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解读两位被病痛折磨孩子的异同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奔波在世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遇到坎坷挫折,有些荆棘小径我们忍一忍就过去了,而有些荆棘却永远缠绕在我们身上,折磨摧残,伴随我们一生,比如疾病。

《叫我第一名》《自闭历程》都是半自传性的剧情电影,影片中的主角都曾被病痛折磨着。《叫我第一名》讲述的是患有妥瑞氏症的俊朗少年布莱德,自幼便被人当做怪胎,受尽冷嘲热讽。积极乐观的他并没有气馁,反而奋发向上,一步一步靠近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一名优秀小学教师的感人故事。

从《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解读两位被病痛折磨孩子的异同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自闭历程》讲述的则是,患有自闭症的天才少女坦普尔,在寄宿学校念书时,恩师卡洛克博士发现了她“视觉思考”的天赋。于是恩师卡洛克博士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引导坦普尔,坦普尔也逐渐打开心扉,接纳世界,慢慢融入到了人群之中。

从《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解读两位被病痛折磨孩子的异同

两部电影都利用了插叙的叙事手法,将过去和现在所发生的事情穿插讲解,融汇成一幅神秘的画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留给了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影片的两位主人公的命运道路其实非常相似,都曾被误解过,也都曾被帮助过,他们都怀有一颗赤诚善良的心,在电影结尾都成为了“造福”别人的人。本文就以这两位身患疾病的主人公为例,来探寻两个他们之间的异同,并阐述这两部电影带给我的一些关于教育方面的思考。

从《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解读两位被病痛折磨孩子的异同

《叫我第一名》

01布莱德和坦普尔的相似之处

如出一辙的命运,何其相似的人生,他们都是不幸里的幸运儿。虽然不是被同一种病痛折磨,但是内心深处的困扰却是相同的,电影在这方面的张拉力度把控得炉火纯青,恰到好处,撩拨起了所有观众的心弦。其相似之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他们都拥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回馈社会的赤诚

“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稻盛和夫

《叫我第一名》的剧情发展舒适而温馨,整部影片都充斥着一股抚慰心窝的暖流,会有这样的感觉很大程度上与主角布莱德的性格有关。布莱德是一个阳光开朗,活力四射的大男孩,不论走到哪里,他总是保持着绅士的行为。被人用异样的眼光扫视,他还以一个温柔的微笑;当别人不理解他为何会发出怪叫,身体抽搐时,他耐心解释这是自己的妥瑞氏症发作。

当然,再积极向上的人,也会有遇到不可理喻的家伙的时候。布莱德曾到一所小学面试老师,由于自己妥瑞氏症的问题,校长对他百般刁难,气愤的他拿起自己的办公包愤怒的离开了校长办公室,躲到自己的车上嚎啕大哭,泪水淹没了双眼,心中的苦楚心酸谁能理解?

虽然被人羞辱欺负,但是第二天他依旧自信满满,西装革履的走入下一所学校,继续面试教师职位,为孩子们传道受业解惑。昨日的一切不愉快都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一颗更加坚毅刚强的心和不服输的信念。

反观坦普尔,亦是如此,没有任何挫折会将她打到,不仅如此,面对挫折和苦难,她还会重拳出击,以牙还牙,绝不留丝毫余地,她会让所以妄图欺负她的魔爪知道,自己是一个刀枪不入的巨人

在寄宿学校生活,她遭到男同学霸凌,没有忍气吞声,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拳打下了男同学的犬牙;在牧牛场,牛仔们戏谑她,将牛的五脏六腑,杂碎烂肉泼洒在她车子的挡风玻璃上,原本以为可以看她笑话,没想到坦普尔不仅没有丝毫胆怯,反而徒手抓起牛杂嘲讽他们的幼稚。

人前强硬,到了人后,卸下伪装,谁都会有脆弱的一面。回到宿舍坦普尔的泪水宛若决提的洪水,全部倾泻而下,她躲进自己幽闭的机器里低声抽泣自疗自愈。几日后,她又来到了牧牛场,仿佛曾经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站立在风中的她是那般英姿飒爽,令人叹服。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张海迪

