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偏心让他把国家都让给弟弟,他都毫无怨言,结果出人意料

自古以来,向来不乏偏心的母亲,尤其是在皇室之中,这种偏心会愈演愈烈。普通人偏心,无非也就是那点家产,而若是皇室中的母亲偏心,则是皇权的动荡。

比如窦太后吧,明明汉景帝和梁王都是她的儿子,但是窦太后却更喜欢小儿子,几次三番都要汉景帝立梁王为储君,让弟弟做下一任皇帝。汉景帝虽然不好直接反对母亲,但心里也是不乐意的,谁不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呢?

母亲偏心让他把国家都让给弟弟,他都毫无怨言,结果出人意料

而就在窦太后一昧的偏心下,汉景帝还是坚决不肯立梁王,结果,却滋生了梁王的野心,最终郁结于心,反倒落了个早早去世的下场,窦太后和汉景帝之间,也留下了解不开的心结。

还有雍正皇帝,也同样遭受了母亲多年的偏心。雍正和十四阿哥都是德妃娘娘的孩子,但是因为十四阿哥从小就被养在德妃身边,而雍正从小就被抱给佟佳氏养,德妃更偏心十四阿哥。所以当雍正登基为帝的时候,德妃不仅话里话外编排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还为此和雍正闹翻,最终早早去世,十四阿哥也没有逃脱雍正的清算。

看这些实例,生于皇室,争权夺利之中,若是母亲还不能一碗水端平,只怕要出大祸,轻则离心,重则赔上性命。

母亲偏心让他把国家都让给弟弟,他都毫无怨言,结果出人意料

其实,这个惨痛的教训,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发生过了。

当时的郑国国君郑庄公,也是这样一个遭受母亲偏心的倒霉儿子。他出生的时候,因为不好生,让他的母亲武姜遭受了比较大的痛苦,所以武姜一直就不太喜欢这个儿子,还给他取名叫寤生,意为逆生。

后来,武姜又再生了一个孩子共叔段,相比于对寤生的不喜,她非常疼爱共叔段这个儿子,一直致力于让当时的郑国君主郑武公改立共叔段为太子,继承国君之位。但是郑武公不像武姜那么糊涂,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原则,让大儿子寤生做太子。在郑武公去世以后,太子寤生继位成为郑庄公。

郑庄公继位没多久,武姜就开始出幺蛾子。让郑庄公把制地给共叔段做封地,这个位置地势险要,是国家的军事重地。郑庄公不同意,武姜又改而逼迫他把京邑给共叔段做封地,京邑乃郑国大邑,城垣高大,人口众多,且物产丰富,郑庄公心里不肯,但碍于母亲请求,也只好答应。

母亲偏心让他把国家都让给弟弟,他都毫无怨言,结果出人意料

当时郑国大夫祭仲就进谏道:京邑比都城还要大,不可作为庶弟的封邑。郑庄公说:我也知道啊,可这是我母亲的要求,我不听也不行啊。因为郑庄公显得好像很好欺负,共叔段和武姜就更加肆无忌惮了,母子俩上俩这袭击都城,谋取国君之位。

共叔段和武姜的种种异常,大家自然也能察觉,祭仲忧心忡忡,再三向郑庄公劝道:您的母亲和弟弟,这是表明了要抢你的位置啊,不可不防。然而,郑庄公一如既往的,很懦弱的说:我的母亲要这样子,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正是在郑庄公的这种默许纵容之下,共叔段和武姜的胆子越来越大,商量着里应外合,共叔段攻打都城,武姜做内应。然而,郑庄公这次却不打算容忍了,他派军攻打共叔段。因为共叔段对哥哥的王位图谋不轨,早已经失去了人心,所以郑庄公攻打共叔段,也异常顺利。

母亲偏心让他把国家都让给弟弟,他都毫无怨言,结果出人意料

人们这才发现,原来郑庄公并不是蠢,而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啊,故意在一开始纵容共叔段和武姜,让他们做下更多的错事,失尽人心,最终将共叔段和武姜一网打尽,又可以堵了天下悠悠之口。

原本大家都当郑庄公是个懦弱无能之辈,直到此时过后,大家才发现,原来郑庄公才是真正的王者段位,有着君主的心机与谋略,非共叔段和武姜的心机所能比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偏心   大邑   国君   雍正   都城   母亲   封地   阿哥   皇位   人心   太后   皇室   君主   出人意料   怨言   太子   弟弟   儿子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