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说到纪录片,英国BBC制作的纪录片最为惊艳。既可以追溯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欣赏从宇宙到地心深处的奇妙境界,每一帧画面都极其精良。

而中国的纪录片近年来最为出名,口碑也最好的要属《舌尖上的中国》了。这部纪录片一连出了三季,而且每一季都好评如潮,真可谓是一场美食的视觉盛宴。

本以为《舌尖上的中国》就已经是巅峰了,没想到芒果台推出的纪录片《中国》再次让人拍案叫绝。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纪录片《中国》筹备了5年,制作了1年。虽然没有大牌和流量出演,但因为制作精良、意义深远,引来了很多明星为它打call。比如周涛、黄晓明、郭麒麟、佟丽娅、佟大为、张雨绮、秦海璐等人都来宣传。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其中汪涵和何炅还首次联袂出演了纪录片中的角色,看这扮相和人物状态,就知道他们为这个角色付出了多少。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纪录片《中国》会把我们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醇厚的文化积淀呈现出来,它会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一直讲述到开放进取的大唐盛世。而第一集就是聚焦中华文明的灵魂人物、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片子开头的几分钟,我就被惊艳到了。首先这个箱锁式的开头映入眼帘,古风古韵扑面而来,接着看到的就是孔子和老子两人在林中对视交谈。

整个画面无论是光影、人物演绎还是构图,都有一种电影的质感。片中没有人物的台词,只有周涛的旁白。它用大量的画面留白与沉浸古雅的色调,呈现出东方富有的柔情与诗意。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片中老子和孔子这两大伟大的人物正在进行思想的碰撞,虽然老子主张的是“道”,而孔子主张的是“儒”,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进行探讨。反而从这次谈话中,孔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纪录片中对孔子印象最深的两个点就是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周游列国的故事。虽然这些早已在读书学历史的时候了解过,但这次看纪录片却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孔子把自己生平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那些想要求学的人,即便上学求知是以往达官贵人才有资格做的事,但他并不在乎阶级之分。他认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只要对方是真心想求学,即使付不起学费那也无妨。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老实说,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这一点真的很伟大,能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礼制社会提出这种思想,真的可谓是先锋,这或许也是我们现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雏形吧。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我以为孔子周游列国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但看完纪录片之后,我才明白这一路他是有多艰辛曲折。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孔子并不满足于自己只是个老师,他还有更大的雄心抱负,所以他选择了从政。

在他参与治理国政的三个月,鲁国的内政外交就大有起色,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四处路不拾遗,宾至如归,但孔子自身的处境,却变得内外交困。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孔子没有忘记,当年贵族势力对国君的威胁,他对鲁定公说,臣子没有私藏的武器,大夫不能拥有周长300丈的城墙。为符合礼制,他下令拆毁鲁国最有势力的三大贵族的城邑,遭到反对是必然的,这个被称为“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

在这里想夸下,纪录片的这个表现手法很棒。虽然没有人物的台词,但就靠一匹不受控制的野马和四处溅起的泥浆以及孔子脸上的忧愁,就足以表达孔子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以及当下的处境。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孔子与权贵之间的矛盾已然埋下,而鲁国的良好局面,也引发了邻国的关注。东北门接壤的齐国十分不安,担心孔子的行为会让鲁国称霸,他们采取的措施很简单,就是设法阻止孔子主政。眼见当权者一步步陷入齐国的计谋,孔子深感失望,再一次离开鲁国。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他首先来到卫国,因为被人在国君面前说了坏话,孔子只待了10个月便匆匆离去。

前往陈国的途中,孔子被匡地的人误认为仇人而身陷囹圄,弟子恐慌。孔子安慰他们说,周文王虽然没有了,但周的礼乐文化不都还在我们身上吗?上天若想灭周礼,便不会让我们掌握,如果上天不想灭周礼,那匡人又能拿我如何。

到了宋国,孔子带着弟子,在大树下研习礼仪。宋国司马听说后,想加害他们,就把大树给砍了。弟子催促老师快点离开,孔子却依然坦然,说上天既然赋予我德行,他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抵达郑国时,孔子不幸和弟子走散,独自一人被落在城外。有人告诉他的弟子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瘦瘠疲惫,好像一条丧家之狗。子贡找到孔子后,将旁人的描述转给他,却引来孔子哈哈大笑,孔子觉得对方说的很对。

孔子和弟子的这一路,茫茫四野。有迷路不知前途的时候,也有人乏马困,风雨交加的时候。他们被盗贼抢走过财物和车辆,也被很多人侮辱过,嘲笑过,有时候连小孩子也会讥讽他们,但孔子仍然不改初心。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公元前489年,孔子遭遇了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吴国攻击陈国,楚国发兵相救,这原本只是诸侯国的普通一战,可楚昭王听说孔子此时正好在陈蔡两国交界的地方,就派人去请他。

陈蔡两国的主事大夫得知后,非常恐慌,因为他们当初没有听孔子的诤言,他们担心楚国拥有孔子这样的贤人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陈蔡两国派人把孔子一行人围堵在荒野中。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食物不足,饥寒交迫,大家都饿得不行了,但孔子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诵书弹琴。一些弟子支撑不住,离开了。

这或许是孔子一生中对自己最为怀疑的时刻。现实的困境和内心的困境一起包围了他

“我的主张难道有什么不对吗?我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好在孔子派去向楚昭王求救的弟子带着兵马回来了,这次危机才得以解除。

一路颠沛流离的孔子,已经是个老人了,他所经历的这段曲折,却被后人取了一个轻松的名字“周游列国”。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或许在我们看来,孔子是如此的怀才不遇。他失意落魄,拜访了一个又一个国君,却被一个又一个拒绝,还惨遭陷害,差点殒命。但在孔子自己看来,他用执着的一生,践行“礼”与“仁”的理念,倒也是完成了自己的夙愿。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理想主义者孔子,用近乎固执的行动,去实践理想。面对每一次挫折,他却从未动摇,这其实这远远超出了成败本身的意义。

看完纪录片第一集,我真切感受到了孔子的伟大之处,也明白了他为什么被后人敬仰,奉为“圣人”。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总的来说,湖南卫视制作的纪录片《中国》是一部从古人思想切入的纪录片,和旁观者叙述的历史纪录片不一样,它带着很强的当时人的感情色彩和看世界的角度。浓浓的古风、清晰的故事线、令人动容的解说、恰到好处的配乐......让中华文明历史重现眼前。这样一部意义深远、传承历史的纪录片真的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播放量飙至1880万!这部纪录片凭什么敢以《中国》二字命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周礼   纪录片   国君   楚国   中国   有教无类   孔子   礼制   齐国   古风   片中   弟子   老子   人物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