走在路上,总会有乌云密布,大雨纷飞的时刻,但雨过天晴之后的彩虹是绚烂缤纷的,哪怕只是为了一睹彩虹的美艳,我们也应该坚持下去。

从《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解读两位被病痛折磨孩子的异同

《自闭历程》

2.他们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这是以往有涵养的大人明智的做法。”——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

与病魔的抗争除了需要自身的韧性,更需要一个陪伴你,支撑你,鼓励你,爱护你的人。对于布莱德和坦普尔来说,这个人就是他们的母亲。在电影里,这两位母亲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带着他们访遍名医,求尽学校,好不容易才将他们培养成才,这其中的艰辛常人根本无法想象。

这两位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处于婚姻离异状态,整个家都需要她们自己来维系。“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她们从来不抱怨为何上天要如此惩罚自己和后代,也没有自怨自艾,一蹶不振。她们时刻清醒并乐观的相信着,终有一天孩子健康痊愈,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很不幸,两个电影的结局她们的孩子都没能逃出疾病的“魔爪”,仍旧处在病痛的折磨里,但是,那又如何呢?身在沟渠,也能仰望星空,生理的疾病无法痊愈,可他们仍然能愉快的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之下,放声大笑,快乐幸福。

从《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解读两位被病痛折磨孩子的异同

《叫我第一名》

3.他们都遇到了“拯救”自己的伯乐

“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

命运的天平向来是平等的,上天关上了一道门,肯定会为你开启一扇窗。坦普尔虽然患有自闭症,但却拥有着超乎常人的智商和敏锐感,她对周身的事物有着极强的观察力,是人类群体中为数不多的视觉性思考者。过目不忘的本领让恩师卡洛克博士发现了这位小天才,爱才心切卡洛克悉心教导着坦普尔,带着坦普尔重新融入到普通人的世界。

布莱德曾经因为妥瑞氏症时常被招到校长办公室,大部分的校长对此都是建议他们转学,直到光头校长的出现。光头校长对布莱德说:“要用知识打败无知。”并要求布莱德在所有人面前说出自己的病情以及对待方法,这一次同学们没有嘲笑布莱德,而是选择认真聆听,布莱德得到了尊重,同学也在没有戏谑过他。

上帝赐予我们健康,使我们有幸成为旁观者从来都不是让我们去嘲弄身处泥潭的人,而是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世间送出一丝暖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秉承善意活着,永远比带着恶意生存要快活。

从《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解读两位被病痛折磨孩子的异同

《自闭历程》

02坦普尔和布莱德的不同之处

两部影片中的剧情发展上大抵相同,但是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却大相径庭。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对孩子内心造成的创伤往往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些事物的看待方法以及思维模式也存在着差异,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布莱德虽然性格外向乐观,但其实是个内心极其脆弱的大男孩。表面上看起来,他好像刀枪不入,毫不在意别人的冲撞和冒犯,可心中的他早已犹如刀割,苦不堪言。他担心自己的女友在将来会因为妥瑞氏症离开自己,他恐惧被别人揭穿心底的柔软部分,那张阳光帅气的笑颜后,是一个自卑的小男孩。

坦普尔则是完全相反,她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是胆怯和恐慌,影片里最多的镜头是她不知所措,焦虑紧张的模样,身材娇小的她更是给人一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感觉。但是在面对所有欺负她的男人时,她毫不退缩,昂头而上,从被捕的猎物进化成为强势的猎手,驱退一切威胁。

在我看来,造成这样反差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家庭原因造成的。布莱德从小就被父亲呵斥,只要妥瑞氏症发作,父亲便会对着他生气的咆哮怒吼,这使他心底埋下了怯懦的种子,只要别人触碰,他便会爆发。而坦普尔内心是坚毅的,母亲尊重她的一切,才让她拥有了强大的内心。

