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父母砍向孩子的五把刀,刀刀致命,看看你“抡”过几把?

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

“减负难减负难,减负再难也要减。”

“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所以,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治理下去,不获全胜,决不收手!”

教育部长不仅提出了减负问题,更加强调了:学校、老师、政府、家长、社会分别该怎么做!

教育部长特别指出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两句话:“家长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对孩子要有合理的预期。”


简单来说,就是:


要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做到;

要孩子不做的,家长首先不做;

家长做不到的,绝不强迫孩子做;

孩子想做的,家长理性地引导孩子做。


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孩子的性格养成和成长发展。


每一位父母都爱孩子的,但是盼子成才心切的父母们,可能无意中把自己逼成了“龙门刀客”,伤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看看下面这五把刀,看看你用过几把。


01.

第一把刀:溺爱,抹杀孩子的自主能力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孩子养废吗?


是对他百依百顺溺爱。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想吃什么就做,想要什么就给。


有一句话叫“惯子如杀子”,父母越轻易满足孩子,孩子越容易没出息。


保姆式地为孩子包办一切,不仅会毁了孩子,也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很容易养出“白眼狼”。


电视剧《都挺好》里面的苏明成就是典型的“啃老”一族,并且“啃”的理直气壮,而苏母就是纵容他啃老的“罪魁祸首”。




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参与,却不能代替。


懂得放手才是真正的爱,你替孩子避开的风险,生活总会如数奉还;你替孩子走过的路,孩子还要哭着自己重新走一遍。


02.

第二把刀: 争吵,砍掉孩子的安全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中,孩子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离婚家庭的为30%。和睦家庭的为19%。

与离婚相比,孩子对父母吵架的心理体验更为明显,受到的直接伤害更大。而且这种伤害像是种慢性病,内隐,且病程漫长。

大人总认为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便互相攻击,指责对方的不是,殊不知夫妻关系会影响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成为家庭的拯救者、无能者或者冷漠者。

当他感受不到家庭带给他的爱和温暖,自然他也不会把自己的爱与温暖分享给家人。


「震撼」父母砍向孩子的五把刀,刀刀致命,看看你“抡”过几把?


我小时候,就经常听到爸爸妈妈吵架,都躲在房间里,觉得每一分都是煎熬;后面长大后,父母吵架时,我就会冲父母吼叫;现在慢慢地发现,自己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心情不好,就爱摔东西,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主要对象。这位男生,就受这种不良的家庭氛围影响,也变得脾气暴躁。


一个完整的家庭中,孩子应该是家庭的参与者,而不是成为夫妻关系的缓冲剂。

让孩子有安全感,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责任。



03.

第三把刀:对比,冲垮孩子自信心!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曾说:


“长期处于被父母比来比去阴影里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体会不到父母的肯定和欣赏,他们的内心就像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缺乏原本属于一个孩子的生机与活力。”


把孩子随便和别人比较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之一。


如果说中国孩子最大的“敌人”是谁?那一定是别人家的孩子。



「震撼」父母砍向孩子的五把刀,刀刀致命,看看你“抡”过几把?


孩子在努力获得父母认同的过程中,会以父母的要求作为行为规则的标准。


当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认同,就会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其它别的孩子。


父母越爱比较,孩子越自卑,成长越缺乏力量。

反而父母越相信,孩子越自信,成长得越好。


相信孩子,静待花开。


04.

第四把刀:唠叨,助长孩子的逆反心!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都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家长喜欢不停地嘱咐、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


其实,唠叨是最无用的家教,甚至会适得其反。


永无休止的唠叨,对孩子就是精神上的疲劳轰炸。


没完没了说教批评只会让孩子心生厌恶,挑起孩子的敌意,使亲子之间的矛盾不断紧张激化。


「震撼」父母砍向孩子的五把刀,刀刀致命,看看你“抡”过几把?


所以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面对家长的唠叨时,就产生叛逆心理,孩子的内心往往是:“你越让我怎么做,我就越不怎么做。”


唠叨属于父母的一种负面情绪,实际上是对孩子身心的控制。


让唠叨变成恰到好处的叮咛。


父母与其唠叨,不如采取少说、多听、多行动的策略,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和探索。


05.

第五把刀:

打骂,刺伤孩子自尊心!

人们常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凡是人都有自尊心,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们。



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需要家长和老师去保护和尊重。如果教育者有意或者无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打击和摧残,就会失去向善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


「震撼」父母砍向孩子的五把刀,刀刀致命,看看你“抡”过几把?


男孩子有时候反而更脆弱,英国精神病学家瑟巴斯汀•克莱默指出:“男胎儿在母体里更容易死亡或受到损害……男孩子在婴幼儿时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问题,因而他们需要特别的关照。”


长期被父母打骂、语言暴力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是很难阳光健康的。


打孩子不是爱,是父母以爱为借口的发泄。


「震撼」父母砍向孩子的五把刀,刀刀致命,看看你“抡”过几把?


《原生家庭:如何修正性格缺陷》中里曾写道:


不健康的原生家庭,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也许在少年时期,打孩子可以起到暂时性的作用,但是等孩子长大成人,那孩子就容易产生自卑、胆小,甚至憎恨、敌对情绪。


童年时挨过的打和骂,将会成为他们与父母、与亲近的人、与社会的隔膜。



随着孩子的越来越大,家长们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

(1)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到高年级,身心的发展对家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2) 家长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水平有限、权威下降;

(3) 相处时间很少,机会减少,缺乏深度的交流;

(4) 新时代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

但是,不管挑战有多大,对孩子的管教永远是你的事业。


与君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刘墉   缓冲剂   父母   孩子   教育部长   溺爱   暴躁   自信心   自尊心   自卑   情绪   家长   老师   心理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