评论,也是如出一辙。



或许对父母来说,这只是他们漫长的人生当中一句无心的话,一个没忍住的冲动,而对孩子来说,它就像是一个烟头,把他们内心的黑洞烫得无限大。

更悲剧的是,每次发生事件,很多大人只会站在自己角度指责孩子玻璃心,抗压能力不够强,没人能真正设身处地替孩子想想,他们到底在面临什么,思考什么。

包括这一次事件也是一样。

很多人评价说:




“现在的孩子太娇宠,心理承受能力差”




也有人说:


“越强调自尊心,就会越玻璃心。打不得骂不得,一经打骂就好像天大的委屈”




……

14岁男孩被母亲掌掴后跳楼身亡:毁掉一个孩子最狠的方式是什么?

14岁男孩被母亲掌掴后跳楼身亡:毁掉一个孩子最狠的方式是什么?

14岁男孩被母亲掌掴后跳楼身亡:毁掉一个孩子最狠的方式是什么?


这个世界就像是割裂的,孩子的心理明明已经被打击溃烂到了一定程度,而很多人只是觉得孩子太脆弱,打不得骂不得。

这样的逻辑,简直就是强盗逻辑,就像是一个花瓶,在一次中没有摔碎,而你反复不断地摔,总有一天它会碎,而你只是轻飘飘地说一句:噢,花瓶太脆弱了。

曾看到一则新闻。


一位10岁男孩,因为调皮犯错,却被狠心爸爸一丝不挂地剥光站在小区大路上抽打。



人来人往之间,十几个人在旁围观。


有人劝阻,有人不解,爸爸却充耳不闻,拿起充电线就往儿子身上甩,试图给儿子长个“记性”。


羞辱使得孩子不停求饶,但都没用。


最后,孩子只得畏畏缩缩地用手遮挡着自己的身体,一脸窘迫地低着头。


令人看了心疼。


这位父亲试图用让孩子“丢脸”的方式,逼迫孩子成为父母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孩子的尊严”不是被珍视的宝贝,而他眼中和孩子“对弈”的“筹码”。


其实,这样的父母在生活中很多。


这不,前几天,一位邻居小孩就和妈妈闹起了别扭,来我家里“躲”了一下午。


一开始我也疑惑,这小破孩儿闹个什么劲,后来孩子才说,就是因为妈妈特别爱用“激将法”。


为了逼她长进,总是在不分场合、不分轻重地说她坏话:


“哎呀,我家孩子就是调皮得很,前几天……”


“不是的,不是的,她可让人糟心了。”


“你看你看,还没说几句呢,她就给我脸色看了!”


……


那天,女孩儿好不容易考了98分,别的家长都羡慕得紧,结果妈妈还是说:“你可不知道,她在家里……”


一一细数她在家里的丑事。


孩子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还是理直气壮:不能让你太骄傲!


害得小孩子生了一天的闷气。


父母们不知道的是,牺牲孩子的“自尊”赢得的“比赛”,最终伤害的还是孩子。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


“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缺点),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会更加小心地去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


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


他们愈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自尊不该是父母制裁孩子的武器,而应该是努力呵护的那一方珍贵土壤。


03


如何和孩子相处?

我觉得有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是,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要把他当一个孩子来看。

也就是说,他是孩子,还在成长,认知水平有限,自控能力不足,这些都是需要他慢慢学习和在父母的教导中学到的,请多些包容和耐心。

第二个原则就是,当你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把他当个成年人来看。

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想想你要说的话,如果放在大人身上,会不会伤害自尊心?

孩子也是人,只要是人,被责骂就会伤心,不被尊重就会愤怒,受委屈了就会有恨,不被理解就会有痛苦。

教几个父母和孩子说话的小技巧:

请不要说:我和你说话呢,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

请说:我感觉你今天有心事,你能不能和我说说看?看看爸爸(妈妈)能不能帮你。

请不要说:还不回房间去,这么晚了,别玩了,听到没有?我都说了好几遍了!

请说:还有十分钟就要睡觉了,你是先刷牙还是先洗脸?

请不要说:小孩子懂什么,你怎么这么犟啊?我都是为你好!

请说:你可以说不,但我需要知道你说不的理由,才能理解你呀!

有一本书,叫《为何家会伤人》,里面写到的场景,真的很让人刺痛。

你给了孩子恨,却妄想从他身上得到爱;

你给了孩子痛苦,却妄想从他身上收获感激;

你给了孩子阴影,却妄想他永远积极向上没有阴霾;

这是永远不可能的。

纪伯伦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

“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更不是我们情绪的垃圾桶,不要再以爱之名做伤害孩子的事情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男孩   方式   孩子   自尊心   废物   妄想   名誉   尊严   教训   身上   痛苦   儿子   母亲   父母   妈妈   事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