从《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解读两位被病痛折磨孩子的异同

《自闭历程》

03《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背后蕴含的教育思想

两部电影里,让主人公能一直坚持走下去,更多是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家人对他们一切行为的接受。有时候接受往往比理解更重要,尤其是如坦普尔和布莱德这样的特殊群体。在我看来,影片所传递的教育理念,主要有两点:

1.用接受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

“允许孩子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获得快乐,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塞-约翰逊

坦普尔在姑姑的农场里度假的时候,由于门上的标记掉落,触发了她的“警报”,瞬间坠入崩溃的她躲入控牛的机器里,她声嘶力竭的请求姑姑用机器将自己锁死,无可奈何的姑姑只能照办,没几秒坦普尔便平静下来,心疼写在姑姑脸上,湿润的眼眶里布满了不理解,但姑姑也知道,唯有这样才能让坦普尔心理上的痛苦降到最低。

很多事情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选择,不懂他们的意图,便强硬的阻止孩子们的决定,最终闹得不欢而散。其实只要孩子的选择可以让他们欢愉,且不超过红线,都可以尝试着接受,害死孩子的从来不是好奇心,而是被压制的欲望。

从《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解读两位被病痛折磨孩子的异同

《自闭历程》

2.激励孩子自己面对挫折的勇气

在电影里,布莱德有两次情绪大失控的情况,第一次是应聘工作被学校校长羞辱,第二次是决定和女友定下终生时,不自信的焦虑。两次的情绪爆炸他都向母亲倾诉,母亲没有小心翼翼的安慰,而是用激将法刺激布莱德不愿向妥瑞氏症低头的神经,让布莱德拥有了继续面对生活的勇气。

我一直觉得挫折教育法并不是故意打压孩子的激情和燃烧的信心,而是教育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如何积极乐观的面对,只有挑起了他们敢于面对挫折的勇气,才真正实现了挫折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从《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解读两位被病痛折磨孩子的异同

《叫我第一名》

04基于《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两部电影,对我们产生的教育启迪

虽然这两部电影的主要人文内核并不是植根于儿童教育,但是从布莱德和坦普尔两位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到电影对我们的教育启迪。我认为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两点:

1.父母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布莱德的妥瑞氏症在那个医学还比较落后的年代是较为少见的,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母亲带着布莱德向疗养院求助,然而里面的都是些放弃挣扎的人。母亲没有让布莱德留下,她不希望孩子在毫无能力的时候离开自己。

坦普尔的母亲亦是如此,她也没有盲目听从医生的话送走女儿,而是下定决心自己教育女儿长大,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坦普尔的母亲对着医生说:“我不希望错过她(女儿)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许多孩子存在心理疾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陪伴的缺失造成的,没有父母的关怀和照顾,没人和孩子交流,他们心中的情绪得不到宣泄,自然而然烙下疾病。其次父母也应该和孩子一同成长,这才能缩短与孩子的代沟,减少矛盾爆发。

从《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解读两位被病痛折磨孩子的异同

《自闭历程》

2.适当放手,将主动权交给孩子

纪伯伦曾在《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一诗说到: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坦普尔的母亲深知自闭症的人恐惧与外界接触,但还是狠下心把女儿送入寄宿学校,让女儿在陌生的环境里摸爬滚打,磨练自己。纵使会心痛,会不忍,可对孩子真正的将来而言,此刻的溺爱是抹杀他们未来的屠刀。

孩子从来不是我们的私有物品,他们都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甄别、去判断、去闯荡,没有经历过社会的考验永远都无法成长。我们不可能一直做他们的保护伞,只有自己学会爬起,才不会惧怕倒下。

从《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解读两位被病痛折磨孩子的异同

《自闭历程》

结语

《叫我第一名》和《自闭历程》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教育电影,可影片中所蕴含的诸多教育理念却值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借鉴。虽然电影存在一定的戏剧性和艺术性,但这两部影片都是取材于真实事件,其中的教育理念可行性不言而喻。当然,学习借鉴并不意味着复制模仿,在教育孩子时,还是应理性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自闭   自闭症   普尔   历程   孩子   异同   病痛   姑姑   主人公   挫折   校长   内心   父母   女儿   母亲   影片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