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精明的女人,也渴望只动心不动脑的爱情:秦淮八艳柳如是(2)

书接前文:秦淮八艳之柳如是(1):血脉偾张的表演与爱情无关

柳如是的第二段感情,是跟宋辕文的朋友,陈子龙。

那时她刚跟宋辕文“一刀七弦断”,兴许是内心煎熬,身体一直不太康健,陈子龙就经常来看她。

柳如是最初是拒绝的,因为陈子龙虽然没有一言堂的母亲,却有严妻张氏,平时在外面玩玩可以,想纳个风尘女子做妾,绝无可能。

但陈子龙有他的主意。

他说,不久他将赴京赶考,要是榜上有名,就能堵住张氏的口,让她无话可说。

再精明的女人,也渴望只动心不动脑的爱情:秦淮八艳柳如是(2)

电视剧《新婚姻时代》里有句话,“男人越能干,女人越听话”。这话很不堪,有时却是实情,特别是在男权最盛的晚明时期。

大师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里提到这一段时,也说“始知相传世俗小说中,才子佳人、状元相公之鄙恶结构,固极可厌可笑,但亦能反映当日社会之一部分真相也。”

于是,崇祯六年深秋,陈子龙同柳如是泪别长亭,赴京赶考,又名落孙山,铩羽而归。

再精明的女人,也渴望只动心不动脑的爱情:秦淮八艳柳如是(2)

柳如是得知这个消息,没等陈子龙回来,就启程去了嘉定,说是去找当地的“练川三老”学诗,实则换个地方调整一下心情。

总之她在嘉定待了半年多回去后,发现陈子龙从朋友处借了个寓所,要柳如是搬进去,两人同居。

同居是现在的词,按当时的说法,陈子龙是想把柳如是当外室养起来。

柳如是本来就是没根的浮萍,因此并没拒绝。

出身、身份都无法改变,将来花落谁家也未可知,不如趁着十七八岁的大好年华,谈一场只动心、不动脑的恋爱,享受一下普通女子扎根、过日子的感觉。

再精明的女人,也渴望只动心不动脑的爱情:秦淮八艳柳如是(2)

任贤齐的《心太软》里有一句歌词,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

柳如是和陈子龙也是这样。

世人都爱柳如是美貌多才,但她内心深处实际是个豪迈、洋溢的女子。她健谈善饮,低眉顺耳这种小女儿姿态,偶尔装装样子还可以,时间长了她自己都觉得好笑。

如此烈焰如火的女子,陈子龙偶然一见觉得新鲜,长期相处,是不会喜欢的。

柳如是还写了一篇《男洛神赋》夸陈子龙,原文我就不贴了,实在晦涩难懂,大概意思是你鼻子好看嘴巴好看眼睛好看总之哪儿都好看,好看得让人爱不释手。

现代男人被女人这么夸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但陈子龙是古代男人。

古代男人可以写《洛神赋》,可以把女子当成玩物欣赏品味,女子这么对待男人,他们绝对接受不了!

陈子龙拂袖而去,其妻张氏出场,短暂的露水情缘只维持了一个春天,就再次碎成泡沫。

再精明的女人,也渴望只动心不动脑的爱情:秦淮八艳柳如是(2)

十八岁的柳如是收拾好心情,再次来到嘉定,这次将遇到她人生中另一个重要人物,谢三宾。

谢三宾来得恰到好处,因为他,才有了柳如是和钱谦益的姻缘;且谢三宾对接待柳如是的“练川三老”来说,是及时雨宋江一样的存在。

“练川三老”中最年轻的诗人程孟阳已经七十多岁了,却还有年轻人的争胜好强之心,为招待柳如是倾尽家财。

现在柳如是又来了,程老诗人只能去谢三宾家领救济。

谢三宾人品不咋地,但是有钱,也愿意为当地的诗词发展做贡献,替他们出诗集,生活困顿时给些补贴。

所以程老诗人熟门熟路,写了一篇盛赞谢三宾孝廉的文章送过去,换了些银钱。

再精明的女人,也渴望只动心不动脑的爱情:秦淮八艳柳如是(2)

结果谢三宾看上了柳如是,想让柳如是跟他回家。

女子生而愿有家,柳如是也不例外,但她见了一面之后,发现谢三宾不是她喜欢的类型,便对他闭门谢客。

谢三宾算得上当地一霸,哪有想要女人得不到的道理?更何况还是个风尘女子!

