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毁掉一个孩子,逼TA竞争就够了

郑州有一个平衡车的比赛现场,一名2岁的女孩因为跑了倒数,妈妈非常生气,比赛结束后把她拖到边上,指责她,打她的头盔,推搡她,持续了10分钟:

“你有什么脸好哭的。”
“全程都在遛弯。”
“最后一个弯还让人给超了。”
“你想什么呢?”

想毁掉一个孩子,逼TA竞争就够了

后来,妈妈扭头就走,女孩哭着追着妈妈跑。

路人都看不下去了,安慰小女孩,可妈妈还是狠心地不管她。

这位妈妈通过打骂,灌输了竞争意识,换得了女孩唯唯诺诺的唯承诺:“我下次一定好好跑。”

可是女孩下一次的骑行,一定会带着让她心碎的这一幕,脑海中一定是带着恐惧的。

底下尽是网友的心疼,有网友称自己曾经考第二名也被打。

想毁掉一个孩子,逼TA竞争就够了

有一个知乎网友,大学刚毕业,烦恼于父母这个不让他做,那个也不让他做。但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做什么了,也要逼着让他也去做。

他说:

“总是跟我说别人家的小孩有多厉害,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做微商说什么挣了多少钱也逼着我去做,真的是压力山大!”

想毁掉一个孩子,逼TA竞争就够了


竞争意识让孩子不敢犯错‍

台湾作家吴晓乐的畅销书《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曾经记录过这么一个故事。

补习班老师收了一个新学生,眼镜仔。

眼镜仔总是战战兢兢,害怕犯错。

一次给他指出了一个很小的,无关紧要的错误,眼睛仔的反应却非常的剧烈,肩膀都动了起来。问他为什么这样?

他说他以为会被打。

想毁掉一个孩子,逼TA竞争就够了

小说此章被改编成短剧《猫的孩子》

他的妈妈每次和新任的老师都会打一声招呼:“只要他犯错,就打,再犯错,就再打。”

上一个家教是一个男人,打他打得很用力,甚至和他妈妈抱怨:“我打你儿子打得都累了。”

想毁掉一个孩子,逼TA竞争就够了

他的成绩其实也不算太差,但每次补课可以看出理解能力迟缓,题目总是做错,其实是因为他被吓怕了,恐惧占据了思考的乐趣。

原来,眼睛仔的爸爸回家,看到儿子的成绩不理想,就会斥责打骂他的妈妈,像训斥下属一样,训斥作为家庭主妇的老婆没有教好小孩。


“你到底是怎么教小孩的,一个月跟我拿那么多钱,却连个儿子都搞不定?”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位爸爸害怕在和同僚的比较中占取下风:

“你知不知道,魏经理的女儿去年考上北一女,陈董的儿子今年也推甄上清华大学了,每次开会,谈到自己的儿子我就头痛,模拟考的PR值没一次过九十,在台北市区,能有什么好高中可以读?我跟你郑重警告,我不会让他去读那些没听过名字的学校。他没考好,干脆送他到美国。”

想毁掉一个孩子,逼TA竞争就够了

眼镜仔的妈妈在受到老公的训斥后,向他“业绩不佳”的儿子哭诉,求求他能够好好读书,换得老公的归家:

“你不认真念书,你爸爸都不想回家了。他说,你是扶不起的阿斗,让他很失望,看到你就心烦。怎么办?爸爸不想回家了。”

想毁掉一个孩子,逼TA竞争就够了

父亲想让孩子考第一,不想在商场中失了面子,向作为“下属”的老婆下达命令:让孩子考好。

可是那个别人一动,就以为自己犯错了的害怕的小孩,怎么可能达到父母的高期待?长期压力造成的“情绪毒素”,也影响了他做事的效率。


竞争意识,损害竞争力‍

世界著名调研机构盖洛普(Gallup)曾对3万名有大学学历的成年人做过一项关于幸福度的调查,发现:

那些觉得自己很幸福,有自己热爱的工作的人,工作效率也很高。这些人不是毕业于名校,而只是普通学校。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读书期间与教授、导师有良好的关系,重视长期的学习,热衷课外的业余活动。

而“竞争意识”,无疑是“合作能力,长期学习,业余活动”的“杀手”。

《小舍得》中,欢欢因为米桃成绩优秀,而自己怎么也赶超不过,无法得到妈妈的认可,心生嫉妒,利用班长之职开始欺负起原本的好朋友,米桃。

想毁掉一个孩子,逼TA竞争就够了

作为一个“社会人”,与人合作是基本能力,与人良好的合作是“竞争力”,而这都是建立在真诚宽容的基础上的。过度的竞争意识,是“有你无我”的打压对抗,并不允许兼容并包。

想毁掉一个孩子,逼TA竞争就够了

育儿作家尹建丽认为“竞争意识损害竞争力”,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会养出“变态的奋斗者”。

她举了一个例子:

“小学生为了不丢掉副班长的职务,每节课都坐得笔挺,蚊子落到胳膊上,都不肯去打一下,生怕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对这样的孩子来说,给他任何社会标准他都能适应。可这样的坏处是什么呢?压抑天性咱们就不说了,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可能会培养出病态的奋斗者。”

“变态的奋斗者”不允许自己犯小错,即使那些错误在外人眼中看起来无关紧要。这样的小错在”追求完美”的他们的眼中,是可以掌控的,以此来抚慰自己的焦虑。

但是在大错上面,却容易失控。尹建丽说: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自控力、意志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人总是在这些小细节上控制自己,就很容易在大是大非上出现失控。比如学生高考失利跳楼啊,为了拿奖学金谋害同学啊等等。这样就付出了生命或自由的代价,显然是不值得的。”

想要掌控无关紧要的小错,以此满足竞争得力的幻想,就是内卷的开始。


拓赛道,防内卷‍

同一条赛道中,对于分数的追逐已经饱和,而出了“分数”赛道,出了社会,孩子面临的是“自寻赛道”。

想毁掉一个孩子,逼TA竞争就够了

及早找到合适孩子的赛道,适应社会需要,才能比别人有优势,有竞争力。

人的能力是多元的。竞争力也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赛道,每条赛道上,又能遇到互相良性竞争的志同道合的人。

加德纳在《多元智新视野》一书中,提及到以下几个智能,并且都找到了这些才能在大脑中对应的区域。

音乐智能 :擅长音乐的感知和创作

身体-动觉智能 :擅用身体或身体认知

逻辑-数学智能 :擅长逻辑数学

语言智能 :擅长语言

空间智能:擅长空间位置

人际智能 :擅长观察他人的情绪、性格、动机、意向的能力

自我认知智能:擅长辨别自己的感情和情绪变化,用于理解自己,指导自己

自然观察智能(博物学家智能):辨认动植物种属的能力

想毁掉一个孩子,逼TA竞争就够了

除了以上8大智能,还有一个加纳德至今在犹豫的,还没找到大脑中相关的运作部位的:存在智能(思考与人类自身存在的有关问题)。

及早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将影响我们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幸福与否。

最健康的竞争意识,是自己和自己比较,有着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了的喜悦。在这其中,慢慢成长,找到自己的竞争力。

有一个热搜#当倒数第一名考了倒数第二#引起热议。

想毁掉一个孩子,逼TA竞争就够了

视频中的小女孩因为从倒数第二进步到了倒数第一,兴高采烈地冲出校门和母亲“报告”,绽放出的笑容感染了网友们。

有网友评论:“从孩子的表情就能知道她有一双开放包容的父母,快乐健康的生长环境。在这一点上,已经是第一名了。”

想毁掉一个孩子,逼TA竞争就够了

是父母给了她笑容的底气,即使进步的起点是倒数第一,那也是值得高兴的进步。希望我们每一个家长,都能给孩子这样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奋斗者   孩子   小错   赛道   无关紧要   倒数   竞争力   小孩   儿子   父母   竞争   能力   妈妈   女孩   智能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