因此他软硬兼施,一方面好言好语,另一方面让地痞、恶霸骚扰柳如是,逼柳如是就范。

柳如是是一个头脑清醒的女子,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她想找一个有才华、名声好、家底厚、靠得住的好男人,跟了他之后百事无忧,谢三宾这样的货色也能替她挡住。

思来想去,只有谢三宾的老师、东林领袖钱谦益符合这些要求。

再精明的女人,也渴望只动心不动脑的爱情:秦淮八艳柳如是(2)

于是,柳如是一叶扁舟拜访钱谦益,“幅巾弓鞋,著男子服,口便给,神情洒落,有林下风。”

什么意思?

柳如是女扮男装来到钱家,与钱谦益读诗、作画,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说句题外话,女扮男装并不是真的能把一个女子变成男人,所有人都眼瞎看不出她是女子。相反的,但凡仔细打量,谁都能看出她是女子,但因身着男装,而别有一番风味。

这段时光里,两人的相处就是小S说过的“造作期”,也是小说里的“暧昧期”。

关系未定,又都有好感;小心试探,又故作端庄。

瞧着火候差不多了,柳如是便辞别钱谦益,甚至相约游湖的日子也没去,只一个人去松江游玩。

再精明的女人,也渴望只动心不动脑的爱情:秦淮八艳柳如是(2)

这就是柳如是的聪明之处。

她不像董小宛一样死缠烂打,而是见好就收,控制好感情的节奏,在意味正浓时抽身而去。当然她并不会让钱谦益找不到自己,只是把关系进展的主动权,交到了对方手上。

钱钟书说老年人的爱情,就像老房子着了火,烧起来就没救。钱谦益也不能免俗。

他没见到柳如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又是托人又是写信,奔波了数年才换得柳如是颔首,同意嫁给他

钱谦益也是在这段时间,帮董小宛还了债,把董小宛送去冒辟疆处,想必有同病相怜之心。

再精明的女人,也渴望只动心不动脑的爱情:秦淮八艳柳如是(2)

这个“嫁”,也是真的嫁。

钱谦益这样的岁数,家中肯定是有妻子的。但他允诺柳如是娶,便是真的娶——他是以“匹嫡”之礼迎娶柳如是进门的,也就是跟家中的嫡妻地位一样,将来若有子女也是嫡出。

这在当时可不是小事,用现代语言比喻,纳妾在当时是合法的“包二奶”,“匹嫡”是重婚。

别说钱家正妻没法做人,钱谦益的口碑都饱受争议——文人哗然攻讨,老百姓也往他们的船上扔臭鸡蛋和砖头。

钱谦益却不为所动,反倒写诗“买回世上千金笑,送尽平生百岁忧”回应,意思是娶了这么个好媳妇,高兴着呢!

柳如是呢,从幼时被卖,到13岁给周道登做妾,后被周家赶出家门,流落风尘这么多年,如今终于被钱谦益这样的人物明媒正娶,以正妻之礼相待,也算郁气尽出,苦尽甘来了。

再精明的女人,也渴望只动心不动脑的爱情:秦淮八艳柳如是(2)

后来改朝换代,钱谦益没有死守底线,在大清朝做了礼部侍郎,是个没用的闲差,很是郁郁;后来与郑成功和南明永历朝廷联络,反清复明,也没成功,终于在八十三岁时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他为反清复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死后又需丧葬,办完丧事已经很穷了。偏族人不信他穷,一窝蜂地涌上门来,用各种办法争夺财产。

时年五十一岁的柳如是,先好言好语地劝他们回去,说明晚请大家吃饭,到时候所有家财一文不少都给你们,才将这群人哄走。

当夜,柳如是亲自写了讼词,派人送到府衙告难,她自己则一根白绫,吊死在荣木楼上。

“府县闻柳夫人死,命捕诸恶少,则皆抱头逃窜不复出。”

柳如是真是被这些人逼死的吗?好像并不是。

当年明朝覆灭,钱谦益做了“贰臣”,柳如是就跳河寻死过,只是被钱谦益救起,没做成殉国的烈士。

如今钱谦益死了,她独活无趣,干脆做个殉夫的节妇,顺便把黑锅扣到那些觊觎钱家财产的子侄身上,也算一举两得。


【往期文章】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1):血脉偾张的表演与爱情无关

秦淮八艳:玻璃渣里找糖吃的董小宛,让人又怜又恨(1)

秦淮八艳:玻璃渣里找糖吃的董小宛,让人又怜又恨(2)

秦淮八艳:陈圆圆和吴三桂这一对CP,你愿意磕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秦淮   洛神赋   林下   讼词   嘉定   好言好语   女人   爱情   女扮男装   家财   血脉   动心   精明   诗人   好看   女子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